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牧还草政策对牧区社会影响的人类学个案研究

2016-12-17 19:32索南加措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牧民草原

摘要:退牧还草政策作为一项国家生态建设工程,它对防治草原退化、恢复草原环境、促进草原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改善牧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对牧区社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类学的角度对藏北牧区进行调查研究,从牧户的角度为政策的持续推行提供一点建议。关注牧区发展,研究牧区的生产生活状况,不仅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退牧还草;草原;牧民;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Q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36-01

一、前言

草原是游牧民族的摇篮,承载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千年的游牧文明。我国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产业。藏北(那曲)地区是我国长江、怒江和澜沧江等主要江河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明显,沙化退化严重。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遏制草地退化,实现草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自2006年起在西藏那曲、阿里地区的部分区域开始了退牧还草的试点工作,2010年退牧还草政策正式开始在尼玛县推行。国家为完善退牧还草政策,逐步推广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充分调动牧民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在关注退牧还草政策所取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关注它对工程区牧民传统文化的影响。牧民作为这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他们的认知和响应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有效实施。只有从牧民的角度出发,才能把政策带来的利益最大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双赢,确保牧民的切身利益。

二、退牧还草政策对牧区社会的影响

(一)生态方面。国家2010年开始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实施退牧还草政策,至今已有近5年时间。政府投入大批生态建设资金,实行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策略。基于此,项目建成后,综合评定项目效益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此次笔者在那曲地区尼玛县军仓乡进行调研后发现,在军仓乡设立禁牧区将近5年的时间里,牧民们对退牧还草政策的生态效益各执己见,有些牧民表示生态环境上没有变化,甚至一些人认为草原环境呈倒退趋势。另外有些牧民表示前3年在禁牧区产草量比较多,后面草质越来越差,产草量变少等。总体上效果并不理想。

实施退牧还草政策在当地的生态效果并不明显,但并不能以此来否定该政策。而是需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善项目实施具体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案,而不能用笼统的机制来一概而论。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生态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治理生态必须打持久战。

(二)经济方面。为了促进退牧还草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随后又推行了三种补助机制(即禁牧补助奖励机制、草畜平衡奖励机制、生产性补偿机制)。这些补助金对生产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狭窄,以畜牧业为生产来源的牧民来说,无疑是不错的经济来源。补助金的落实,提高了牧民的收入,改善了牧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牧区社会现代化步伐。根据访谈得知,“退牧还草”实施以来,大小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种电子科技产品迅速流入牧区。

(三)文化方面。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对草原文化带来了冲击。牧区牧民经济来源的转变必将带来作为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的改变。设立禁牧区,极大地缩小了放牧的空间,冲击了游牧文化,打破了草原牧区原有的游牧方式。

退牧还草政策以及生态建设补助金,为牧民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加速了牧民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步伐:尤其青年牧民,他们更容易接受外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遗弃原有草原文化,由此出现对传统文化偏离现象,年长者相对比较保守。草原生态建设基金的发放,为牧民购买现代科技产品提供了资金。现在每家每户一般都有一辆拖拉机,每个男子都有一辆摩托车、一部手机。现在在刹来村就有十几家私人小店,有些年轻人去县城或者地区打工。牧区生产由以前牧业为主,出现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趋势。

三、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在那曲尼玛县军仓乡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该地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存在以下问题:

(一)禁牧区设立不科学。首先,禁牧区设置不合理,有些禁牧区直接切断了牲畜饮水的源头,这给放牧带来了不便。其次,禁牧区建设围栏,阻碍了野生动物迁移,加大了非禁牧区的草场压力。再次,禁牧区监管方法不科学,禁牧区罚款规定过重,禁牧区管理监督力度不均衡。

(二)草畜平衡落实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看,当地草畜平衡落实程度不高,这不利于草场的恢复。另外,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管理不一致,出现了草畜平衡程度不均匀的后果。

四、结语

退牧还草政策作为建设生态环境的工程,它的治理目标、方法、举措更多指向的是治理目前退化的结果,防止再次的退化,以控制牲畜的数量和草原利用面积来调和生态的断层现象。然而,这种治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草原退化的现状,牧区人口不断增加的趋势,生存资源的紧缺,草原退化的现象早晚会再现。我们只是用物质和经济效益的视角治理草原、评估治理效果,却忽视了在草原生活了几千年的牧民的意识形态和草原文化。

著名的人类学家麻国庆先生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给我们提出了他的观点:学者们在描述环境变化时,常常无视文化因素,往往用纯粹的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的观点去解释草原退化的问题,而忽略了草原上的主体民族对于自身家园环境的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实践。如果我们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到当地民众的信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话,那么对改善生态环境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我们能够通过利用传统的草原文化和牧民治理草原的经验,加上现代科技的扶助,以此来恢复草原生态,拯救草原游牧文化,也许这样能够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国家,实现建设美丽中国之梦。

参考文献:

[1]格勒 《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M]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4

[2]包利民 《我国退牧还草政策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 2006年08期

[3]韩玉斌《藏族牧民定居后的文化调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06期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X2016S84)

作者简介:索南加措(1991-),男,藏族,西藏尼玛县人,硕士在读,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藏学专业,康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牧民草原
讲解《草原图》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