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政局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摩合作

2016-12-16 06:16何宛昱
关键词:摩尔多瓦抗议一带一路

李 燕, 何宛昱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 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摩尔多瓦政局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摩合作

李燕1, 何宛昱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北京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102488)

介绍了近期摩尔多瓦出现的不间断的反对派抗议活动,分析了其原因,有经济原因,也有社会分化的政治因素,而且西方国家的插手也加剧了其内部矛盾。但这场动荡不会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危机。摩尔多瓦独立以来,中摩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摩尔多瓦政局不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如何开展对摩尔多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其他活动,还需要对其局势有清醒认识和判断。

摩尔多瓦; 街头抗议; “一带一路”

摩尔多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途经的一个欧洲国家,尽管这个国家不大,也不是处在“要冲”位置,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言,并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但作为“一带一路”走向欧洲之道的一个“必经国”,摩尔多瓦局势的变化对自身经济环境以及“周边效应”不应忽略。2015年下半年起,摩尔多瓦局势动荡,类似于乌克兰的街头政治——“麦丹”经常出现在其首都基希讷乌市的大国民议会广场以及街头,各种抗议活动不断,参加者有各种社会组织和党派,其抗议原因与诉求在不同时间不尽相同。尤其是进入2016年之后的第一个月,政局不稳,抗议不断,且声势越来越大,成为国际传媒追踪的对象之一。摩尔多瓦局势将怎样发展?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安定是否会产生影响?这个国家的政权与国民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有怎样的看法?中国与摩尔多瓦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有多大空间等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摩关系与“一带一路”倡议在摩尔多瓦实施的条件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东南欧,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为独联体成员国。在历史上曾被奥斯曼帝国、罗马尼亚、沙皇俄国统治过,十月革命后与罗马尼亚合并,1940年6月并入苏联,成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二战期间其领土部分划归罗马尼亚,战后又被重新划归苏联。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宣布独立,称摩尔多瓦共和国。关于摩尔多瓦的历史及当代问题,在中国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比较完整的著作是顾志红编著的《列国志》之《摩尔多瓦》,该书介绍了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历史,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外交几个方面对当今摩尔多瓦的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读[1]。其他成果主要是围绕摩尔多瓦历史与现实的各类问题进行阐述的文章,如关于苏联解体后的俄摩关系、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关系以及摩尔多瓦的外交政策,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执政情况及其下野后摩尔多瓦的政权概况,1991年独立以来摩尔多瓦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其国内的民族、语言问题[2-9]等等。

在政体上,摩尔多瓦实行议会民主制,议会实行一院制,任期4年,共有101个议席。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曾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中唯一一个独立后获得执政权的共产党,但2009年败选。如今在议会中,代表资产者利益的民主党、自由党、自由民主党构成了多数派。目前,摩总统不是全民普选,而是议会投票选举。现任总统尼古拉·蒂莫夫蒂*尼古拉·蒂莫夫蒂(Nicolae Timofti), 1948年12月22日生, 1972年毕业于摩尔多瓦大学法律系。1974年起从事司法工作, 1980年任最高法院法官, 1990年当选最高法院副院长兼刑事庭庭长, 1996—2001年底任上诉法院院长。1996年任摩尔多瓦法官协会主席, 2011年3月任最高司法委员会主席。2012年3月23日就任摩尔多瓦总统。于2012年3月 23日正式就任总统。总理选举是由总统提名,经议会投票产生。

1992年初,中国就与摩尔多瓦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是第一个承认摩尔多瓦独立的亚洲国家。两国之间尽管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远,无论从文化还是地域环境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其独立之初就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近25年的时间里,两国先后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以及中央到地方层面的“友好合作条约”,开展高层领导人互访,还有议会合作等。两国宣布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尊重对方国家道路选择、尊重对方的国家利益以及在国际社会所享有的权利等,从政治制度以及外交关系看,双方合作没有原则性障碍。在文化教育以及科技方面,中摩两国早期在教育、医疗领域有很多交流,互派留学生等。进入21世纪后,两国之间的文艺演出、艺术交流互动不断。2009年,中国在摩尔多瓦开设了孔子学院。2015年10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向巴平措率代表团访问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并与授课教师和学生交流,高度肯定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的成功开展[10]。中国还在摩尔多瓦传播推广中医学,2013年在其首都基希讷乌设立了中国传统医学中心,开展中医服务,推广中医学。

在经贸关系上,中国视摩尔多瓦为中东欧地区及独联体地区的重要伙伴,两国先后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能源替代品、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展合作。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独立后的情况所限,摩尔多瓦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求很大,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等都有投资需求,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商机。摩尔多瓦的农业历史悠久,在苏联时期就是主要粮食产地之一,经济作物如葡萄等果树种植历史悠久,葡萄酒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其葡萄酒在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比较有名。近年来,摩尔多瓦葡萄种植技术以及葡萄酒加工工艺在中国的辽宁、河北、河南等省都有比较广泛的推广[11-13]。2005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摩尔多瓦葡萄酒节”,中国对摩尔多瓦葡萄酒开放市场,摩尔多瓦红酒向中国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此外,在生物制药、新能源、建材、农业机械、汽车等领域两国的合作也在逐渐展开。

