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加速发展中完善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途径探讨

2016-12-19 08:38李昂扬
中国市场 2016年3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大学生

李昂扬

[摘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高校青年志愿者也逐渐发展起来。全运会等重大活动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实力的展现,另一方面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机。而一场活动的举办,志愿者作用不可小觑。所以,文章使用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态度调查问卷,对辽宁省多所大学随机抽取的437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三学生干部参与志愿活动最为积极,并根据研究结果,从服务监管、过程管理、人才培训等角度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影响因素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04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兴起,大学生志愿活动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们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好机会,强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起敬业精神、最终提升我国经济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在以往对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态度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中,Penner认为志愿者精神应是一种长期持续的、有计划的、个人意识决定的亲社会行为,它能使他人获益,并且在组织中发生。我国的志愿服务虽然发展非常迅速,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服务仍须改善,特别是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方面。所以,文章调查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给出适当建议,为以后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志愿活动事业健康有益地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文章以完全自愿为前提,采用随机抽样法向辽宁省多所高校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分发问卷450份,实际回收437份,其中男生210人,女生227人;大一157人,大二151人,大三129人;学生干部197人,非学生干部240人。

2.2研究工具

高校学生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态度问卷。正式问卷包含分别为感受与体验、信念与评价、情感、行为意愿和认知五个维度。采用1~5等级计分方法,五个维度α系数分别为0.810,0.781,0.371,0.608,0.768。总信度系数为0.759。

2.3研究程序

采用SPSS 21.0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不同因素对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态度的影响:

在性别方面,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的性别在各个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在年级方面,在感受体验(F=24.896**)、信念与评价(F=20.688**)、情感反应(F=25.756**)、行为倾向(F=23.854**)和认知(F=19.098**)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大三年级(M=15.97,SD=3.78)显著高于大一(M=12.93,SD=2.98)及大二年级(M=11.23,SD=2.75)。

在是否为学生干部方面,在对于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态度的感受体验(t=2.285**)、信念与评价(t=2.767**)、行为倾向(t=2.836**)和认知(t=2.651**)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学生干部在其四个维度优于非学生干部,而在情感反应(t=0.298)维度差异不显著。

4讨论与建议

4.1高校学生参与全运会志愿活动态度相关因素的讨论

大学中每个年级需要完成的任务、接受到的教育水平、独立思考能力、见识面以及学习量都有所不同。大三的学生,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方面都比低年级的学生要成熟稳重。所以,三个年级会有显著的差异。

学生干部平时接触的事物较多,受到的锻炼更全面,对于全运会也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经常起到带头作用的学生干部往往更愿意参与到志愿事业中来。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和思维较普通学生也更为凸显一些,他们会将志愿服务看作分内职责的一部分。“行为意愿”上,学生干部比非学生干部关注全运会的更多,他们在处理事情上较普通学生更为果断,办起事情也十分有效率,更愿意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为社会服务。“认知”方面,学生干部本着为人民、为社会服务并从中学习的态度出发,他们知道成为志愿者的意义,对全运会志愿者的理解更为深刻,所以学生干部更愿意参加志愿服务。

4.2完善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见

人才培训方面,高校应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弘扬志愿奉献精神,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应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活动提供理论引导、政策支持以及具体服务。

给予相应的舆论支持,而社会则应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予以足够的认可和适当的鼓励,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培育和谐美好的志愿服务文化。特别加大对大一学生加强教育。

服务监管和过程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加快志愿服务相关立法的进程,完善现有的志愿服务地方条例,建立志愿者权益法律保障体系,通过规范、合法的管理引导志愿者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在各个方面给大学生志愿服务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激励。社会应正视志愿者的合理内在需要,建立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结合当前高校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规则体制,如加强注册登记制度,建立活动服务考核体系,建立志愿者基金会,奖惩分明,规范志愿者活动程序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应该得到社会的足够认可,以激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情。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应该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在社会上应大力倡导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挖掘不断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高校学生要深刻理解志愿者精神和志愿文化,明确作为志愿者的责任和权利,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积极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争取达到自身与社会的“双赢”,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少杰,王建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志愿者精神[J].社会科学研究,2009(3):117-122.

[2]张月英.“经济人”视角的图书馆志愿者激励研究[J].图书馆,2015(8):12-18.

[3]何珍文,王群.试论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297-299.

[4]徐家良,黄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以小红帽社区志愿者协会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5):39-46.

[5]罗公利,张立海,杨友才.青年志愿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高校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2012(2):1-10,94.

[6]羊晓莹.国外志愿者动机研究及其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11(1):17-20.

[7]李良进.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功能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6-18.

[8]罗公利,蔺双双.青年志愿服务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大学生调查数据的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85,98.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