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16-12-18 22:22俞慈珍
福州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党性师资队伍福州

俞慈珍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打造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俞慈珍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350014)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深入挖掘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福州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上,要“精准”挑选教师,做到适岗适配;要广开门路选教师,整合人才资源;要大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培训,提高培训者素质;要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党性教育基地教学考核激励机制。

党性教育;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深入挖掘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福州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为何要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福州市委常委会议议定的“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的工作要求,充分挖掘福州市现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新党性教育教学模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党性教育入脑入心。从2016年2月至今,中共福州市委组织部与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及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在对林则徐纪念馆、吴石故居、文林山革命陵园等地深入调查研讨后提出,由市里打造5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5个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各县市区打造12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12个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1]经初步研究决定,将按照“六个一”标准来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实现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一体的党性教育效果。为完成打造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福州市成立了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组。工作组分设规划、教材、建设、培训、宣传等五个项目组。这些项目组的构成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好的教学成效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以及形成学术积累、推动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好硬件但没有好教师,很难办出好学校。因此,福州要打造一流的全省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党性教育品牌,就必须重视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如何加强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一)要“精准”挑选教师,做到适岗适配

扶贫脱贫有个精准问题,同样为打造具有福州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挑选教师也有个精准问题,绝不能“拉郎配”、不能“乱点鸳鸯谱”,选出来的教师必须对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比较了解、比较有研究,这样才能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看,要站在组织整体的高度上,为组织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有效地整合与协调一致而进行科学管理工作。适岗适配,选对人,才能达到人尽其才、人尽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领导在选择教师的时候,工作要做得更细一些、更精准一些,对所选每一个教师学科背景、研究方向、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都应当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判,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从而才能完成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任务。

(二)要广开门路选教师,整合人才资源

从目前的相关安排来看,教师主要是党校系统的。这一部分老师应该说,他们的理论水平、学术造诣是非常高的,教学技巧运用也较娴熟。但是他们对于福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不见得非常深入,总体上看这是他们的短板。因而由他们担任教学或指导,能否完成任务,就要具体地分析和考量了。而另一方面,县(市)、区档案馆、博物馆、方志办、党史研究室等部门,卧龙藏虎,人才济济,他们对于福州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有相当的研究积累和大批前期研究成果。教师的选择应广纳人才,整合资源。以县(市)区的党史研究室为例,他们的机构规格为正科级,核定事业编制大概3—5人。各区(市)县党史研究室对于本地方党史资料征集 研究、编写等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丰富,令人钦佩。如连江县党史研究室主办《连江党史网》设有党史研究、革命遗址、红色经典、工作动态、成果展示、魅力连江、金凤英杰、网上展厅等栏目,从2010年开始,县委党史研究室着手开展新一轮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共普查到革命遗址遗迹(含烈士故居、纪念设施)78处,其它遗址11处,其中遗址旧址51处,烈士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27处,遗址旧址已立碑2处。2012年,以县人民政府名义对21处革命遗址进行了挂牌保护。2014年8月,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对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途经连江战斗遗址3处进行立碑。2015年又立碑挂牌10处,截止目前已完成36处革命遗址旧址立碑挂牌工作,立碑挂牌保护率达71%。党史研究室编写了《连江县人民革命斗争史大事纪要》《连江革命史》《连江县革命专题片资料》《中国共产党连江历史第二卷》(1949—1978)[2]等等。罗源县党史研究室从龚庆忠同志主持工作以来先后组织编写了《罗源革命史》《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罗源县组织史资料(1931-1987)》《林可彝纪念文集》《亲历罗源解放》《图说罗源》《罗源十年回眸》等等。福清市党史研究室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努力培育“强化素质、出好成果、资政育人”的党建特色品牌。近年来编辑出版了《中共福清市(县)委重要文件选编》和省级重点课题项目《中共福清历史(1949-1978)》(第二卷)《中共福清历史大事记(1977.7-2012.7)》《福清华侨史》《福清革命史》《红色记忆—福清革命史掠影》(党员、青少年电教片)等地方党史书籍。同时积极开展党史专题研究工作,撰写研讨论文,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指导协调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日常管理和接团讲解工作,为全市广大党员和青少年参观学习提供良好平台和服务;充分利用《福清党史网》,普及党史知识,提高党建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开展“送党史进机关、进校园”赠书活动,宣传普及党史,弘扬红色文化,促进党建工作。由此看来我们如果广开门路,对档案馆、博物馆、方志办、党史研究室等部门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必将为打造一流的党性教育基地提供强大的师资力量。

(三)要大力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培训,提高培训者素质

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区县(市)党委和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注重从培养、培训两方面保证教师队伍既有畅通的补充渠道,同时又有继续学习的上升通道。采取一系列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政策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把教师素质提升工作抓实抓好。由市委组织部组织选派相关人员赴延安、井冈山、龙岩等革命老区开展党性教育基地调研,赴高校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和修身从政专题班培训,形成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调研报告,为打造福州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提供了参考资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福州要打造全国一流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关键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先锋队。福州挑选出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等相关市直单位和各县(市)区分管文化宣传负责人,赶赴北京大学参加为期一周的“福州市优秀传统文化与党性修养专题班”,为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3]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四)要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党性教育基地教学考核激励机制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性教育基地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地相关部门和各级学校,必须加强制度创新,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党性教育基地教学考核激励机制。要严把入口关,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的教育基地独特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考核机制,培养创优意识,从严治教严格教学管理,推动教师发展。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性教育基地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切实提高党性教育教师地位,使从事党性教育真正成为受尊重的岗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各级党委和政府还要注重为党性教育教师办实事,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真切的关心和爱护,会成为激发广大教师扎根讲台、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的强劲动力。

教师的发展需要平台,同时也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施展才能。要千方百计促进教师在校内的发展,同时也尽力为教师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提供服务,鼓励教师在校内练好本领,到校外施展抱负,决不为教师发展设置障碍,造成阻力。

要加强党性教学经常性定期的指导。由市委党校选派骨干教师对各党性教育基地进行一对一的挂勾联系指导,做好现场教学安排、教案设计、师资培训等工作。基地主管部门要做好基地专兼职讲解员的选聘和培养,精心构思和设计讲解词,提高讲解水平,并加强现场日常管理、维护和服务。

[1]福州计划3年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特色基地[EB/OL]. http://news.fznews.com.cn/fuzhou/20160425/571d dadac4915.shtml.

[2]连江县又一批革命遗址立碑挂牌[EB/OL]. http://www.fjljds.com/news_view.php?Id=256.

[3]福州计划3年打造全国一流党性教育特色基地[EB/OL]. http://news.fznews.com.cn/fuzhou/201604 25/571ddadac4915.shtml.

责任编辑:倪芬

D262.3

A

1674-1072(2016)05-063-03

2016-09-15

俞慈珍(1965-),男,福建永泰人,中共福州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党性师资队伍福州
强化住培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住培质量——中医住培基地建设与管理经验分享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