中摩两国之间原有的经贸关系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是很好的铺垫,而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中国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两国不存在边界、历史认知等障碍,这些情况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当然,作为一个人口不到400万,领土面积只有3.38万km2的欧洲国家,市场有限,又缺乏能源,经济技术不很发达,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而言,在摩尔多瓦进行各项建设的“物质推动力”并不很强。不过,摩尔多瓦所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却不可忽视。摩尔多瓦处于乌克兰与罗马尼亚中间,是从亚洲通向欧洲陆路通道上处于“十字路口”的国家,横向上,摩尔多瓦将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连接起来;纵向上连接亚洲和西欧、北欧国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经由中亚—伊朗—土耳其—俄罗斯—欧洲通道中,由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到阿塞拜疆—罗马尼亚—乌克兰—莫斯科一段的必经之国,在地缘战略以及陆上交通方面十分重要,可以作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经贸关系的一个通道与桥梁,也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区域合作的对象之一。因此,从“一带一路”建设角度了解和研究摩尔多瓦的情况很有必要。而近期摩尔多瓦政局不稳,其局势发展走向也是“一带一路”实施中需要关注的课题之一。

二、摩尔多瓦社会抗议引发政局不稳

2015年以来,摩尔多瓦社会抗议几乎不断,其领导者主要是摩尔多瓦反对派。摩尔多瓦现有20多个合法政党。在议会中,主要党派有共产党人党,还有社会主义者和独立议员以及主张走西方自由主义道路的自由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等。由于议会的不同政党在国家发展道路上见解不同,不同时期反对派的主要构成和主张也不一样。共产党人党执政时期,亲西方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是议会反对派,他们反对共产党人党在某种程度上执行的“亲俄路线”。而在共产党人党下台后,部分原共产党人党成员又成为反对议会亲西方政策的反对派组织的参加者。此外,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抗议活动中,除了原有的一些在野党和政治组织外,还有新成立的反对派组织参加,这其中最突出的是公民纲领“尊严与真相”(《Demnitate Adevăr》简称DA)组织。这个组织成立于2015年2月,虽然自称民间组织,实际上这个组织的创建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创建这个组织的目的是汇集社会运动,并进行广泛对话,就感兴趣的、改变国家受(外来)操控的局面,并巩固国家独立,而不仅仅是在名义上成为欧洲一体化之一部分的摩尔多瓦共和国。”[14]即反对当局被利益集团所操控,恢复公民社会是这个组织的宗旨。

2015年9月6日(星期日),由公民纲领“尊严与真相”组织带领,人们来到首都基希讷乌市的大国民议会广场进行抗议。人们支起了帐篷,圈起了营地。有报道称:当时聚集了10万人,是摩尔多瓦独立24年来最大的一次抗议。抗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真的到了贫穷和苦难的极限,有的人甚至没有吃的东西”,“10人中有9人觉得自己非常贫穷。”[15]这次抗议的直接导火线是政府准备提高电价和天然气价格。抗议者要求政府倾听他们的声音,作出改革,并希望有人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履职、没有管理好国家经济而道歉,或主动担责去职。但政府除了作出取消提高电价和天然气价格的决定,并把前段已提高的面包价格降低外,并没有其他举措。此后,在首都的抗议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出现,并且参加的党派与组织越来越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

大规模、不间断的全国性抗议,给摩尔多瓦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受其影响,自由民主党主席瓦列里·斯特列勒茨(Валерий Стрелец)领导的政府于2015年10月29日在被宣布不信任之后停止工作。不过,国家经济并未见好转,反对派的抗议也未停止,更重要的是,新政府的组阁又引发新一轮抗议。由于瓦列里·斯特列勒茨去职,随之而来的政府总理人选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政治危机。2016年1月11日,总统尼古拉·蒂莫夫蒂同议会的自由民主党派、民主党派、自由党以及独立议员就新总理候选人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出现了分歧,议会多数派坚持推出“大亨”弗拉基米尔·普拉霍特纽克(Владимир Плахотнюк),尼古拉·蒂莫夫蒂总统则拟提名自己的支持者。双方僵持几天后,经过艰难协商,1月15日,蒂莫夫蒂总统提名保罗·菲利普(Павил Филипп)为总理候选人。他与普拉霍特纽克一样,也是议会中民主党派的代表。这实际上是总统与议会多数派妥协的结果,总统不再坚持自己提名的总理候选人,议会多数派也不再坚持由普拉霍特纽克担任总理。尽管如此,由于总统违背了议会部分议员的意见(未提名普拉霍特纽克),议会多数派还是准备推出议案,弹劾总统。议会外则抗议不断,那些议会中的少数党派以及在野党和其他组织认为:与普拉霍特纽克同属民主党派的保罗·菲利普担任总理,对政府来说,是“换汤不换药”,实质上仍是民主党在掌控国家政治。

2016年1月16日,在基希讷乌市中心,有超过2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1月22日,在摩尔多瓦议会大厦附近,发生了示威者和保罗·菲利普新政府治安部队之间的冲突。数千名抗议者包围了议会大厦,要求进行公开的议会选举,“成千上万的摩尔多瓦居民昨天按计划参加了集会,在基希讷乌有超过10万的亲欧洲和亲俄罗斯的政党代表进行抗议,他们要求政府辞职并重新举行议会选举。当局开始逮捕不满的人并封锁了首都入口。”[16]1月24日在基希讷乌再次举行了反对派的大规模集会,根据各种信息,参加者有4万~7万。抗议者的主要要求是:宣布解散议会,并确定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的日期。这种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1月28日,议会采取行动,驱散了抗议者。不过,直到现今,在摩尔多瓦的街头抗议活动依然时不时地出现。当然,抗议者的主要目标又转向了总统选举。

由民生问题引发的抗议,到后来演变为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满,也包含对执政者集团的不满。而持续不断的抗议,在摩尔多瓦引起政局动荡。这一切既是摩尔多瓦独立20多年后经济社会发展各种问题的反映,也是一个处于西方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夹缝”中生存的小国高层权力斗争的反映。

