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传承发展要梳

2016-12-17 05:26刘晓静
齐鲁艺苑 2016年5期
关键词:五音谱例戏剧

刘晓静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山东地方戏曲“五音戏”传承发展要梳

刘晓静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肘鼓子”的起始到“五音戏”的形成,“五音戏”经历了不同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五音戏剧团”及随后“五音戏剧院”的成立,不仅为“五音戏”的传承搭建了平台,而且提供了其持续发展可行性的保障。在对“五音戏”传承模式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变则新与活”的传承发展思路的观点。

五音戏;传承;发展

“五音戏”是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活跃于济南、淄博、滨州和潍坊等地,落户于淄博市的地方戏。若从“五音戏”建专业剧团的1956年算起,迄今为止,五音戏演员已经历了五代人的发展历史。从第一代五音戏剧团鼻祖鲜樱桃(邓洪山),到如今团里即将成为台柱子的年轻一代来看,随着社会的变迁,演员的传承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以下对“五音戏”的传承模式加以论述。

一、家族式传承

以“山东梅兰芳”著称的五音戏泰斗鲜樱桃,自小随父从艺,其爷爷、爸爸、妈妈和两个叔叔都是唱戏的,其后代中儿子、女儿也都是唱戏的,父母同台、父女同台,这是五音戏发展初期的主要组合形式。此外,明洪钧等外姓人的加入,壮大了家庭戏班的规模,这一时期戏班的主要目的是养家糊口、自给自足。由于家族长辈既是领班、导演、编剧,又是音乐设计者,因此,选什么剧本,演什么戏,怎么演,都能够较容易得到统一。1950年由鲜樱桃、明洪钧和两盏灯挑头的三个小班合起来,成立了五音剧社。规模的加大和演员的增多,丰富了五音戏的表演剧目和内容,但同时没有了家长制的统一管理,众人的意见有时难以协调,因此,分分合合的现象时有发生,直至1956年由民间职业剧社,转变成公有制五音剧团,剧团的基本人员规模才得到稳定。从表演的剧目来说,以往代表剧目有《王二姐思夫》、《赵美蓉观灯》、《花园会》、《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和《拐磨子》等,1953年起,党的戏改政策提倡健康向上的戏曲作品,于是三个农村戏《王小赶脚》、《亲家婆顶嘴》和《拐磨子》则成为五音戏剧团的招牌剧目。三部小戏的精彩唱段如下(本文中的谱例均由淄博市五音戏剧院提供):

谱例一

谱例二

谱例三

此三出戏,无论是在风云变化政治运动风口浪尖上的文革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之后文艺创作春天的80年代以及追求学术、本真和创新的当下,它们都称得上是“五音戏”的经典之作,并且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五音戏的代表作。究其原因,自然是三出戏的内容反映的是劳苦大众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无论是内容、唱腔还是表演,在一代代五音戏人千锤百炼的表演中,达到了精益求精,并在固定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人的表演风格,观众对这三个小戏百看不厌其烦的道理,即印证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句俗话。

二、师徒式传承

自“五音戏剧团”变公有制剧团后,出现了学员考入剧团后被剧团指派师傅进入随师学艺的模式。长寿的五音泰斗邓洪山,成为五音戏几代人,特别是两个梅花奖得主霍俊平和吕凤琴的师傅,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这些在徒弟保存的照片中,传递出的是一种神韵。师傅鲜樱桃之所以被称为“山东的梅兰芳”,是因为作为雍容华贵的旦角,无人能比梅兰芳,但演农村的小媳妇和老妈妈的鲜樱桃却做到了极致,那骑毛驴、数钱、抱包袱和与之相伴的飄目、送目以及飞老鸹这些绝活,迄今为止,都是爱徒和再传弟子们的必修课。在学习中弟子们深深感受到祖师爷的了不起,爱徒梅花奖得主吕凤琴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去恩师的坟上扫墓,是师傅给予的灵感,让凤琴获得了袖然举首的成绩。由于剧团发展的需要,常常一个演员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师傅,甚至有时会因特殊原因有些演员师傅帮带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会维系特殊的师徒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即是亲属关系。时至今日,五音戏剧团中兄妹、姐弟和姻亲关系以及家族血亲式的传承仍然存在,但本质的区别是家长制的制度不复存在,非血亲和姻亲演员也能成为剧种的一号角色。后辈“五音戏”演员们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父辈的熏陶,接触“五音戏”、认识“五音戏”,对“五音戏”不仅有着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而且有着情感上的积淀。随着高考分水岭的划定,一部分年轻人自觉走上了子承父业的道路,这些父辈的演员会自觉地充当起师傅的角色,在技能、技艺和韵味方面,倾其所有,指导自己的孩子或是姻亲的后辈。而作为子承父业的晚辈,也常常因天资所赐学起“五音戏”来进步飞快,而且韵味把握得地道。因此,在五音戏剧院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五音戏人的子女,成为剧院的牢固后备军力量,这一无偿后备军资源,促进了五音戏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使这一代五音戏演员遇到了大好时机,抓住发展机遇,五音戏剧团首先做的事就是由剧团改剧院,进一步扩大规模。获得五音戏剧院名称后,院领导随之提出了“精品之路,特色之路”的行动纲领。正是在这一思路的齐抓共管下,三部大型“五音戏”——《石臼泉》、《豆花飘香》和《腊八姐》孕育而生。三部戏以改革开放中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紧跟形式,在举全院之力的打造下,一举获得“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第一名”、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及个人两人次“梅花奖”四个国家级的奖项。三部大戏的经典唱段如下:

谱例四

谱例五

谱例六

从以上谱例来看,虽然同是反应农村生活的三出戏,但从音乐上没有太多的相似性或固定板式的痕迹,三出戏的音乐共同特征,体现在乐句末尾的甩腔上。“五音戏”音乐创作者刘洪早出版专著和发表了关于“五音戏音乐研究”的论文,著述中他对当时及前期五音戏音乐的创作给予了研究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剧本《换魂记》进行了音乐创作的实践,做出了可喜的成绩。

三、就业式传承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的成果源源不断涌向社会,就业、找工作是每个毕业生面临的问题。由于前期五音戏剧院做出的成绩,使得政府部门不断给五音戏剧院添加保驾护航资源,进五音戏剧院工作逐渐成了戏校毕业生的最好选择,甚至老牌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毕业生,也积极参与到五音戏剧院的招聘选拔中,于是,一批或学戏曲、或学音乐的毕业生加盟到“五音戏”的队伍之中。这批新成员的加入,改变了以往学员进团学艺的模式,他们受过严格的艺术训练、有着从艺的才能和全新的舞台理念,所缺乏的是舞台经验和“五音戏”韵味的把握。社会学家周晓虹通过对变迁社会中亲子传承现象的研究,得出了“文化反哺”的结论,并指出“文化传承涉及一个社会如何以某种方式将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知识体系、谋生技能和生活方式一代代传递下去 ,它是文化或文明积累的基本方式 ,也是一个民族或社会能够不断前行的基本条件”[1]。新一代的“五音戏”传承者,正处于这样一个变迁的时代。目前,虽未出现周晓虹所指的“文化反哺”现象,但很明显,这一新生力量的加入,使“五音戏”以往难以调和的传统与当今创作思路的矛盾、坚持传统与接受新艺术形式的矛盾迎刃而解。保持舞台戏曲展演传统的同时,追求舞台效果,扩充吹拉弹打乐队规模,加入电声乐器效果如打击乐“电音架子鼓”,配备电子琴等等。这一切,在新一代演职人员的眼里是那么的自然,剧院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当一个新的剧目成功彩排后,全院无论大小都会争先恐后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送票,将自己和剧院最美的一幕展现给亲人和朋友,已成为每一个五音戏剧院人的快事。

新生力量的吸纳对五音戏剧院来说,提高了整体演员的素质,过去靠师傅一句句教,学员一句句学唱的教授方式,在年轻人不仅识简谱,还会读五线谱的能力下已不复存在。乐队指挥的加入,让“鼓老”和“主弦”,从形式上失去了“主心骨”的地位,作曲技术力量的加强,使“五音戏”在把握女腔“悠板”,如下例《王小赶脚》中二姑娘的唱段:

谱例七

和男腔“二不应”,如下例“二不应”的传统音调:

谱例八

从技法到风格的艺术展现上看,更是异彩纷呈,并在“鸡刨爪”、“驴跺脚”等特色音调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具备了创造全新形式和剧目内容的能力。最终,一个全新的戏曲剧团阵容,以十年出一戏的追求,打造出了大型“五音戏”传统剧目《云翠仙》。该作品获得了“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这一戏曲界人人想往的桂冠,而“中国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和“中国文化部全国珍稀剧种展演演出奖”等荣誉的获得,是对五音戏剧院全体演职人员努力工作的最佳肯定。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2](P32)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闲情偶记》中的经典话语。“变”换得“新”并不难,但“变”要得到“活”,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调研中,深深体会到,对于“五音戏”韵味的把握并非易事。因为,如今的农村今非昔比,现代化的程度,使得人们从观念到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网络和各种文化及经济活动,让人们从小就打开了眼界。针对这样的观众群体,传统是要继承,但观众是戏曲的生命线。多少实践证明,没有观众群体的戏曲它会死亡,要得到当今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喜爱,必须与时俱进。黄翔鹏先生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的传承有着精辟的解释:“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义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异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3](P353)。发展至今的“五音戏”,笔者认为关键是传承方向的把握问题,比如“五音戏”唱法中的“云遮月”、鲜樱桃的表演绝活,以及男女声不同调的问题等等,是博物馆式的继承?还是以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为己所用?或是选择创新与固守并存?随着发展思路的确定,传承模式也将应时而变,与之配合。因此,“五音戏”也需要一种流变、吸收和融合,才能延续其艺术生命,才能适宜于今天广大观众的需要。在如何使“五音戏”的“变”能出“新”的基础上,使之“活”起来,这将是五音戏剧院新一代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1]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0,(2).

[2]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理论研究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3]黄翔鹏.论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关系[J]//乔建中,韩鐘恩,洛秦主编.中国传统音乐[C].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郑铁民)

10.3969/j.issn.1002-2236.2016.05.001

2016-08-27

刘晓静,女,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音乐学、历史学双博士,音乐学博士后,山东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项目来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五音戏传承调查与研究”(12BWTJ0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明清俗曲传播与嬗变研究”(13BD034)阶段性成果,亦由山东省政府“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J607

A

1002-2236(2016)05-0004-04

猜你喜欢
五音谱例戏剧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有趣的戏剧课
中药结合五音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体会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戏剧类
从“润腔”看霍俊萍五音戏演唱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