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的风帆战舰将助力大国海军走向新的时代

2016-12-16 20:59宫春科梁东兴
军事文摘 2016年12期
关键词:风帆战舰动力

宫春科+++梁东兴

自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和英国爆发特拉法尔加海战让风帆战舰走向辉煌顶点之后,随着蒸汽铁甲战舰的兴起,风帆舰慢慢退出海洋战场。现在,风帆舰多出现在各种体育赛事之中,这其中当然包括军事体育竞技项目。很长一段时间,风帆舰的命运就好像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刺刀,逐渐沦落,虽可见,却总让人忽略。但是,在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新兴中国海军的序列里,即将再次看到风帆战舰的身影。我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风帆战舰“破浪”号,预计将于2017年下水。目前,该舰已完成人员编制设置、舰员选拔等工作,海军还专门为这支刚组建的年轻部队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风帆战舰成为中国海军新的舰种,看似复古回归,实际上是朝气蓬勃的中国海军新的跨越,它将伴随着中国海军迈入世界强国海军之列,在建立海洋强国的征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风帆战舰承载的辉煌历史记忆

人类运用风力行船航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风帆战舰兴起的标志确切地讲是17世纪风帆战列舰的出现。1840年以前的风帆战舰基本上是用木材建造并包裹铜皮铁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装弹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以及杀伤人员的散弹和破坏帆具的链弹。因为是以风帆为动力,并且为防止前后撞击且火炮距离有限,所以风帆战舰与同时代流行的枪管装弹的滑膛枪步兵一样,主要采取线式作战阵型。

风帆战舰摆脱了人力划桨的限制,运用风帆提高了航速,增加了舰船的吨位,因而笨重的大型火炮在海上有了不断增加质量何数量的空间,当然威力也随着体积和航速的增加成倍增长。风帆战舰的兴起,拉开了热兵器时代大舰巨炮的序幕,成为当时海战当之无愧的主角。英荷战争之后,风帆战舰的吨位不断增加,排水量很快达到3000甚至是5000吨,火炮数量也增加到几十门甚至是上百门。

然而,风力的限制远远满足不了大舰巨炮对更大吨位和更重火炮的需求。蒸汽机时代的到来,使得风帆战舰作为战场主角的地位受到严峻挑战,最终由海战的中心逐渐向边缘滑落。1849年,法国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以风力为主、蒸汽机为辅的战列舰—拿破仑号。到了1873年,英国建成“蹂躏号”战列舰,该舰废除使用风帆的传统,成为世界上第一艘纯蒸汽动力战列舰。自此,作为战列舰的风帆战舰逐步退出主战的序列,而以蒸汽、内燃、电力及核作动力的越来越大的战舰,继续在战争的广阔平台上引领风骚。

但是,风帆战舰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它就像一名体育赛场上曾经夺冠创造辉煌的老将一样,虽然主赛场上见不到它的身影,但它仍作为教练,为新的冠军取得更好的成绩发挥着幕后的力量,这就是在世界一些国家海军中流行至今的风帆训练舰。

风帆战舰没有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风帆训练舰,是指用风帆获取动力,供海军院校学员和水手进行海上实习训练的勤务舰只。训练舰出现于19世纪中期,最早的训练舰当然是以风帆为动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设计建造机械动力的训练舰。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了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风帆船训练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继续使用装有动力装置并带风帆的训练舰外,还建成一批不带帆的专业训练舰和综合训练舰。但是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3个国家的海军拥有30多艘大型风帆训练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海军的“鹰”号、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和葡萄牙海军“萨格雷斯”号等。

当然,虽然现在正在服役的各国海军的风帆训练舰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传统,但同时也享受了现代科技成果,打上了新兴技术的烙印。以混合动力为例。这里的混合动力不是指现代军舰所流行的柴电混合动力,而是指在能够使用帆船提供风力的同时也安装了柴油发动机和螺旋桨。美国海军“鹰”号风帆训练舰的主机是1台柴油机,使用柴油动力,最高航速可达19节,以7.5节的速度可巡航5450海里。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风帆训练舰,装备有两台海水淡化装置,配备了雷达、导航和无线电通信等电子设备。