三、摩尔多瓦政局不稳、社会动荡的原因

独立以来,在摩尔多瓦先是因“德左”问题引发了一场民族冲突,之后,尽管有时会出现一些抗议和游行,但是大规模冲突基本上没再发生。从2015年下半年公民纲领“尊严与真相”领导的每个周末的抗议活动起,到2016年初因“菲利普任命”惹来更大的抗议,摩尔多瓦经历了近半年的社会动荡。对于摩尔多瓦来说,这是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影响较大的政局不稳现象,其原因既有社会内部的经济政治因素,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不过,主要原因还在于经济困境以及由此引发的民众对当局政策的不满。

(一)经济困境

摩尔多瓦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国家经济的致命弱点是依赖外部提供原料、能源。苏联时期的摩尔多瓦工业基础设施较好,独立后,因缺乏维修、缺乏新的投入而显得陈旧落后,成为吸引外资的一个瓶颈。近些年,摩尔多瓦政府也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了对铁路、公路、桥梁和港口的建设力度,但资金匮乏仍是制约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障碍。由于气候条件良好,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农业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苏联时期,在全苏劳动分工中,摩尔多瓦被定位为苏联的葡萄及其他水果、蔬菜及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成为摩尔多瓦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其农产品主要向俄罗斯等其他加盟共和国提供。独立后,在摩尔多瓦经济中,对独联体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仍然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对俄罗斯农产品市场有较大程度的依赖。

不过,独立以来,摩尔多瓦把加入欧盟,实现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尤其是2005年摩尔多瓦与欧盟签署了“东部伙伴计划”框架协议后,政府极力以“欧洲梦”灌输民众头脑。正如基希讷乌市议会议员尤里·维特尼扬斯基(Юрий Витнянский)所回忆的,签署这个协议后,互联网和媒体充满了亲欧洲的宣传,政府高调宣布倒向欧洲,与欧盟一体化。然而,在自身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欧洲梦”也仅仅是一个梦而已,以为加入欧洲一体化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么这个“梦”只能是幻想。事实已经证明,加入欧洲一体化并不是解决摩尔多瓦经济发展问题的“万能钥匙”。尤里·维特尼扬斯基举了一个例子:摩尔多瓦曾与欧盟签署了总金额1.05亿美元、用于发展铁路基础设施的“资助”协议。但事实上,这笔资助中有9 500万美元是高利率贷款。也就是说,欧盟承诺用于摩经济发展的“资助金”,99%并不是以资助形式体现的,而是有非常高的利率的贷款。并且由于农产品低端,从摩尔多瓦到欧盟的出口商品配额问题也很突出。因此,摩尔多瓦对俄罗斯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农产品出口。而在乌克兰危机后,随着西方国家对俄不断实施制裁,俄罗斯也对一些亲西方国家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对摩尔多瓦经济影响非常大。这个问题在2015年夏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当时,摩尔多瓦农村被挂在枝头卖不出去的腐烂水果和堆得满满当当的酒窖搞得五颜六色。”“一边是同布鲁塞尔签订的无利可图的协议,另一边是俄罗斯对摩尔多瓦实行禁运,使得这个国家哪边都不讨好。”[11]这导致摩尔多瓦财政缩减,社会福利降低,民众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如前所述,2015年9月6日,本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在基希讷乌却出现了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后来,抗议者队伍中又多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找不到工作,感到前途无望,也走上街头,参加抗议。为了解决资金困境,摩尔多瓦政府承诺主动“找钱”——尽快同西方伙伴就经济发展问题展开对话,首先是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对话。但是,正如人们看到的,即便摩尔多瓦政府履行了必要条件,那些国际组织也不可能贸然给他们放贷。因此,从国家到老百姓个人的经济困难,使得民众对政府积怨重重。

(二)社会分化

独立以来,摩尔多瓦政局一直不是很稳,第一任总统斯涅古尔和第二任总统卢钦斯基均任一届,只有共产党人党主席沃罗宁任期为两届,而在他之后又出现了3年选不出总统的状况,最后,2012年在各派妥协的情况下,选出了1位政治上比较软弱、不是很强硬的总统。这些情况说明,摩尔多瓦政坛各个党派之间的分歧不是一般的大,在政治立场上很难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各党派统一起来。同时也说明,摩尔多瓦不像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那样能在政治上哪怕以妥协方式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摩尔多瓦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主要有3种主张:(1)亲罗马尼亚的。(2)亲俄罗斯的。(3)虽主张国家独立发展,但其政治方向上是亲西方的。这其中,如何对待与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国家政治与外交中有着原则性分歧的问题。

在历史上,摩尔多瓦曾经是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也曾作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社会成分中,既有罗马尼亚元素,也有“苏联元素”。独立之初,在国家发展道路上,是并入罗马尼亚,还是“投靠”俄罗斯,曾在摩尔多瓦引发民族冲突。尽管后来冲突平息,但是“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事实上的独立,还有加告兹自治共和国提出的独立要求,都使得民族问题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完整与主权的十分敏感的话题。除了“德左”问题外,近年来,在摩尔多瓦社会生活中,“双重国籍”现象也引发了部分民众的不满。所谓“双重国籍”现象是指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批摩尔多瓦共和国公民申请重获罗马尼亚国籍的情况。由于罗马尼亚政府实施“开放国籍”政策,给在其境外因领土被割让而失去了罗马尼亚国籍的“前公民”重新颁发国籍,而那些“前公民”的主体就是摩尔多瓦人,至今已有几十万摩尔多瓦公民获得双重国籍[18]。对此,摩尔多瓦政府采取的是默认态度,甚至于很多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以此为荣。这种情况对摩尔多瓦的社会分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此外,摩尔多瓦的民族政策也有较大社会影响。苏联时期,俄语是摩尔多瓦的官方语言,独立后,这个国家宣布,摩尔多瓦语是官方语言。但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经常使用的是罗马尼亚语。并且在一些地方,小学生入学后上第一堂课,收到的就是罗马尼亚语的教科书,甚至2010年在总统府大楼上摩尔多瓦的国旗边还并排竖起了罗马尼亚国旗。部分摩尔多瓦人感到这是一种羞辱[17]。摩尔多瓦当局实行的这类政策给社会带来的是民族意识的分化,除了支持“罗马尼亚化”的公民外,其他公民和使用其他语言的民族对这种“罗马尼亚化”政策极为反感。而对国家与民族认同感的不一致,反过来更加强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分化。

