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2016-12-19 03:50吴鹏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挑战新媒体

摘 要:当今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介主要指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以及数字电视等能够为大众提供实时讯息,进行信息的快速传播,并实现参与者对等交流的媒,这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极大便捷。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过载、信息真伪难辨等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作为新媒介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通过培养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刻不容缓。本文立足于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探析了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32-02

21世纪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极大便捷。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推动新媒介不断演化。近年来,信息资源在我国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极度匮乏”到“信息过载”,新媒介这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困扰。

一、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当今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介主要指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以及数字电视等能够为大众提供实时讯息,进行信息的快速传播,并实现参与者对等交流的媒体。根据新媒介呈现出的特征,美国在《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中对新媒介素养的含义进行了概括,具体指识别、理解及使用由视觉和听觉获得信息的能力,掌控及转换数字媒介的能力,传播数字内容的能力以及加工改进已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新媒介素养的定义,本文将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分为以下部分。

(一)媒介观念教育

旨在培养大学生在媒介运行中的认知、识别及择取能力,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为对大学生媒介需求及获取能力的培养;第二方面为培养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度,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介知识的认可;第三方面是培养大学生对复杂多变的媒介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及真伪筛选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对隐含高价值信息的洞察力。

(二)媒介能力教育

媒介能力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大学生参与新媒介、使用新媒介的能力,具体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是对媒介技术知识的掌握及对信息内容的把控;其二是培养大学生选择性接触媒介,针对性辨别筛选有价值内容并分类整理信息的能力;其三是对媒介信息的使用能力,通过研究分析媒介信息,提取有价值信息加以利用,使其对自身能力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三)媒介心理教育

虽然大学生智力水平毋庸置疑已达高峰,但很多学生情商不高,心理发育不成熟,成为其认知能力的限制。新媒介时代,大众媒介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综合娱乐性等特征会影响大学生的主观意识。媒介心理教育主要指通过心理教育对大学生在新媒介环境下出现的种种心理障碍进行教育,以规避化解新媒介带来的大学生网瘾、社交障碍等问题,进而增强大学生与新媒体互动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四)媒介道德教育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新媒介中各种信息内容鱼龙混杂,虚假、不良信息泛滥。大学生认知能力不足以及价值观的偏差使不法分子将大学生作为助其传播不良信息的工具。媒介道德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在媒介环境中的道德修养的教育,通过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提出遵纪守法,维护网络媒体环境的纯净健康要求,同时培养大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媒介信息的诱惑,做到文明参与媒介活动。对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教育同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五)媒介法律教育

在新媒介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通过法律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主判断其参与媒介行为的合法性;二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使大学生积极维护健康良好的媒介环境;三是提醒大学生虚拟网络环境始终受现实法律的约束,抑制其在网络环境中触犯法律的侥幸心理。

二、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与社会现状对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大学生媒介素养尚未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体系,因其多起于日常生活积累,欠缺系统、规范的培训。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多处于低层水平,呈现出媒介接触程度较高、使用动机娱乐化和通俗化、媒介认知能力差、媒介参与意识强但对媒介信息缺乏正确判断等现状。涉及大学生素养教育的三方:媒介、学校、学生个人,尚未构成完善的教育体系。

(一)新媒介素养环境中,社会引导不足,法律监管缺失

处于经济转轨期的中国媒介过度市场经济化,为追求经济效益,大部分媒体不断迎合大众偏好,趋于低俗化发展。新媒介中大量的数据传播,为大学生带来便捷信息的同时,夹杂着诸多尚未筛选的恶意信息。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能力强,但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群体,极易受恶意信息的影响。一方面,法律监管不足,未能树起媒介信息传递的第一道屏障;另一方面,媒介环境媚俗,对大学生产生诸多负效应。新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其不利的一面正在被市场不断扩大,逐渐显现其危害,媒介环境需要法律及监管进行引导。

(二)新媒介素养教育中,高校教育缺乏,教育成效不足

1、高校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作为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其理论研究担任了重要角色。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指导着高校新媒介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在我国,因教育体制限制及新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国内高校对新媒介素养教育普遍存在认知较低的现状。我国高校更加注重新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如何正确使用问题,而忽略了大学生对新媒体素养应秉承“有效利用”的基础特点。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特点,然而国内高校大都停留在新媒介素养理论方面的教育,对于操作、实践方面的教育涉猎不深,导致学生对新媒介认知停留在“是什么”,而非“怎么做”的状态。

2、高校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进入普及阶段

我国新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受观念束缚,教育和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尚未在大学生教育中实现普及。一是,专业教材缺失,教育方式沿用传统单向性教学,致使学生不能有效、正确的对待新媒介性质;二是,高校对新媒介素养认知偏颇、重点掌握转移,导致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缺乏成效;三是,作为“舶来品”的新媒介素养,其相关教育课程开设较少,仅少数高校开设相关课程。高校课程设置中,更加关注现有市场中具有优势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类课程则缺乏关注,导致高校不能稳占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阵地。

3、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单调,缺乏专业性教育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新媒介素养教育也随之改变,其教育目标不断拓展,呈现缤彩纷呈的特点。在高校中,新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因其自身媒介素养能力的欠缺、不足,从传播源头上导致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偏低。我国高校较为忽视媒介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师资力量的缺失正是教育成效不足的主因之一。我国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其师资安排尚未有专业人才进行施教,大多数依靠从其他专业教师中安排代课,教育工作队伍媒介素养能力、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低成效。

(三)新媒介素养认知中,学生观念落后,自我认知欠缺

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形成,主要源自日常累积,未受到正规、系统教育形成的新媒介观念,使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仅停留在较低层次。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新媒介中的信息存在强大猎奇心理,对轰炸式信息尚未具备较强的筛选能力,自我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型,易受互联网环境中不良信息的错误引导,不能辨别媒介信息中真实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大学生不重视新媒介素养教育,认为人文、素质类教育只要主体方向不发生偏颇即可,对其重要性缺少深层次认知,对于媒介内容,多集中于娱乐性、通俗性等领域,对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内容则兴趣缺缺。由此可见,大学生自身对新媒介素养的不重视、不关注,也是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未见实效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孙荣利,孟令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战线,2014,11:106-107.

[2]曹艳.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当代传播,2011,04:102-103.

[3]李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解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4]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02).

[5]吴鹏泽.中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对比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6).

[6]常魏魏.有关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作用的探讨[J].新闻传播.2015(22).

[7]童淑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2).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挑战新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友善教育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