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展示新闻照片的优势和魅力

2016-12-19 07:11赵明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1期

赵明

摘 要 新闻摄影作品的作用是文字报道不可替代的。新闻图片不仅以线、形、色、质为语言,还要通过现场场景、人物情感、独特视角等来展示具体生动的新闻内容。

关键词 新闻照片;形象新闻;拍摄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1-0180-02

新闻照片是以形象为特征的新闻体载,所表现新闻题材,一要生动、形象,体现出艺术魅力,二要内容深厚,传达出丰富的新闻信息和思想内涵,拍出文字报道不能替代的瞬间精品。

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有新闻性、真实性、时效性,好的新闻摄影作品能瞬间抓住读者的目光,打动读者心灵,给读者带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境界,做到满足读者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心理,尤其对特殊事件的报道,不仅要如实反映新闻事实,还有让作品凝聚着强烈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视觉感染和情感起伏中受到触动,获得教益,受到启迪。2013年的7月24日,内蒙古图里河爆发洪水。林海日报社记者及时赶到抗洪一线,拍摄了许多抗洪抢险的镜头。其中有一名90多岁的老人不久前骨折,在家休养,身边就有老人的女儿和儿媳在伺候,洪水来时没有第一时间撤离,被困在里面,当被救出后,老人安静的躺在皮艇内,眼神惊恐的四处张望,由于老人年龄太大,加之骨折没有完全愈合,救援人员只能连同橡皮艇一起抬上运兵车,把老人第一时间运送到医院。他用相机记录下了整个救援过程。后来这组照片在《林海日报》发表后,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在读者中间激起强烈反响。一个名叫“小伙铕毒”的网友看到照片后,给林海日报社发邮件说:“躺皮艇上的是我奶奶,谢谢,我身在外地,在《林海日报》电子版中看到家里人的现状我也放心些,那些参与救援的人们,感谢你们!”

新闻照片是通过可视的立体形象来把瞬间精华所蕴含的鲜活新闻内容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要在视觉上能打动读者,还要能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发掘出新颖的新闻内涵。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走基层到现场,身临其境地去拍摄现实人们在工作中的艰辛,在生活中体现出的真善美,从而让读者看到报道后触景生情,产生强烈的视觉美感和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2011年元旦,林海日报社的两名女记者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了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320小工队,对生产一线新年第一天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采访,拍摄出了《小工队里过新年》成组图片报道,接着她们马不停蹄,先后来到得耳布尔林业局耳布尔林场213小工队、阿龙山林业局阿龙山林场龙一队,拍出了《寒冬里的那团火》《龙一队的新年故事》等摄影报道,这些稿件陆续在一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新年新气象》栏目中发表。与此同时,各驻站记者在节假日期间也纷纷到工队、到班组、到职工群众家庭,拍摄了17张反映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情况的新闻图片。这些图片不仅报道了节假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工作情况,还如实反映了职工群众对新一年生活的期盼之情,在广大职工群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让新闻照片充分展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广大读者早已不满足于报刊上那传统摄影图片的表现形式,热切地期盼有大批量的形象真实、多层次、多角度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问世。广大读者愈来愈不满足于长期沿袭的用旧的构图模式拍摄出来的新闻照片,热切期望大批形象真、角 度新、内涵深刻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面世。好的新闻图片要在带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时,更加注重图片的内涵和视觉张力。这就要求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拍摄照片,还要学习如何立体化、全方位地进行新闻图片构建,以及新闻图片故事的写作,将采访、拍摄、文字等专业性进行全方位展示。

新闻摄影作品的思想性是灵魂,作品只有具有了思想性,才能更有深度。新闻摄影作品具备了思想性,能够增强作品的深度,才能深刻揭示所要表达的主题。这就要求记者在工作中不仅要学习摄影的视觉传播规律,还要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不仅要提高创作水平,还要以提高政策水平,这样才能以开阔的视野和牢固的人文精神去拍出好的摄影作品。摄影记者必须站在鸟瞰全局的制高点上,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宏观趋势,深人现场抓拍重大题材,不断拓展新闻摄影的报道空间,找准角度,先声夺人,及时报道全局性的宏观信息和典型事件。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林业生产、发展方式迎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转型。新华社、人民日报、内蒙古日报等全国各级媒体摄影记者纷纷走进林区,详细品察林区基层群众的生活,用相机拍摄到了陆续撤出山林作业一线,放下斧锯的伐木工人们展望停伐转型后的新生活的期待之情,记录了职工生活的停伐前后变化,也让记者们见证了蕴藏在社会最深处的精神力量,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新闻事件中,新闻记者所拍摄人物的语言行为是带有情感的,当这些具有强烈情感言行在说出来时,一定会配合出行为动作,记者在拍摄的新闻作品,带有情感是自然现象,会融入一些情感元素。因此,好的摄影记者一定会在追求新闻照片的视觉效果的同时,以人为中心,深入到现实生活中人物活动的具体场合里去拍摄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活动来表现新闻事实的主题,把人物表现得真实、生动、有情味。只要抓住了所拍摄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流露的瞬间,也就抓住了强化新闻照片视觉效果的关键。这样的摄影作品,读者看过后,不仅可以体现作者的报道意图,也可以拉近所拍摄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新闻摄影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2006年5月25日,呼伦贝尔市免渡河森林发生火灾,在火场面积大,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林业扑火队员发扬“无私无畏、英勇奋战”的火场精神奋勇扑救山火。6月1日上午,国务院原副总理回良玉赴火场看望全体扑火参战人员,当他拿起扑火队员吃的烤馒头串时说:“我们各级领导一定要保证火场给养供应充足,让扑火员放心。”我用镜头抓拍到这一典型瞬间,通过这一细节反映了回良玉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奋战在火场上的林业扑火队员的关心和鼓励《回良玉副总理深人火场一线》一组系列图片分别刊登在《中国绿色时报》和《林海日报》上。

参考文献

[1]吴忠富.新闻照片的内涵[J].新闻采编,1994(20):58-59.

[2]吴树江.新闻摄影的主题意境[J].活力,20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