除了民族认同上的分歧外,在摩尔多瓦还出现了“阶级对立”。从2009年共产党人党失去政权后,不同党派在议会内的分歧越来越严重。从本次政局动荡过程看,整个社会大体分化成2个阵营:(1)以议会内民主党、自由党、自由民主党为代表的“大亨”和“寡头”派,他们掌握了议会,排挤共产党人党和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政党,基本上掌控了国家。他们在经济上的腐败与政治上操控政权引起民众很大不满。(2)各种反对派。主要是指议会中的共产党、社会主义者派别,还有政权之外的其他在野党与社会组织,其中,最活跃的是以公民纲领“尊严与真相”为首的社会组织,他们的利器就是进行“不间断抗议”。而在具体的政治冲突中,既有议会与总统间的,也有议会内多数派与少数派之间的,还有在野党及民间组织与议会多数派之间的。这些不同党派、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发展道路主张、对当局抱有不同诉求的人们的活动,将摩尔多瓦社会带向动荡不稳的状况中。

(三)外部影响

1991年独立后,经过了艰难的政治组合与发展道路选择,摩尔多瓦逐渐将融入欧洲、加入欧盟作为外交优先目标。1994年5月,摩与北约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2001年5月8日,摩尔多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11月,摩尔多瓦与欧盟草签了包含广泛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联系国协定,2014年6月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之间找到平衡点,对摩尔多瓦政权是一个较大的考验。

独立之初,由于历史积怨以及俄罗斯在“德左”问题上的态度,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十分冷淡。摩尔多瓦虽然没有坚持走“并入罗马尼亚”之路,而是追求国家独立自主发展,并且与俄罗斯在经济方面加强了合作,但在独联体事务中,对俄罗斯采取的是消极态度,甚至与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组成“古阿姆集团”,这是一个明显带有反俄倾向的组织。2001年沃罗宁担任总统后,两国关系一度很亲密,共产党人党在竞选中曾提出推动摩尔多瓦加入俄白联盟,给予俄语第二国语地位的口号,并力图实施。不过,在沃罗宁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摩尔多瓦政权再次走上东欧多数国家的道路,即在与俄罗斯维持一定程度合作的基础上,回归欧洲,准备融入西方。

对于沃罗宁政权的选择,俄罗斯采取了比较激烈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放弃按计划从“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撤军的承诺,另一方面在能源领域取消对摩尔多瓦的优惠政策,并在经贸领域设置障碍和壁垒。出于经济依赖,摩尔多瓦不得不作出改善与俄关系的努力。但这已经影响到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在乌克兰危机中,西方不断加大对俄制裁,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了反制裁措施,对摩尔多瓦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连带影响,摩尔多瓦经济形势一直没有好转。

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外,还有人们对西方国家“代理人”操控政权的反感。这其中,“大亨”普拉霍特纽克就是一个十分显眼的人物。弗拉基米尔·普拉霍特纽克是摩尔多瓦的寡头兼政治家,按摩尔多瓦人的看法,他在政府制定重大决策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的从政之路始于2010年,这一年他开始担任议会副主席。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掌握着几个电视频道、一些酒店、加油站,控制石油产品的进口和汽油价格。近几年,由于蒂莫夫蒂总统意志薄弱,普拉霍特纽克在摩尔多瓦政治生活中得以占有十分突出的、有影响力的地位。在前总理斯特列勒茨去职后,普拉霍特纽克甚至对蒂莫夫蒂总统施压,要求后者提名自己为总理,以至于蒂莫夫蒂总统在与外国大使会见时抱怨说,他和家人受到了威胁,对方要求他必须提名普拉霍特纽克担任总理[19]。同时,因普拉霍特纽克与美国关系甚好,被摩尔多瓦民众视为西方国家操控摩尔多瓦的代理人。人们提出了反对“大亨掌权”、反对腐败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出对一些政治家依靠外来势力的不满。

对于摩尔多瓦出现的社会动荡,西方国家十分关注。当保罗·菲利普被秘密任命为总理后,美国驻摩尔多瓦大使詹姆斯·佩蒂特(James Pettit)在电视上说,他不喜欢菲利普新内阁,不过,也不反对先观察其工作情况后再说。他还在一次电视演说中指出:摩尔多瓦组成新政府这个事实本身,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不论哪些人构成政府成员”。“我们支持尽快形成一个政府。”当被问及普拉霍特纽克与美国的关系这一问题时,佩蒂特表示,美国外交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的确曾这样描述普拉霍特纽克:“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一个强大的政治家。”在反对派看来,这位美国大使的话表明:他们在支持一个“被人们称为腐败的、出卖国家的政权”[16]。

