货运:安全驾驶 迎接“双节”

2016-12-16 05:18
汽车与安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双节油罐车刹车

货运:安全驾驶 迎接“双节”

大货车,对于每位交通出行者来说都是听而生畏、见而远避的一员“猛兽”,“大货猛于虎”这一警句更是形象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货车事故也时时刻刻为我们敲响警钟:珍爱生命,远离大货!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不得不日日与“祸”相伴,是必然也是无奈。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货车的行车注意事项,以及路遇大货应该如何应对。

安全出发三步骤

一、先看

看车辆周围有无障碍物,停车位置的地面上有无可疑的油渍、水渍,轮胎气压是否充足。胎压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因为车辆在行驶中,轮胎会发生压缩及膨胀等现象,即轮胎变形,特别是轮胎气压较低、车速较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轮胎内部温度很高,橡胶层与覆盖层很可能分离,或外胎面橡胶破碎飞散等,从而引起爆胎,发生事故;因此,无论任何情况,胎压都要保证在规定的范围内。此外,胎压不当会增加轮胎的滚动阻力,从而增加油耗。

二、检查

在启动前检查:(一)检查发动机机油和冷却水。机油和冷却水是发动机的“生命保护盾”,检查此项尤其重要。启动前应抽出机油尺查看机油液面位置,同时查看冷却水、制动液以及电瓶液。(二)将启动钥匙转到开的位置(并不启动发动机),查看仪表板各显示数据是否正常。再依次开启小灯、大灯、雾灯、转向灯、故障灯、倒挡灯、制动灯和驻车灯等进行检查。(三)检查所有的警示信号包括喇叭及报警信号。

若是驾驶牵引车加挂车,驾驶员一定要仔细检查挂车灯及其侧面的反光警示牌。在汽车起动之初,低速慢行可以代替怠速预热发动机过程,同样可以快速加至正常工作温度。用Ⅰ挡、Ⅱ挡慢行10min即能暖车。同时养成慢出门、慢上路的安全行车习惯。

三、启动

检查完毕后启动发动机,每次启动时间不超过10s,连续启动时间间隔不少于2min。冷启动时,油门要轻缓渐进,切忌刚启动就加大油门,因为冷启动时曲轴转速瞬间急升,机油不能迅速输送至轴瓦位置,容易造成轴瓦损伤。

平安旅途

一、通过松软的沙地时,千万不要停车,一定要保持车轮匀速转动。进入沙地前,要提前加速,直到全部通过后,才可收油。在通过沙时,会感到车轮遇到强大的阻力,车速明显降低,此时不要慌张,稍微加大油门,试着提高车速。切忌突然加大油门。

二、汽车在硬石路面行驶颠簸异常厉害,此时是对汽车悬挂系统最苛刻的考验。我们的驾驶员就经常遇到这种挑战。在驶入这种路段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车速,最快不超过20公里/小时,除了照顾车上人员的感受,更重要的是保护轮胎,防止意外爆胎,切记慢行为上。

三、判断在泥泞路能否通过的简单办法,是看有没有汽车通过的胎迹,有胎迹就说明有汽车行驶过,胎迹越新说明前车通过的时间越短。根据胎迹的大小、宽窄还可以判断出是何种汽车,与自己汽车相比底盘的高低,马力大小,汽车重量的差异,能否顺利行驶过去。在泥泞道路行驶的技巧是,如果泥比较厚,可以挂二挡,但车速不能太快,进入泥泞道路中间切记不要停车或换挡。在行驶时还要注意把握好行驶方向,直行穿过。否则车轮斜向前进,阻力增大,容易打滑甩尾。此时应注意轴间差速锁的正确、合理使用。

四、下雨天或在乡间土路上行车时,经常遇到车轮陷入泥坑的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正确使用轮间差速锁和轴间差速锁功能,可以帮助驾驶员尽快摆脱困境,重型卡车一般都具有此种功能。

五、在夜间开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灯光不全不能上路,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绝不能有半点马虎。尤其是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二是无精打采不能驾车,夜间开车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一个“困”字,疲劳驾驶是驾车的一项大忌,技术再好也会因一时困怠而铸成大错。因此禁止强打精神,勉强上路。

六、在隧道中行车时不管照明有多亮,一定要开启大灯开车,这不只是让驾驶员看清路面,同时也让后方车辆能准确地辨别车辆的位置。如果对隧道路线并不熟悉,那么,切记放慢速度,仔细看清地上的标线和反光标志,跟着前车的尾灯走,以免走到对方车道,发生危险。过水深的地方后,要特别注意刹车可能因为沾了水而导致制动系统在短时间内出现刹车力下降的情况。

七、要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的原则是让速不让道,让道必遭殃。对方车要超车或是抢道的时候,应该减低车速让其先行通过。此时,请记住不能打方向盘而让道。否则容易和另一道的车发生撞击。

偶遇大货车如何躲避

不管不顾、肆意妄为是很多大货车司机的驾驶习惯。对于其他社会车辆而言,随之而来的是行驶中无形的压力和威胁。当擦肩而过的恐惧不可避免,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容面对。面对大货车本身盲区和众多违法行为,正确的驾驶方式可以减小事故发生率,保障自身的行车安全。

