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分析

2016-12-20 07:24吴启凡张锐连
水力发电 2016年9期
关键词:金融资本生计移民

梁 兵,吴启凡,张锐连,冯 艺

(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2.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00;3.河海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4.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水电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分析

梁 兵1,2,3,吴启凡1,2,3,张锐连1,2,3,冯 艺4

(1.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1100; 2.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1100;3.河海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8;4.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生计资本在移民生产生活系统的重建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解决水电移民生存发展的关键。通过对A县水电移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移民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进行了分析,主要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5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进行了数据分析;最后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县移民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减少0.168、物质资本减少0.127、金融资本减少0.156、社会资本减少0.062、人力资本减少0.082。可见,搬迁后移民损失程度最大的为自然资本,其次为金融资本,第三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列第四、第五位。

生计资本;对比分析;搬迁;水电移民

0 引 言

工程性移民在所有的移民类型中占到了90%以上,是迄今为止搬迁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移民[1]。伴随着大量移民迁移,迁移后移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就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搬迁之后移民的生计资本重建问题,也显露出来[2]。水电移民是一种非自愿性移民,在搬迁过程中,没有市场选择性,特别是移民从一个地方搬迁进入另外一个地方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这会迫使移民居住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因而导致移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人际关系等发生重大变化[3]。而生活生计资本损失使得移民处于脆弱的环境中,会面临次生贫困的风险[4]。

生活生计资本在移民生活生产系统的重建和恢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它是移民实现可持续生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移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6]。目前,在有关水电移民生计资本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者们都是通过定性的方法来研究搬迁对移民生活生计资本的影响,或者是对移民搬迁过后的生计资本进行研究,而对水电移民搬迁前后的生计资本进行对比研究较少[7]。基于此,本文根据对三峡工程A县235户移民搬迁前后的跟踪调查和实地访谈,对移民的生计资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客观分析工程搬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 移民搬迁前生计资本分析

借助项目本研究主要对A县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问卷有效率为94%。其中,移民生计资本调查内容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5个方面。

对移民而言,耕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其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物质资本是指移民维持生产生活的生产资料和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家庭住房、家庭耐用消费品、生产固定设施等。金融资本是移民实现其生计目标的金融资源,包括家庭收入和获取资金渠道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非农业纯收入、农业纯收入、转移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等[8]。社会资本是指移民采取生计策略时所调动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人际信任、社会关系网络、邻里关怀、家庭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政等。人力资本是指移民所拥有的劳动能力、技能、知识等,其内容主要有移民耕作技术、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状况等[9]。

1.1 搬迁前移民自然资本状况

自然资本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养殖水面等。在被调查户中有86.5%的移民为水电移民,土地拥有量较少,人均土地拥有量为0.109 3 hm2(1.64亩),林地0.006 7 hm2(0.1亩),被调查户使用水域面积户均15 292.09 m2。

1.2 搬迁前移民物质资本状况

调查移民的物质资本是指移民维持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家庭住房、家庭耐用消费品、生产固定设施等。通过长期对A县235移民的入户调查发现,受影响移民被抽样调查的具体家庭住房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户均面积122.68 m2,占比为90.07%。房屋类型主要以平房为主,占比69.79%,楼房占22.98%,“水上漂”7.23%。电话、电视、冰箱的户均拥有率较高,分别为300.43%、140.43%和104.26%,而汽车和拖拉机的户均拥有率较低,分别为21.7%和19.57%。渔业生产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渔业养殖移民所需基本工具,主要包括渔船、渔业生产用房、增氧机、投饵机和运输车辆等。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户渔船户均拥有量为2艘,渔业生产用房为户均10.87 m2,增氧机户均2个,投饵机户均1个,运输车辆户均拥有量较少,主要因为出鱼时,鱼贩会到移民养殖区进行统一收购,减少移民成本投入。

1.3 搬迁前移民金融资本状况

移民的金融资本主要包括移民非农业纯收入、农业纯收入、转移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等。被调查移民非农业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企业务工、养殖业、转移支付、借贷、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户均年企业务工收入为19 225.96元、养殖业收入为634.89元、经济作物种植收入为1 839.40元、转移支付为318.34元、借贷收入为3 243.45元、财产性收入为273.36元、经营性收入为297.02元。从非农业收入统计中可以看出,移民获取资金渠道主要来自于企业务工,占70.49 %,其次为借贷,占11.89 %。搬迁前移民非农业总收入合计6 409 850元,户均27 275.96元。