欧盟委员会负责欧盟扩大以及睦邻政策的一位官员则声称,保罗·菲利普被任命为总理并就职,是摩尔多瓦走向稳定的第一步:“摩尔多瓦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另一位欧盟的政治家迈克尔·加赫列尔(Михаэль Гахлер)也表示:欧洲欢迎摩尔多瓦组建新政府,并准备帮助其改革。罗马尼亚欧洲议会议员维克托·波季什坚奴(Виктор Бодиштяну)则指出:“确立新政府对于摩尔多瓦的稳定是一个积极的迹象。”[16]他们的态度反映了对摩尔多瓦新政府的支持。

与两年前的乌克兰局势有些类似的是,在对待摩尔多瓦反对派抗议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的态度并不一致。尽管摩尔多瓦当局部分人极力推行朝向西方的政策,可效果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样:“最初,在一次访问罗马尼亚期间,美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Victoria Nuland)表示会支持普拉霍特纽克的行动。然而,随后美国驻摩尔多瓦大使詹姆斯·佩蒂特又部分否认了她的说法。与华盛顿的态度相反,布鲁塞尔(欧盟)的立场非常具体:他们反对普拉霍特纽克等人在摩尔多瓦篡夺政权,因为他们清楚:“普拉霍特纽克和他的支持者的野心会降低欧洲一体化理念的可信度。”[16]事实上,摩尔多瓦反对派对西方国家操纵议会多数,在摩尔多瓦扶持自己的代理人这一情况十分清楚,也非常不理解,正因此,他们才不断地进行抗议。而外国的插手,加上国内各政党之间的分歧,还有民众对当局的种种不满,都使得摩尔多瓦这个处于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小国矛盾重重,仿佛沉浸在“无休止”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中。

2016年3月底,尼古拉·蒂莫夫蒂总统本届任期已满。在总统人选问题上,议会多数派和少数派没能达成一致,在国家经济发展纲领如何制定、如何解决经济困难等问题上,各方也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因此,摩尔多瓦政府宣布,将在2016年10月30日全民选举总统。这体现了一部分反对派的要求,同时也有助于缓和议会内各党派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另外,摩尔多瓦政府也在为加强与欧盟的自由化贸易以及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作出努力。不过,自4月下旬以来,社会抗议依然时断时续。

国内社会抗议频繁,政局不稳,不仅加剧了摩尔多瓦原本就缺乏动力的经济困难,也使得这个国家因各种外部势力的介入而矛盾重重。尽管那些街头抗议者一再提出经济改革的要求,呼吁通过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但实际上其国家的领导者被接连不断的抗议以及议会内部的党派斗争所拖累,很难把全部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与改革内政上。因此,摩尔多瓦的经济形势在近期始终没有明显改善。无论是欧盟还是其邻国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俄罗斯,与摩尔多瓦之间都没有建立起紧密的经贸关系。这些情况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时,不能不考虑的摩尔多瓦国家复杂国情。

四、 “一带一路”倡议在摩尔多瓦可能遇到的风险与挑战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自沙俄到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恩怨,使得摩尔多瓦在外交上处于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欧洲以及美国等外力复杂交织的矛盾中;而在其国内,近年来因总统选举、国家发展道路的争论、民族冲突、政党相争以及因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拉大造成的社会分化导致社会抗议不断、政局不稳。这些情况给“一带一路”倡议在该国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都应该予以正视。

(一)政治风险

摩尔多瓦国家政体的低效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矛盾乃至冲突,给国家政策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不能不考虑的政治风险。

首先,从政体看,摩尔多瓦实行议会民主制,其最高立法机构是一院制议会。在决定国家立法以及总统选举等重大问题上,各党派往往意见不一。尽管有的党派之间能够结成同盟,就某个议题达成一致,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处于内部争论和矛盾之中。加上议会外的反对派抗议不断,使得摩尔多瓦政治效率低下。自2009—2011年出现的“总统空缺”,就是这个问题的明显体现。苏联解体后,尽管一些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以及独联体其他国家的总统制颇有微词,甚至公开指责这些国家“专权”“缺乏民主”或者“专制”“极权”“独裁”,但客观上,这些国家在十几年甚至20多年间基本上都能保持政局稳定,经济建设取得程度不同的成就,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外交活动正常开展的政治保障。事实证明,无论是民主政治还是所谓“极权体制”,都应当适合本国的国情,应该能够保证国家政权的正常运作,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比较而言,2009年后,摩尔多瓦因议会内的争议而选不出总统,或者后来选出了总统但是“总统势衰”,所带来的政治效率低下,已经给这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其风险显而易见:总统人选不确定,一方面,带来围绕总统人选的各种争议以及抗议活动;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也值得怀疑。在这样一个连选举总统都困难重重的国家进行投资或者其他商业活动,其经济活动的政策保障成为一个疑问。

其次,摩尔多瓦的社会分化也加剧了政局的动荡不安。自独立后,摩尔多瓦一再强调奉行中立政策,不介入外部军事同盟。但是与罗马尼亚、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历史关系,使得摩尔多瓦在民族、语言、教育等领域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情况。摩尔多瓦公开发行的书刊杂志多半为罗马尼亚语,另一部分主要是俄语。如前述,目前其官方语言是摩尔多瓦语,实际上多数时候使用的是罗马尼亚语,俄语也是选项之一,而语言选择在一些时刻又往往成为政治倾向的一种标志。摩尔多瓦的民族中占绝大多数的是摩尔多瓦人,还有乌克兰族、俄罗斯族、加告兹族、罗马尼亚族、保加利亚族人等。在不同民族聚居区,居民的政治主张也不一样,比萨拉比亚要求并入罗马尼亚,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倾向于并入俄罗斯,多数摩尔多瓦人坚持国家独立发展,还有部分乌克兰人和其他民族提出另外的主张。西部的亲罗马尼亚势力与东部的亲俄罗斯势力之间的矛盾,曾经给摩尔多瓦带来内部冲突,导致“俄罗斯撤军”成为摩尔多瓦外交中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与此紧密相关的“德左”问题也成为一个十分敏感的、关系国家统一的大问题。在这个国家中,找出各种力量的平衡点,以避免政治和外交带来的社会分化与冲突很有必要。而这些变量的存在,对于中国在摩尔多瓦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而言,也就意味着要如何对待摩尔多瓦民族矛盾,以避免介入其民族、地区的矛盾之中的问题。