中国海军即将服役的“破浪”号风帆训练舰也不例外。据公开报道的消息,“破浪”号风帆训练舰设计为三桅全装备快速帆船,舰长85米,宽11米,标准排水量1200余吨,最大帆面积2630平方米,最大使帆航速约18节。可以预想,在顺风顺水的航程中,如果再加开机器动力助力,该船的航速几乎可以和新型导弹快艇相媲美。

新的风帆战舰正在新的时代迈向新的起点

社会形态的发展虽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这是因为社会领域的变革革命有他国成功实践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准备,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实践的方向路径不会出现偏向。但物质领域尤其是科学技术、战争形态的演进由于实践实验的短促可控性,需要技术的积累,更多的时候是循序渐进,线式发展,任何环节都不能缺少。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和海军的建设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没有过多的捷径可走。风帆战舰是海洋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各国海军发展的里程碑。

通过风帆战舰的平台,可以体验气象、水文、潮汐、洋流等对海上军事行动的影响,可以形成集人船海于一体的全面认知。“猛将发于卒伍”,在风帆战舰上可以从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水手工作学起,可以得到观天象、识水文、打绳结、攀高桅等最基本的航行技能训练。风帆训练舰上都是集体活动,升帆、收帆等需要很多人配合才能够完成,这种“同舟共济”的意识和习惯自然会催发团队意识。通过风帆训练舰上的学习锻炼,可以达到人舰合一、人海一体的境界,这是更好驾驭现代战舰,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基础。

风帆战舰的复古与复兴,还代表着军事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混合动力的风帆战舰,就如同是方兴未艾的油电动力混合的新能源汽车。清洁无污染的风力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训练环节中机械动能产生的污染排放,是军事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的体现。而风帆战舰走向远洋,既承载着蓝色海洋军事文化的历史记忆,也将连接现代海洋军事文明友好交流的未来,必将成为特色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对强化国民的国防意识、海洋意识,普及蓝色海洋国土观念,也将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在承接历史迈向未来的螺旋前进中示范与启迪

黑格尔提出:存在即合理。风帆战舰在核动力与飞机兴起的新时代依然能够保留一席之地当然有存在的原因。当前我国的科技发展已经达到能够将量子卫星和“天宫二号”送上太空的世界领先水平,但我们在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发动机技术上还存在诸多短板,这也是我们需要复活风帆战舰的原因所在。

风帆战舰复兴回归在世界战争史和军事发展史上都不是孤例。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结束后,为了迎击层出不穷、神出鬼没的地方反对武装甚至恐怖分子,美国重开生产线,让二战时期的P-51“野马”螺旋桨战机重上战场。野马战机拥有比喷气战机更适合山地沙漠作战的航速和高度,造价低廉,容易维护,在新的战场上表现不俗。而在我军的武警部队,早已被战争淘汰的弓弩重新被列入制式武器,在易燃易爆的反恐环境中因为无声、无火烛引燃风险而比枪支更受青睐。

任何一种武器的好坏优劣,绝不能从其年岁的大小来衡量。虽然美国的B-52轰炸机都快成古稀老人,“战斧”导弹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但它们在世界各个战场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让他们老当益壮的唯一原因就是适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战场实践同样是检验武器装备的唯一标准,趁手的兵器才是好兵器。风帆战舰的复古回归也是如此。

热兵器时代兴起的坦克装甲车,与冷兵器时代之初风靡的马拉战车相比较,似乎有或多或少的异曲同工之妙。而曾经当之无愧的海战之王、现在已经退居辅助地位的舰炮,在未来电磁炮与激光炮作为舰炮广泛运用之后,会重新过上风光的日子。然而,此坦克非彼战车,此舰炮非彼舰炮。历史的发展总是在看似回归实乃质变的发展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螺旋的超越。正因如此,“战斧”与B-52,“野马”与弓弩,早已此物非彼物,在看似形似的超越中出现了质的不同。风帆战舰的复古回归,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张传良

猜你喜欢
风帆战舰动力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以风帆之名,展城市魅力
洁白风帆的集合体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细品日本海自主力战舰
未来战舰“无畏205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