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2016-12-19 16:37鲁湾
科学养生 2016年11期
关键词:同盟会梁漱溟淡泊

鲁湾

姓名 梁漱溟

简历 1893年生于北京,为元世祖六子忽哥赤后裔。1911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报纸《民国报》编辑兼记者。1916年被蔡元培聘到北京大学任教,1924年应邀赴山东菏泽任省立第六中学高中部主任,次年,返回北京。1928年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30年被河南村治学院聘为教务长,主编《村治》杂志。1933年聘为教育部民众教育委员会委员,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后任秘书长,1947年退出民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主席等职。其著作很多,主要有《中国文化要义》、《东方学术概观》、《印度哲学概论》等。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国学大师。是现代新儒学早期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198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名言 我现在身体这么好,全从精神好而来。我思想通畅,丝毫没有什么窒碍迷闷之处。

评语 梁漱溟在1986年被有关团体评为“健康老人”。但是,梁漱溟中年以前身体孱弱,童年更是病病歪歪,家人担心他不会长寿。成年之后他人生的道路更是坎坷多舛,他人生的理想和中国的残酷现实的冲突几乎把他精神撕裂,险些陷入绝境。后来他在佛经和儒家经典中获得灵感,长期的自我修炼使他的精神获得升华。正如他在总结自己长寿原因时说的那样:一定要说经验,在生活上少吃多动,持之以恒;在精神上气贵平和,情贵淡泊。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能在跌宕起伏诱惑丛生的世界做到“平和”“淡泊”,是身心锻炼的真正过硬功夫。梁漱溟的思想“通畅”并不是天生的,是经过一番痛苦的自我修炼的结果 。

猜你喜欢
同盟会梁漱溟淡泊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淡泊,在风骨之内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甘于淡泊,勇于自强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淡泊才能明志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