一、不要长时间在大货车右边行驶

需要注意的是,大货车右侧的盲区范围要比左侧大,如果我们长时间在大货车右边行驶,会十分危险:万一大货车向右侧变道,司机可能不会察觉右侧有车存在,发生碰撞的话,吃亏的一定是小车。

二、不要尾随满载或货物固定不稳的货车

不要尾随满载或货物固定不稳的货车。如果货物没固定好,行驶过程中坠落,尾随其后的小车即使不被砸中,急刹避险也是非常危险的。

三、尾随货车时保持足够距离随时刹车

尾随货车时要保持距离,随时刹车。货车驾驶室的视线高看得远,货车驾驶员能提前发现前方道路的状况。所以,要是前面的大货车刹车了一定要跟着刹车,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借机超车,万一前方有情况或者大货车急刹造成失控,离它近反而更危险。如不及时刹车,小车很容易钻到货车底下被压扁,这样气囊弹出的几率很小,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

至于足够的尾随距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当车速超过100km/h,安全车距为100米以上;车速低于100km/h时,最小安全车距不得少于50米。如果你觉得距离难以判断,可以按照老司机的“三秒车距”方法操作——以前车经过某一标志物开始,数三秒。在三秒后你的车才到达该标志物,说明在安全距离之内;如在三秒内就到达或经过该标志物,就说明安全距离不够。

四、观察细节判断货车状况

在路上遇上货车时,我们不妨迅速观察一下这些细节:货物摆放的整齐程度、车辆是否干净、车身的破损程度、轮胎状况等等。观察这些细节,可以作为判断货车状况及司机习惯的依据——货物整齐说明该运输队管理规范;车辆干净及破损少说明司机细心爱惜车(细心的司机开车比较靠谱);轮胎的新旧程度则关系到货车是否存在爆胎隐患。观察这些细节并非没事找事,因为一辆车况较好的大货车不会成为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野兽”,那些外表肮脏破损的货车则是危险源头。

如果我们发现货车轮胎有异样,就不要靠近了。因为货车在行驶过程中爆胎十分常见(那些遗留在高速公路上的轮胎皮就是货车爆胎的产物),而且爆胎后可能会导致货车翻车,压着哪辆小车都不是好事。

五、超越货车时应迅速,并时刻留意货车动态

超货车时应迅速。小车超越打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距离,要打转向灯并鸣笛已提醒大货车的司机注意,看到打车让路后应迅速超过。

六、被货车尾随时应及时变道

被货车尾随时必须及时变道。货车制动没有小车那么轻松,尤其当发现后边货车鸣笛或闪灯时一定要赶紧变道远离货车,这时很有可能货车刹不住车了。此外行驶在大货车前不要快速无征兆变道,要打转向灯给后边货车一个信号。因为货车惯性大难控制,一旦司机反应不过来极容易发生危险。

链接:行车时需躲避大型油罐车

路上的大货车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们很多时候根本刹不住。货车刹不住是因为改了刹车,这已经是大货车圈子里的潜规则了。由于货车的前轮制动效能比较好的时候,刹车比较“硬”,前轮和后轮刹车会出现时间差,前轮停住了,但后面的惯性还是会推着它往前走。

司机驾驶这类型车辆时,出于安全考虑,基本上会把前轮的制动私自取消,但如此操作显然对安全没有任何帮助。对于拖挂型货车来说,惯性会导致主车和挂车折叠,容易造成侧翻事故。

视觉盲区在哪里

大型罐车因为拖着巨大的罐体,后方是绝对死角。如果从后方蹿出电动车或行人,而车辆恰好右转,不幸卷入车轮下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型车由于车身高大,右转时容易产生视觉盲区。因为驾驶员坐在左边的驾驶座上,仅凭后视镜观察右后方,可视范围有限。

内轮差,是指车辆转弯时前内轮的转弯半径与后内轮的转弯半径之差。举例来说,车辆在转弯时,后轮并不是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会产生偏差。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

内轮差被太多人忽略了,行人遇到转弯大车时,以为车头能通过就安全了,其实,转弯的大车前面部分过去了,后面部分照样可能带倒人。有实验表明,大型车辆转弯时,至少要与其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

案例

云南福贡一油罐车爆炸 车上3人遇难

2016年10月11日上午9时许,一辆向维西至福贡公路建设工地运送柴油的油罐车行驶至福贡县石月亮乡石门登村通村路6.3公里处时车辆翻下山沟,导致油罐车爆炸燃烧,车上3人遇难。

湖北一面包车与油罐车相撞致1死5伤

2016年7月22日下午2时30分许,武昌区临江大道上,一辆面包车超车时与对向一辆油罐车猛烈相撞,并引发连环车祸。截至7月22日晚,事故已导致1死5伤。

猜你喜欢
双节油罐车刹车
“太空移动油罐车”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艺术为媒“侨之缘”云端献礼贺“双节”——兴化“侨之缘艺术团”精心编排中秋国庆在美云端演出节目
“双节”长假,带动消费旺起来
尼日利亚南部油罐车爆炸 致20余人死亡
尼日尔油罐车爆炸,56死
为什么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还有94分
刹车系统:跑得快也要刹得住
刹车边遇到爱
欢度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