1.4 搬迁前移民社会资本状况

本次调查A县社会资本是指移民采取生计策略时所使用的社会资源,包括人际信任、社会关系网络、家庭、邻里关怀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政策等。移民搬迁前,移民主要聚集在本地区,日常生活主要聚集在库区或者湖区周边,移民之前交往频繁,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人际网络关系,彼此之间互帮互助,关系较为稳定。家庭成员以及邻里能够在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对方一定帮助。地方政府推行的经济发展政策是为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连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搬迁前,地方政府借助国家政策,大力促进当地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

1.5 搬迁前移民人力资本状况

本次调查A县人力资本是指移民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状况、耕作技术、淡水养殖技术、少数移民的特种技能等。移民文化程度主要为小学和初中学历,占总人口的74.98%。虽然移民拥有耕地较少,但在有限的耕地上移民学会精耕细作,掌握了较为成熟的主要农作物耕作技术,对于从事渔业养殖多年的移民来说,拥有非常成熟的淡水养殖和捕捞技术,而且有部分移民还拥有特种水产品养殖技能。

2 移民搬迁后生计资本分析

2.1 搬迁后移民自然资本状况

对移民而言,耕地(主要为养殖水域)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主要包括耕地、渔业网箱养殖占用水面、陆上池塘养殖水面等。搬迁后后,耕地面积不变,使用水域面积从15 292.09 m2变为0,对于多年以网箱养殖为生的移民来说,对其影响较大,失去了赖以生活的资源,只得依靠少量的耕地、小范围的捕捞或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2 搬迁后移民物质资本状况

被调查户的物质资本主要包括家庭住房、家庭耐用消费品、渔业生产固定设施等。移民搬迁后,网箱、渔船、运输车辆、增氧机等基本养殖工具被清退,其渔业生产固定设施由于补偿费用不能满足其真实价值,损失较大。家庭主要生活资产基本不变,对于部分生活在水上的“水上漂移民”来说,其失去了基本的住房设施,不得不寻找其他适宜的居住场所。

2.3 搬迁后移民金融资本状况

被调查户的金融资本主要包括户均非渔业纯收入和户均渔业纯收入、转移性收入、投资性收入等。通过调查,可知搬迁后,移民渔业收入受到很大程度影响,户均年渔业纯收入从十多万变为只有少量的捕捞收入,对除了养鱼而没有一技之长的移民来说,形势严峻,只能依靠小范围捕捞、外出务工等其他途径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

2.4 搬迁后移民社会资本状况

搬迁前,移民的社会关系网和人际信任较为稳定,不会存在明显性波动,而搬迁后,移民不得不另谋生路,原有社会关系被打乱,而且短时间难以恢复,社会关系网被打破,人际信任缺失,家庭与邻里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影响。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与转型,使得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出现较强不确定性,因此,对于移民生计稳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5 搬迁后移民人力资本状况

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状况不会随着搬迁而发生变化,其结构较为稳定。对于移民所拥有的陆上耕作技术来说,可以继续进行精耕细作与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搬迁,移民不能再从事水面养殖,需进行技术转型,提升社会化工作的适应能力。

3 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对比分析

搬迁前后移民生计资本的单项对比可以直观反映水电项目搬迁对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包括资本损失与增强的变化[10];但是,它很难反映生计资本的整体水平变化情况。为此,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的情况上,对搬迁前后移民生计水平做综合评价。当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客观赋值法和主观赋值法两大类。主观赋值法主要有德尔菲法;客观赋值法中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直接比较法、神经网络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实用、简便而灵活的多准则决策的方法。它的原理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个因素通过分类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其条理化,通过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结构(主要采用两两比较)把分析者和专家意见的判断结果有效而直接地结合起来,将一个层次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的重要性进行定量描述;之后,采用数学方法来计算每一层次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根据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来计算所有元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移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权重详见表1。

表1 移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权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生计资本自然资本(N,023)陆上耕地(N1,038)使用养殖水域(N2,062)物质资本(P,022)家庭住房(P1,023)家庭耐用消费品(P2,038)渔业生产固定设施(P3,039)金融资本(F,018)户均非渔业收入(F1,036)户均渔业纯收入(F2,064)社会资本(S,017)社会关系网(S1,027)人际信任(S2,026)家庭与邻里关怀(S3,030)地方经济发展政策(S4,017)人力资本(H,020)受教育程度(H1,028)劳动力状况(H2,017)耕作技术(H3,017)淡水养殖技术(H4,020)少数移民的特种技能(H5,018)

首先,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关系,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其基本形式为

