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2016-12-17 11:22王欣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9期

王欣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来量化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因子对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作用程度。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最大,信息化水平次之。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的变动趋势呈现先波动下降、后稳定上升的增长趋势。

关键词:空间状态模型 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 商贸流通业

关于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测度指标比较多,比如能源宏观经济效率、能源经济效率、能源实物经济效率、能源物理经济效率、能源价值经济效率、能源实物经济效率、能源经济效率以及能源配置效率等。国内外学者对商贸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大部分学者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仅有个别学者采用定性的方法研究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因素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却较为单一,很少有学者对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结合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特殊性,在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的前提下,建立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提取的方法来寻找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空间状态模型来构建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可变参数模型,并提出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及相关影响因素选择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变化趋势

在测算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能耗水平时,一般可采用该产业的能耗强度来测算。能耗强度,即商贸流通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费强度,一般用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量与商贸流通业产出水平的比值表示,即:

e=E/Y (1)

其中,e表示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即商贸流通业消费每万吨标准煤的产值,单位是万吨标准煤/亿元;E表示商贸流通业的能源消费量,单位是万吨标准煤;Y表示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单位是亿元。

随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不断下降,从2000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耗强度为0.296万吨标准煤/亿元下将到2013年的0.185万吨标准煤/亿元。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化趋势说明商贸流通业的能源浪费空间越来越小,商贸流通业节能潜力不断被挖掘。

(二)我国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分解

为了具体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化趋势,本文对商贸流通业能源强度进行分解,探究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是由于生产规模变化引起的还是由于能源效率变化引起的。具体的分解过程如下:

以2000年为基期,按照式(2)对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可计算出如图1所示的2001-2013年理论商贸流通业能源增量和实际商贸流通业能源增量。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商贸流通业实际能耗增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理论能耗增量的增长速度,相对而言,实际能耗增量更为平稳。这是由于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控制了能源消耗增量的提升。但是,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实际能源增量较高,商贸流通业的高能耗趋势并没有改变,尤其是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传统的粗放、低效的产业,导致能源的浪费。由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受到能源效率的影响,导致理论能耗增量与实际能耗增量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三)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

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水平、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结构、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耗强度。

本文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水平(X1)采用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占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我国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水平;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结构(X2)采用商贸流通业非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来衡量商贸流通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X3)采用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商贸流通业的技术进步;工业化水平(X4)采用非农产业占比与非农劳动力占比的平均值来衡量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X5)采用市场化指数来衡量市场化水平;信息化水平(X6)采用人均邮电业的业务量来衡量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X7)采用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等。本文选取1995-2010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增加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将部分数据换算成1978年的价格。限于篇幅,本文仅列出部分年份的数据,具体的各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如表1所示。

(一)因子分析

为了避免七大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来提取数据的主成分。该组数据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做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共提取两个公共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8.3%和15.4%。具体的公因子表达式如下:

由式(5)可知,各个因素对商贸流通业能源效率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X1、X6、X4、X7、X5、X2和X3,也就是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水平、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

(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测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核心在于商贸流通的能源投入产出率。大多数学者采用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的倒数来衡量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考虑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耗数据的可得性,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也采用商贸流通业能耗强度的倒数来衡量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利用公式(1)可计算出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具体数据如表2和图2所示。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1995年的0.258增长到2013年的0.314。在200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最低,仅为0.231。除了1998年、1999年、2004-2006年以外,其余年份的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均超过0.25;到了2012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开始超过0.3。在1995-2004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波动较大,但是在2005-2013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呈现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由此可见,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整体基本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但是受金融危机与政策环境的影响,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

由于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效率受经济体制、政策环境等各类外界冲击的影响较大,本文采用可变参数模型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研究。状态空间模型主要采用卡尔曼滤波来估计相关参数系数。

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效率(L)为被解释变量,上述因子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综合指标F为解释变量。本文选取1995-2013年我国商贸流通业流通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Eviews软件,可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其中,MEt为历年我国商贸流通产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见表3)。

从图3可知,1995-2004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的变动波动趋势较大,且与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尤其在1996年、1999年表现突出。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商贸流通业市场组织能力偏低,流通企业长期处于“小、散、弱、乱、低”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管理体系不完善,经营方法落后、企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技术含量低及信息化水平低,导致我国商贸流通业处于高能耗、低产出的行业。加上2001年以来,国际大型商贸流通业的涌入,我国商贸流通业粗放型经营模式愈加严重,商贸流通能源经济效率也逐渐下降,2004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降到了冰点,当时边际作用系数为-0.04。

2005-2013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的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2010年除外),且与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在于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贸流通业逐渐向集约化发展,尤其是国有资源加速向具有绝对优势的商贸流通企业集中,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一批规模庞大、服务范围广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企业形成与发展。尤其是2004以后,商贸流通业市场竞争促使商贸流通企业优胜劣汰,提高了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运行效率,加快了企业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同时,城市化水平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强化,煤炭占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商贸流通能源利用结构也不断优化,进而提高了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但是,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上升趋势较缓慢,还需进一步优化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综上,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整体上呈现“U”型变化态势。

结论

本文从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强度变化趋势入手,将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强度进行分解,探究理论商贸流通业能源增量与实际商贸流通业能源增量的差别,并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求出影响因子的主成分,然后利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然后,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可变影响因素的综合因子对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的边际作用程度。研究发现:

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实际能源增量较高,虽然我国商贸流通业实际能耗增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理论能耗增量的增长速度,但是商贸流通业的高能耗趋势并没有改变,粗放、低效的产业商贸流通企业导致能源的浪费。

产业结构水平对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化水平,然后依次是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水平、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商贸流通业技术进步。

在1995-2004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的变动波动趋势较大,且与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在2005-2013年期间,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因子对能源效率的边际作用系数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且与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经济效率及边际作用系数都呈现波动上升的增长趋势。

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培育新型商贸流通企业,进一步优化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结构,并运用国际先进的流通技术,降低煤炭占商贸流通业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强对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源经济效率。然后,规范我国商贸流通市场秩序,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将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流通集团,提高我国商贸流通资源的整合度与规模经济效益,加速商贸流通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和管理创新步伐,不断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的技术含量、信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企业的节能减排,大力倡导低碳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彻底优化我国商贸流通业能源利用结构,提高能源经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