再次,经济困境带来的“街头政治”风险。独立后,摩尔多瓦的经济有一定恢复,但并没有达到发展很快的程度。乌克兰危机以来,尤其是2015年夏秋以来的社会动荡,给政府带来很大压力。无论是几万人的抗议,还是几千人的集会,其主要要求无非是实行经济改革,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些抗议要求有其合理性,也有一定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但是,在政府层面上,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依靠雄厚的国力,提高经济效率,或者从外部寻求数额不小的投资和援助,而这一切对摩尔多瓦政府而言都不是短期内能做得到的。这也意味着,来自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不满,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对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从政权稳固、社会安定角度看,也是一种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最后,大国博弈的风险。摩尔多瓦不是世界大国,连地区有影响的大国也不能算。但作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对于欧盟、北约的向东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摩尔多瓦与北约已经签署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和欧盟对摩尔多瓦都十分重视,都曾在经济上承诺或者落实给摩尔多瓦一定的援助。同时,俄罗斯也不愿放弃摩尔多瓦,尤其是“德左”问题的现实存在,使得俄罗斯可以紧紧抓住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政局动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对自己身份的怀疑以及对国家发展定位的不同看法。美、俄等大国及欧盟在摩尔多瓦政治中的博弈,加上罗马尼亚、乌克兰的介入或影响,加剧了摩尔多瓦局势的复杂化。在此情况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很难避开与美、俄、欧盟之间竞争的矛盾,也有落入美欧俄地缘势力矛盾中的风险,清醒判断并处理好一系列外部关系和矛盾,对中国也是一个挑战。

(二)经济风险

作为原苏联比较小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摩尔多瓦经济在苏联解体前后受到一定重创。不过,其总体经济环境在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还不是最坏的。乌克兰危机后,摩尔多瓦经济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2015年以来,出口与外来投资下降严重,通货膨胀率继续高企,列伊贬值,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同时,摩尔多瓦在努力加快融入欧洲的步伐,与欧洲签署自贸区协议,“双方不仅彼此开放商品和服务市场,而且摩尔多瓦要在标准和规则方面逐渐向欧盟靠拢。”双方签署联系国协定后,“自2014年5月开始,摩尔多瓦居民可以在90天内享受欧盟国家免签证待遇”,摩尔多瓦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自2014年起也不再受限[1]264。不过,因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产品出口是其主要创汇部门,摩尔多瓦农产品生产还不能很快达到欧盟要求,一些较为低端的产品出口依然受限,对摩尔多瓦经济形成冲击。另外,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也就意味着摩尔多瓦放弃了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可能,对俄罗斯的农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也不再享受优惠价格,对摩尔多瓦的经济都有一定打击。这些情况都使得摩尔多瓦的投资运营环境、国家偿债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有中国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等机构近年来所公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整理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以及人均国民收入、营商环境等指标,从开展经贸合作的贸易、投资、产能合作条件角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竞争力水平、市场发育程度、营商与法治环境等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作为考察这些国家可否承接中国的要素、技术、价值链和产能转移条件的基础。根据中国学者所收集的数据,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摩尔多瓦的各种指标都不是很高的,基本上都处于中低水平。首先,以世界银行按购买力评价(PPP)衡量的人均国民收入(GNI)看,2014年摩尔多瓦的人均国民收入(GNI)为5 480美元,世界排名第135位,在“一带一路”沿线65国中,属于低收入国家,而处于第1位的卡塔尔则是其25.5倍。这种低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定了其市场水平,对于“一带一路”策略的实施而言,这是一个十分有限的市场。在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指标来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综合性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时,摩尔多瓦的HDI指标为0.663,在世界排名第114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排名中,居于第3个(倒数第2)四分位组,而排在第1位的新加坡则是摩尔多瓦的1.36倍。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摩尔多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还处于较低程度,其居民生活水平不高。从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全球竞争力指数(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指标看,摩尔多瓦以GCI水平为4.00的指标,居于有数据的140个国家中的第84位,而在有数据的“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排名中,属于第3个四位组(倒数第2)。这说明,在全球综合竞争力水平上,摩尔多瓦的实力也十分有限。从世界银行调查统计的2015年营商环境指数(Doing Business Index,DBI)看,摩尔多瓦以DBI 指标为70.97,排在189个国家中的第52位,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居于第2个四分位组。因此,就营商环境看,摩尔多瓦的条件比较于其他条件更好些[20]*前述几组数据分别出自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Database, World Bank;UNDP,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4;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e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5—2016);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16: Measure Regulatory Quality and Efficiency, 2015。。