CA1A2…AnA11a12…a1nA2a211…a2n︙︙︙1︙Anan1an2…1

其中,aij表示对于C来说,Ai对Aj相对重要性的数值体现,通常aij可取1,2,3,…,9( 其中Ai、Aj表示待比较项目,aij表示行列式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倒数作为其标度。这里,1表示两个元素进行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3表示两个元素进行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稍微重要;5表示两个元素进行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明显重要;7表示两个元素进行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强烈重要;9表示两个元素进行相比,一个元素比另一个元素极端重要。2、4、6、8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值。

矩阵中的元素具有以下特征:①aij>0;② aij=1/aji;③ aii=1。

然后,通过判断矩阵计算相对于预期目标各评价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首先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对应的经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w1,w2,w3,…,wn]T,其计算公式

AW=λmaxW

(1)

(2)

式中,(AW)i表示AW的第i个分量;λmax为A的最大特征根。

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即为各评价因素对于总目标的权重wi

(3)

最后,对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当aij=aik/ajk(k)时,称判断矩阵是一致性矩阵。通过构造两两因素的判断矩阵,求解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的方法,确定了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的重要性排序权值。移民生计资本评价结果详见下表3。

表3 移民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时间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生计资本搬迁前038005640372045405510490搬迁后021204370216039204690388前后差016801270156006200820102

4 结果分析

最终的分析结果显示,按减少量从大往小排列依次为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从而可知:搬迁后移民损失程度最大的为自然资本,其次为金融资本,第三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列第四、第五位。从中不难发现,搬迁后移民使用的养殖水域被回收,渔业生产固定设施被取缔,渔业收入大幅降低,对其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影响最大;同时,搬迁后,从事渔业养殖的移民将被迫进行转产,转而从事其他行业,而且其原有的人际交往网络和人际信任关系被打破,淡水养殖和捕捞技能等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受到损失较为持久。

移民生计资本重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持续加强对移民资金的投入,加大对移民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资源整合与互济的途径使移民生计资本得到重建,从而实现可持续生计。同时,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受到收集资料数量和质量以及移民主观判断的影响,以及个人能力水平的限制,本文在生计资本的重建风险识别、方式等方面研究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1]施国庆, 严登才, 孙中艮.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移民社会系统的影响与重建[J].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36- 41, 90.

[2]赵锋, 杨云彦. 外力冲击下水库移民生计脆弱性及其解决机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为例[J]. 人口与经济, 2009(4): 1- 7, 19.

[3]邵毅, 施国庆, 严登才. 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前后移民生计资本对比分析——以岩滩水电站B县移民安置区为例[J]. 水利经济, 2014(2): 70- 74, 78.

[4]孙海兵. 水库移民生计资本对安稳发展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6): 25- 28.

[5]王沛沛, 许佳君. 生计资本对水库移民创业的影响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 150- 156.

[6]张华山, 周现富. 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分析——以阿坝州典型水电工程为例[J]. 水利经济, 2012(4): 68- 71, 76.

[7]严登才. 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 水利发展研究, 2012(10): 40- 44.

[8]李忠鹏. 四川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建构[J]. 经济体制改革, 2007(6): 108- 111.

[9]邓俊淼. 工程移民安置地适应性组织化生计策略——以南水北调水源区移民为例[J]. 南都学坛, 2012(4): 123- 126.

[10]杨涛, 李向阳. 工程建设被征地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J]. 人民黄河, 2006(5): 8- 9.

(责任编辑 陈 萍)

Analysis of Livelihood Ca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Hydropower Immigrants

LIANG Bing1,2,3, WU Qifan1,2,3, ZHANG Ruilian1,2,3, FENG Yi4

(1.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Jiangsu, China; 2.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 Nanjing 211100, Jiangsu, China; 3. Social Stability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Center of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Jiangsu, China; 4.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The livelihood capit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on process of immigration live system and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roblem of hydropower immigrants.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ounty A, the livelihood ca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ocation of hydropower immigrants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capital, physic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and the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five capit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capital is reduced by 0.168, the material capital is reduced by 0.127, the financial capital is reduced by 0.156, the social capital is reduced by 0.062, and the human capital is reduced by 0.082. After relocation, the largest loss of immigrants is natural capital, followed by the financial capital, the material capital, the human capital and the social capital respectively.

livelihood capital; comparative analysis; relocation; hydropower resettlement

2015- 12- 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3&ZD17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5BSH037)

梁兵(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征地拆迁与移民管理.

D632.4;TV74

A

0559- 9342(2016)09- 0009- 04

猜你喜欢
金融资本生计移民
BY THE SEA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指导意见公布
以石为业四十年:一个端砚工匠村的生计之路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签证移民
金融资本挑战产业资本时代
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融合障碍何在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