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好古 琴韵悠远——访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

2016-12-20 08:32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古琴音乐会音乐

石 钏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修学好古琴韵悠远——访著名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

石 钏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文章以古琴家李凤云教授作为主要采访对象,对音乐家与古琴之间的渊源以及在古琴的教学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中国当代琴家的琴学造诣,旨在通过琴人与古琴的关系,探究古琴在当今的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古琴;琴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房四艺为琴、棋、书、画,而琴居其首,有“士无故不撤琴瑟”、“琴者——乐之统也。”(汉·应劭《风俗通》)之说,这里的琴都是指古琴,可见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红楼梦》中有一段对古琴很精辟的描述:“古人制琴,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或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仪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古琴自古是文人雅士最钟爱的一件乐器,不仅因为它的意境深远,能够修身养性和自娱,还因为它最能抒发出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在现代大多数人眼中古琴似乎古老而又神秘,但通过对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李凤云教授的访谈,相信您会更加了解并着迷于古琴音乐。

一、寻觅知音,一见钟“琴”

李凤云是我国现在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天津古琴会会长、上海今虞琴社社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她曾先后师从李祥霆、张子谦、许健、李允中等名家学习古琴及打谱理论。

最初在学习琵琶的同时,她博览大量的古词书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每每在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学道三十年,未免忧死生。闻弹一夜中,会尽天地情。”(唐·孟郊《听琴》)等诗词时,就想探究是什么乐器这么让人震撼,之后偶然一次在陈重教授家见到古琴,可谓一见钟情,从此古琴便沁入到她的生命,她告诉我们其实这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着她进入到了对古琴的学习。

对于最初学习古琴的经历,李老师对我娓娓道来:“当时陈重先生家住上海,那时侯没有电话,都是写信交流,我总是坐最早的一班火车到那,然后在家门口等老师,有时候老师临时出门办事了,就得一直等到老师忙完回来,因为害怕自己一走,老师回去没见到我,就上不了课,只能等到最后。后来也经常去北京找李详霆学习古琴,记得有几次下雪天要赶到故宫上课,虽然天气寒冷,但面对着四周的红墙,那些印记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建筑,让我内心更加坚定和执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那样的感受终身难忘。在学校,我也总是呆在琴房研究大量的古琴谱和理论书籍,并且不断地练习演奏古琴,感觉自己对于古琴的热爱,就是钻进去了难以自拔,现在我也一直用这种经验告诉学生,当你想做成一件事的同时你必须要着迷。”

从那时起就养成的一个习惯,直到现在成为她生命一个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对古琴的打谱。我们常听到的曲子之外,哪些是精华是糟粕,要通过有人踏踏实实去做这个工作,经过多年对古琴谱的研究,不仅让她的音乐会和教学曲目得到丰富,也让古琴音乐在沉睡的乐谱中变得活起来,让很多人去欣赏,真的让她很欣慰。而古琴打谱这个工作,其实是很枯燥的,你必须甘于寂寞,沉浸在其中,揣摩古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时代背景,每首曲子真正想要表现成什么样子。这么多年来,她学习古琴及演奏、挖掘琴谱,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人的智慧。今天的人们去探究它就不会感到浮躁,能够使心灵得到安宁。”

二、琴风缤纷,博采众长

陈重教授是她的古琴启蒙,也曾去北京找李祥霆学习过,之后她成了“广陵派”张子谦大师的关门弟子,举行过很正式的拜师仪式,学习过很多他亲手教的曲子,但她却能博采众长,形成自己既洒脱飘逸又蕴藉含蓄的演奏风格。她说这除了古琴音乐的广博,还要感谢张大师宽阔的胸襟,因为老师经常允许她练习和在音乐会上演奏一些别的老师教过的曲子,所以她现在对于学生也是十分宽容的。

