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2016-12-16 11:57蒋媛慧
商业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会计准则准则经济

蒋媛慧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蒋媛慧

(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经济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体系的门槛。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在当下的金融格局发展趋于完备成熟,有效的管理监督着会计行业的工作流程。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巨大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加之企业的管理经营模式朝向复杂性和综合性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准则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显然现有的会计准则已经不能跟上发展的脚步。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完善工作应该与国际社会接轨,吸取其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不足,从长远角度看这也是对为我国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保护本国利益不受损的重要措施的一种。

中外会计准则;比较;问题;对策

一、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的作用分析

(一)吸纳国际会计准则发展的规律与经验

国际会计准则其国家的政治政策、社会环境、地域经济和基本国情迥异,因此每个国家的会计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研究呈现开放多元化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各国不同的会计制度,并从中提炼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和优点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会计准则趋于完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会计准则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这就使得归纳和研究国际会计发展中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为我国会计准则的探索之路提供了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二)探索总结出与中国国情相符的会计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准则探索较早,比如美、英等发达国家会计准则已经比较完备,规章和细则也相对完善,其与国情相切合的会计模式应用广泛。我国的会计模式雏形已经初步形成,然而羽翼还未发展丰满,没有形成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符的会计模式。因此在一定套用改进国际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对建设中国式会计准则有着重要意义。

(三)促进完会计体系的发展进程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由于是对发达国家会计体系的复刻,缺乏一定的考察性和实践性。由于会计体系的实践性不足,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应用,这就导致了该体系在实行过程中存在不成立的纰漏时有发生。其次,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没有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切合,在会计体系未来整体的改进方向上还较为模糊。而通过对中外会计准则进行解剖式分析提炼研,可以对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提供辅助性作用,及时的纠正我国会计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发展方向的问题。促进了与我国国情切合的会计学科体系建设进程。

二、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分析

(一)制定机构不同,会计准则性质不同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国家政策国情的不尽相同,在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上也有所差异。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大部分是在政府部门或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民间机构商议监督制定的,比如美国当下较为完备的会计准则,其雏形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商议监督下定制了最早的会计准则。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独立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之外的民间机构,在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对于国内而言,由于会计准则缺乏相对恒定的标杆,现有的会计准则分散,多样,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认知度。我国制定会计准则的部门不仅有代表政府部门的财政部会计司,还有一些具有独立性的民间组织。政府部门制定的会计准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市场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但由于目前文件内容中部分概念模糊,普遍认知度不高。而民间组织制定的会计准则则与现有的会计准则进行互补。由于民间组织制定的会计准则其参与制定的成员来源广泛经验丰富,加之该套会计准则更注重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民间组织制定的会计准则在会计界的认可度更高。反而观之,政府部门制定的会计准则作为具备法律效应的法规文件制度,只能说强制性是其优势,在会计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纰漏值得去改进。因此如何完善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不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听取企业以及法律界和金融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针对现有政策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缮和填充,从根本上形成科学严谨的会计准则。

(二)社会环境不同,会计准则内容不同

美国会计准则从开始到发展成熟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在市场经济趋于法制化,企业资本趋于社会化,证券市场趋于规范化和企业经营趋于国际化的多重要求下,才形成了当下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可以说美国会计准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前的思考和改革,将所属杂乱的行业细则进行细化进而分门别类,实现为企业利益保驾护航和维护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双重目标。虽然会计准则不作为具备法律效应的文件,但它的形成是借鉴分析政策法制化因素而商定出的结果,在法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弥补了法律上的盲点和误区。反观我国处于发展的爬坡阶段,受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及国家政策制度的影响导致我国会计准则制定问题上的局限性没有被打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市场经济快速上升,显然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缺乏细化和填充。虽然针对这一现象,我国会计准则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及时借鉴吸取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在会计准则方面的的经验成果,但依然没能克服应用过程中与国内制度和发展环境背离的缺点。这也是由于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国内的会计准则内容不同的主要原因。国内会计准则异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有的国内会计准则概念简单缺乏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现有的会计准则缺乏层次性和较强的逻辑性。

三、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具体表现和分析

(一)固定资产准则比较

国内外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和侧重点不同,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要求体现在数量和时间上,比如具有衡量价值的经营管理价值聚集一定数量在时间上为期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则可以划分为固定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起始时间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固定资产即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就可以定义为固定资产。其次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上,国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式也异于国际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上,目前国际会计准则还未对该方面做出明确的说明没有规定。而在该方面我国对折旧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折旧规定的雏形和轮廓已经逐渐明显清晰。

