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疆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2016-12-17 18:30张玉兰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新疆小学生阅读教学

张玉兰

(新疆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中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提高新疆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

张玉兰

(新疆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中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老师门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小学语文教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新疆农村小学,由于语言和当地条件限制,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向深层次方向发展,影响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参阅了一些相关研究,在分析当前新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以期为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农村;小学生;教师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强化学生熟练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学生语文知识的提升。本文中主要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展开论述,分析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新疆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一、语文阅读能力的相关研究

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在很早就开始了。国外研究多重视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与学生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重视阅读理解能力发展与人际关系发展之间的联系,认为阅读理解能力高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更容易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国内对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关注语文阅读能力的结构化分和阅读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发展受到个人、教师教学、学校和家庭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特征各不相同(娄阿利,2001;罗素娟,2012);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需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发展特征为基础进行分阶段的培养(崔海峰,2007);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以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姚彩萍,2013;陈红梅,2013;侯妍妍,2011)。上述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测验法,而研究结果多是以学生年龄为划分进行的整体性的研究,针对学生个人学习特点进行研究比较少见。

二、当前新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长期未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制约着小学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基础不牢,致使阅读教学出现盲目性,在教学过程中迷信教师的教学权威,以老师为重心的现象较为普遍,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阅读教学效果不佳;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随意教学,想到哪就讲到哪,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尚未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不能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造成老师随意教学,以自己为教学中心,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阅读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三、提高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众所周知,要保证教学过程的高效开展,备课是关键,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做好备课工作,将课堂教学过程纳入其教学计划之中,真正做到有备无患;同时,要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通过学生的自主思维进行预先理解,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然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备课工作几乎流于形式,备课工作缺乏有效性,致使阅读教学不能有效开展,收效甚微。因此,小学阅读教学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工作,使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适宜,教学思路清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把控合理,课时分配得当等。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要不断提升教学思想,完善自身工作,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备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语文阅读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活跃的课堂氛围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氛围,采用各种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并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效果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进行评估,从而不断促进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和运用能力。

(三)熟读课文,激发兴趣。“读书百遍,其意白见”,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不仅能使学生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桂林山水》时尽多让学生在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腆人眼帘,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获得了美的情感,兴趣得到了升华。

(四)精心设计朗读训练,重视和加强具体的朗读指导。朗读训练的安排要合理,目的要明确。什么时候进行感知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现性的朗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作细致而科学的安排。此外,还要把握住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一般在学习课文重点句或重点段落时进行朗读训练。另外,还要重视和加强具体的朗读指导。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前只是说“我们要带表情朗读”,并认为这就是朗读指导。其实,严格说来,这不是朗读指导,而是朗读要求。学生之所以读不出感情,常常不是因为不知道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结语:语文学习状况不同的学生在阅读能力发展上的要求不一致,阅读能力培养方式也应有所区别,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以实现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性的提升。

[1]孔祥福.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语文建设;2014-(09).

[2]郑春水.多种渠道,提高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导学;2013-(04).

[3]尚云飞(导师:李占鹏).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1-01.

G623.2

A

1671-864X(2016)11-0115-01

猜你喜欢
新疆小学生阅读教学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