自1992年在天津首次成功地举办了“李凤云古琴独奏音乐会”后,至今已举办了数十场独奏音乐会。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在香港大会堂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2002年与笛箫演奏家王建欣博士应邀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举办“萧声琴韵”音乐会,还应邀出访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波兰、台湾、香港等地举办音乐会。同年,她还在北京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出,为古琴申报“世界口头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活动尽其所能。多年来,她为古琴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99年受北京音乐厅之邀举办“七弦之诗李凤云古琴音乐会”到现在已经十几年,还记得第一次开始筹备在北京音乐厅的音乐会时,当时所有人都特别担心票房和观众,但在演出的当天很出乎意料,不仅满座,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这给了她很深的触动,并写了一篇“传统音乐门外谈”在《人民音乐》杂志上发表。之后每年她都会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厅、北大讲堂等地进行演出,而“打开音乐之门”现在更成为了一个品牌节目,古琴申遗成功后,国家特地组织一批音乐家小组到各大高校演出,如北京、常熟、香港、澳门等地。而最近李老师的演出活动也排得比较满:5月底古琴进大学演出、古琴遗产纪念日活动,假期还会继续参与“打开音乐之门”的演出,会在湖北武汉等地进行表演。这恰是现代文化的一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能从她的琴声中欣赏到古琴艺术,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无疑对古琴音乐是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三、七弦益友,桃李天下

李老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演奏家,同样也是一名优秀的古琴教师。在教授古琴时,她总是通过学生的自身特点教学,对每个学生都有很好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多年的学习及教学经验总结出的“愉快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学生的演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她会给学生布置不一样的曲目,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补充;对于学习进度缓慢的学生,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指导,深入浅出。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古琴很神秘学习起来会很难,而她则会亲自揭开古琴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不困难,让这种学习润物无声,使学生慢慢地获得成就感。

现在她的学生从八九岁的小孩到退休的老人遍及各种年龄层次,一般以工作的白领和年轻人居多,一些高校如北大、南开大学等的大学生,甚至还有国外的不少留学生也专程来找她学习。在国外,也有很多古琴社,有很多外国人学习古琴,而她每年都会去莫斯科音乐学院讲学,她最优秀的外国学生曾经在我国举办过古琴音乐会。她认为音乐都是相通的,很多对音乐的感受也是相近的,虽然有中西文化差异,但她在教授外国学生的时候,尽量让他们在感受古琴音乐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其他文化,包括对中国诗词和书法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古琴的学习,也能让国外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国外的音乐会上她也选择最能代表古琴音乐及中国文化的曲目来演奏,如《离骚》、《幽兰》等,最初她怕外国人不理解和不懂,但后来发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其实很多外国人艺术修养很高,虽然他们不知道你演奏的曲子具体的要表达什么,但是他们能感受到那种深远的意境。

对于古琴的传承,李老师认为首先要有好的师资,而且要是真正热爱古琴艺术,具备传承能力的人,将古琴艺术发扬光大。现在她越发感觉到作为教师是责无旁贷的,不仅仅是自己弹好琴,教好几个学生,而应该让身边更多的人都认识到古琴音乐,李教授希望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采用正确的途径进行古琴的传播。而她更希望古琴对大家来说,就像唐诗宋词一样所有人都会知道,并且愿意去听、读,未必都能演奏,但是一定要知道古琴,而由真正热爱的人去学习古琴。虽然现在艺术融合了很多商业化的东西,不少人对古琴艺术的传承都产生怀疑,但是李教授说她对古琴的发展从未担忧过,因为古琴有很强的生命力,能绵延3000年到今天,相信今后也不会断,只不过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但最终还是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古琴音乐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艺术,也是最有内涵的一种艺术,它渊源流长,经过时代的变迁,仍然有着自己最深沉的韵味。如今的多元化时代,各种艺术充斥着整个社会,但正是因为有着像李凤云教授这样热爱古琴的人,将它继续繁衍生息,使得人们在繁华喧闹的背后,可以通过古琴这样一种艺术去追寻和体味人生的意义。

李凤云教授简介:

1976年,李凤云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1981年升入天津音乐学院,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

1995年,台湾风潮唱片公司为其出版《中国古琴名家名琴(文王操)》CD专集。1995年—2000年,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先后为她出版《琴韵缤纷》、《天幻箫音》[音乐界首次将古琴加入现代音乐创作(古琴、箫、女声、合成器)]、2000年《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琴箫专集)等CD专集。

她曾发表了《曲波惊梦、涛声依旧》(评述张子谦88岁时的演奏,考证明代古琴“惊涛”)、《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李祥庭古琴演奏评述》、《古琴音乐衰落的原因》(被收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遗憾与教训总成》一书)、《神奇秘谱及调意浅谈》、《张子谦古琴艺术初探》等多篇论文,并参与了《中国古琴珍翠》一书的撰写(该书由紫禁城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J603

A

1007-0125(2016)12-0042-02

石钏(1988-),女,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2014级研究生,民族音乐理论专业。

猜你喜欢
古琴音乐会音乐
搞砸的音乐会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寻访千年古琴
海底音乐会
春天的音乐会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