(二)借款费用准则比较

由于我国的会计准则起步较慢,发展程度低,虽然在资产折旧问题上优于国际会计准则中尚未明确的盲点,但在借款费用准则问题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国际会计准则在借款费用的准则上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因此借款费用范围广泛且全面,达到了国内会计准则在该方面暂时无法企及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中对借款费用的定义广泛,其包含类别丰富,比如在借款过程中有款溢价和折价的摊销、附加费用的摊销、与融资有关的财务费用及汇兑差额等都是借款费中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借款费问题上选择避而不谈,在准则中没有涉及借款费用问题,包括银行的透支利息等。这也成为目前国内会计准则发展的盲区。

(三)合并准则比较

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与国内的会计准则的另一差异体现在合作准则方面。由于会计体系的不同,在合并准则的细节性要求和大体定义都存在差距。国际会计准则是这样规定合并准则的,企业合并是购买交易取得被购买方的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具体过程,而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却没有做出明确额外要求。而在我国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加之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些大型企业所属的被控制主体进行改制合并。

(四)租赁准则比较

其次,我国的租赁准则在适用范围上也异于国际租赁准则。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借鉴参照于国际社会,但处于对我国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考虑,我国会计准则即使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但要考虑到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在租赁准则中的包含范围也存在一定不同,比如建筑物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通常被划分为融资租赁或者经营租赁,但是土地只被认为是经营租赁。而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租赁准则的相关条款明确规定了建筑物和土地在租赁过程中应该根据情况予以考虑。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模型进行借鉴,但国内的会计准则更注重对国内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思考。因此在大体流程相同的条件下,可以看出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四、国际化与国家化并存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经济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体系的门槛。会计作为商业合作中地位非比寻常的商业语言文化,从长远角度看对于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实现会计标准化统一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一致目标。国内外会计准则趋于一致无疑打通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世界往来贸易及国际资本之间的高墙,大大降低了降低融资成本。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的差异性影响力很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当下社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会计标准的统一提供了助力和技术支持。毋庸置疑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脚步加快的当下社会,市场资本的国际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都成为促进会计准则趋于全球化的辅助条件。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完善工作应该与国际社会接轨,完善其中的不足,从长远角度看这也是对为我国与国外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保护本国利益不受损的重要措施的一种。

五、促进我国会计准则趋于国际化规范化的对策

(一)学习研究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方法

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处于发展的萌芽期,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比齐。更何况会计准则的制定到应用需要一个时间来考验现有会计准则的是否真的应用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因此为加快会计准则的进步历程,不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完善的会计准则,利用国际会计准则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经验的优越性弥补存在于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在国外会计准则的经验指导下,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思考原点,充分发现存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现有会计准则的质量。

(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制度框架

我国的会计准则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基本框架国际会计准则框架相似。虽然大大缩短了国内会计准则的发展时间,但是也导致了现有的框架过于趋于西方化,这与本国的基本国情产生了一定的歧义,因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制度架构迫在眉睫。所以目前的会计准则更应该立足于建立和完善会计制度框架为出发点,弥补存在于我国在会计体系上的缺陷与不足,形成科学严谨的会计准则制度框架指导我国会计核算操作实物,整体提高现有的会计制度水平。

(三)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的保障可以说是会计准则实施和发展的基础。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突出的是优秀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素质,由于会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因此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职业素质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企业更注重对经济利益的创造忽略了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企业对会计领域的关注度不够,成为会计准则发展大课题中被忽略的一角,因此我国的会计专业在国际领域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重视对工作能力突出的会计人员培训,加强实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结合。同时,国内各高校也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成为优秀的教育及培训机构辅助国家完成培养人才的工作。

(四)建立与国际社会趋同的会计准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经济一体化成为主流,实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首先体系要为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提供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以此作为发展的平台,实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大环境趋同。严谨科学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应用不是偶然的结果,它是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形成的产物,换而言之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和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大环境只会催生畸形的会计制度。其次,我国的会计准则较为保守,加之关键薄弱点概念还较为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准则的发展脚步。因此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优势,实现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路途固然艰难,但会计准则的意义并非为一纸文献,它的本质国家在利益往来过程中的争夺。会计准则的优越性与合作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优越性息息相关。成本效益原则无不在提示我们,会计准则制定权的一方其能实现改革成本最小化的同时保障了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正是利用这一优势,以会计准则制定权在合作中牟取最大利益,因此对我国会计准则进行改革和完善来实现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的接轨成为必然。

[1]徐思濛.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J].商场现代化,2014(23):230

[2]洪健.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J].北方经贸,2014(7):163

[3]张新,苑泽明,马博.商誉会计准则发展与比较[J].会计之友,2014(33):7-12

[4]尹晓芹,石享川.中外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比较[J].商,2015(14):166

[5]许珊珊.中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240

[责任编辑:潘洪志]

F230

B

1009-6043(2016)010-0128-03

2016-09-20

猜你喜欢
会计准则准则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IAASB针对较不复杂实体审计新准则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基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修订分析
学学准则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