对中国企业而言,在进行海外投资和贸易活动时,需要对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风险评估。其基本原则是,既要考虑到对象国地理位置和环境以及原有基础设施等硬件要素,也要对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软件要素进行评估。对摩尔多瓦而言,在地理位置上所具有的优势以及苏联时期和独立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方面有一些较好的条件。不过,从国家法律和经济政策看,对于外来投资和经营活动,并不像原苏联其他一些加盟共和国那样优惠,并且社会不是十分稳定,这些“软件”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投资和经营活动的开展,在安全性和盈利空间以及服务的完善性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而言,对摩尔多瓦国内情况的分析,应全面和客观,尤其是将摩尔多瓦放在中东欧国家的总体布局中全面审视。这里既有风险也有机遇,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是中国企业进入摩尔多瓦开展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自2013年底乌克兰出现动荡后,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几乎在近2年的时间里牵动着全世界媒体的神经。曾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媒体上还讨论过乌克兰动荡会不会出现“外溢”效应这样的问题。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的制裁至今没有解除,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几乎把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借世界油价走高、国际投资加大等因素影响下的经济复兴成果消耗殆尽。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的反制裁措施,在回击西方国家的同时,对本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从这个意义说,摩尔多瓦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的局势动荡,实际上是“乌克兰危机”“外溢”带来的效应。摩尔多瓦抗议者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抱怨,对政府发展经济政策不力的不满以及对保罗·菲利普“秘密宣誓”“违宪”的抗议,还有在2016年4月以后提出的,不要在10月底进行,而是在7月底提前举行总统直选等要求,无论是经济口号还是政治主张,几乎所有的抗议都缘于经济问题。因此,改善经济形势,发展经济是解决摩尔多瓦当前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在中东欧的实施,为摩尔多瓦政府提供了一个契机,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摩尔多瓦政府有可能与中国开展广泛合作,尤其是利用其居于连接欧亚交通的“十字路口”的地位,争取尽可能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其基础设施状况,加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并吸引外资,扩大出口等。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可以为摩尔多瓦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于缓和其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因此,摩尔多瓦政府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十分关注,也表达了热情和兴趣*2016年5月18日,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奥雷尔·乔克伊一行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进行调研。在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等的会谈中, 大使作出了上述表示。。应该说,这种积极反应与合作意愿,对于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加强与该国的互联互通是一个积极信号。合作意向的契合,是中摩之间展开合作的良好基础。

当然,摩尔多瓦近期抗议不断,局势不稳,对于其给“一带一路”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应有清醒的认识。这种风险既有因社会抗议导致的安全、社会不稳定以及国家政权不稳这类政治风险,也有因经济困难导致人均国民收入过低、市场狭小、国家偿债能力弱等经济风险。同时,由于摩尔多瓦位处独联体国家与东欧国家之间,历史上与罗马尼亚、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渊源,还有如今与欧盟、北约加强联系的意愿,甚至一些党派和个人与美国所建立的联系,也使得这个国家的外交关系比较复杂。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时,也有与相关国家出现竞争的疑虑,对于可能要承担的外交风险应有全面预判。

不过,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建设,其指导思想是开放、多元、包容与合作,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的,这就决定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以单纯获取能源、消耗国内过剩产能的“新殖民主义”为目的。只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对象国内部的各种矛盾,客观面对摩尔多瓦国内各个政党、组织、利益集团和民众的经济与政治诉求,了解其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层面可能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有的态度与立场,兼顾各方利益,中摩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就能够顺利进行。当然,由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建设、资源和能源开发等涉及复杂的国家安全、商业利益、生态与环境保护、收入分配、减贫、宗教、当地与社区文化等问题,不能排除“一带一路”陷入摩尔多瓦国内政治与经济矛盾之中的可能,对此,也应持有一定的警惕。比较好的选择是,在摩尔多瓦政局走向稳定的情况下,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摩尔多瓦国家自身的经济改革、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实现积极有效的对接,在顾全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共赢的目的。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针对摩尔多瓦近期局势,笔者在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一)对摩尔多瓦政局变化情况及时跟踪

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摩尔多瓦的抗议不断,国内政治分化比较明显,带来了一定的政治风险。议会内各个党派在决定国家立法以及总统选举等重大问题上,往往意见不一。加上议会外的反对派抗议不断,使得摩尔多瓦政权执政效率低下。在政局不稳定的情况下,政府的外交选择,无论是接近罗马尼亚还是俄罗斯,抑或是美国、欧洲,都难以使各方满意。另外,美、俄、欧盟等博弈,加上罗马尼亚、乌克兰的介入或影响,也加剧了摩尔多瓦局势的复杂化。在此情况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首先应清晰地了解该国的政策法规,把握其时效性与准确内涵,及时掌握其动态。在与摩尔多瓦各级权力机关进行交涉时,理解其政治倾向性与经济背景,以便作出对双方有利的选择。而在外部环境上,应站在一定战略高度,对美、欧、俄、罗等外部力量的介入有清醒认识,把握外交主动权。

(二)对摩尔多瓦投资与经贸环境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

从经济环境看,乌克兰危机后,摩尔多瓦经济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2015年以来,出口与外来投资下降严重,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企,列伊贬值,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尽管摩尔多瓦努力融入欧洲,但是,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摩尔多瓦放弃了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可能,对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就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和天然气也不再享受优惠价格。这些对摩尔多瓦的经济都有一定打击,也使得摩尔多瓦的投资运营环境、国家偿债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从国家的法律和经济政策看,尽管摩尔多瓦政府从外交和政策角度上很欢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活动,但是眼下还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推动手段。并且其社会不是十分稳定,对于投资和经营活动而言,在安全性和盈利空间以及服务的完善性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不是对外经济援助,该倡议的实施在经济层面上意味着与对象国开展大规模进出口贸易,根据对象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情况开展对外投资。对于摩尔多瓦而言,这个欧洲国家与中国距离较远,并非中国的传统和主流贸易伙伴,也不是中国传统的投资市场。尽管摩尔多瓦独立以来,中摩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没有中断,但是两国之间的认知度还是比较低,对于摩尔多瓦的市场、营商环境、经营风险的评估不一定全面和准确。出于确保安全与规避风险的考量,中国学界与商界应认真开展具体项目的市场调研、可行性研究与业绩评估,从商业视角对摩尔多瓦的贸易、投资、产能合作水平、营商环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有价值的合作领域与建设项目,确保规范、透明与高水平的运营标准,在扩大对外交往合作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和确保经济利益。同时,中摩两国还需要加快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和更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以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法律法规,通过制订合理有效的规则,保护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在摩尔多瓦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实施外商投资全周期监管,建立健全境外追偿保障机制,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总体看,目前在摩尔多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软环境”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且有必要对摩尔多瓦的投资经贸风险进行动态评估。

(三)加强与摩尔多瓦学界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交流

如果画3个圈的话,可以看到,摩尔多瓦既处在独联体经贸区内,也处在东欧经济区内,又可以画进整个欧盟经济区,其连接点作用不可忽略。由于摩尔多瓦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位置,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还需要将其与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国家甚至整个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建设放在一起,从国际关系、国际战略角度进行综合性的、总体评估和考察。因此,尽管摩尔多瓦经济活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风险,但中摩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的合作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加强双方的沟通与了解。中摩学界可以在两国共同举办有关两国经济贸易关系以及文化交流的学术讨论会,也可以邀请中国企业界代表参加,对摩尔多瓦投资环境进行考察。通过合作研究、研讨以及交流互动,对摩尔多瓦经济环境及投资方向作出科学、合理的论证,为中国企业走向摩尔多瓦、走向欧洲提供最佳的合理建议。

总体看,目前在摩尔多瓦实施“一带一路”倡议,软环境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尽管摩尔多瓦政府从外交和政策角度上很欢迎中国的投资与贸易活动,但是眼下还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推动手段。从长期环境看,中国企业在这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风险还是不小的。摩尔多瓦能否最终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独联体市场的重要平台,能否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国家,还要跟踪其政局稳定情况、国家经济形势,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判断。

[1] 顾志红. 摩尔多瓦[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2] 王丹. 俄摩争端及其前景[J]. 国际展望, 1992(15): 14-25.

[3] 李志庆. 当代俄罗斯与摩尔多瓦关系浅析[J].西伯利亚研究, 2012(6): 42-48.

[4] 万达·德雷斯勒. 在诸帝国和欧洲夹缝中生存——摩尔多瓦的悲剧命运[J]. 陆象淦, 译. 第欧根尼, 2007(1): 61-87.

[5] 李亚洲. 苏联解体后的摩尔多瓦共产党[J]. 国外理论动态, 2005(8): 23-31.

[6] 邬珂兰. 新总统诞生后的摩尔多瓦政治面相[J]. 当代世界, 2012(4): 63-64.

[7] 何卫. 摩尔多瓦艰难的经济转轨[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4(2): 33-39.

[8] 罗书宏. 摩尔多瓦农业、基建急需外国投资[J]. 中国对外贸易, 2010(10): 59-59.

[9] 周俊华, 宋芹. 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民族问题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4): 85-92.

[10] 中国侨网. 向巴平措访问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J/OL]. (2015-10-29) [2016-06-10]. http: //www. chinaqw. com/hwjy/ 2015/ 10-29/ 68735. shtml.

[11] 盖永佳, 李常锁. 摩尔多瓦葡萄在辽阳引种试栽表现[J]. 新农业, 2012(5): 21-21.

[12] 张要战. 摩尔多瓦葡萄在洛阳地区的引种表现[J]. 山西果树, 2007(1): 45-45.

[13] 许领军, 王鹏, 吕中伟, 等. 摩尔多瓦葡萄在郑州地区的引种表现[J]. 山西果树, 2011(3): 15-16.

[14] В Молдове создана Гражданск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по освобождению захвачен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J/OL]. (2015-02-24) [2016-06-08]. http: //moldnews. md/rus/news/72735.

[15] Анализ протеста: Кто-то должен был уйти в отставку хотя бы для вида[J/OL]. (2015-09-12) [2016-06-10]. http: //www. noi. md/ru/news_id/ 68520.

[16] Гамова Светлана. Молдове назначили воеводу-олигарха Население начало избивать продажных политиков[N].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2 января 2016.

[17] Малик Ольга. Почему Молдавия не станет второй Украиной[Z]. Правда, 29 января 2016.

[18] 董希骁. 摩尔多瓦共和国公民重获罗马尼亚国籍现象解析——兼评索罗斯基金会调研报告[J]. 国际论坛, 2013(6): 71-76.

[19] Тодуа Зураб, КАРТ-БЛАНШ. Молдавия на пороге перемен. Массовые протесты могут привести к досрочным парламентским выборам и смене власти[N].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9 января, 2016.

[20] 盛斌, 黎峰. “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 52-64.

(责任编辑李世红)

Political Situation in Moldova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Moldova under the Framework of “One Belt One Road”

LI Yan1, HE Wan-yu2

(1.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China;2. 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ongoing protest activity of the opposition in Moldova recently, analyses the reasons, which included economic reasons and internal political contradiction of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t the same time, intervention from the West has intensified its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However, as matters stand, the unrest in Moldova will not turn into a big crisis. Since the independence of Moldova, some cooperatio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between China and Moldova. However, the political instability of Moldova brings certain risk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Having a clear understanding and judgments of the situation in Moldova are good for Chinese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other activities in Moldova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Belt and Road”.

Moldova; street protests; one belt one road

2016- 06- 30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项目资助(2015mgchq013)

李燕(1966—), 女, 黑龙江东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D 73/77; D 81

A

1671-0398(2016)05-0078-11

猜你喜欢
摩尔多瓦抗议一带一路
摩尔多瓦:苹果量少价低
“艺”心抗议
抗议之歌
惊艳摩尔多瓦
手捧美酒,心存绿洲
缝线抗议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