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系山林式修行的特点与时代价值辨析

2016-12-20 23:00张倩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佛教

张倩

【摘 要】东汉以降,白马西来,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中土大地生根发芽,朗照中华。两千多年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磨合碰撞,圆融发展,汇聚成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桐柏山佛教肇始隋唐,盛于明清。乾隆四十九年端德禅师来桐柏山太白顶弘法,创立临济宗白云系,鼎盛时全山寺院林立,素有“南普陀,北云台”之美誉。桐柏山山深广袤,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能种地,加上山里野果太多,水源多,能住人。桐柏山原来是道家修仙的圣地,很多道人都在山中修行,后来佛教兴盛,寺院陆续建起来,是白云禅系的祖庭,禅门住山的传统也在这里延续。

【关键词】桐柏山;佛教;白云系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9-02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桐柏山位于中国自西向东地势上“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汇处,西北有伏牛山脉,东南有桐柏山脉,平原、盆地分布两山脉之中,四散分布着大小不等的低山丘陵。

从气候上来说,桐柏山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替换较为明显,冬干冷少雪,夏炎热多雨,适合所有北方农作物生长。因地处内陆,没有台风、海啸、极寒、极热等自然灾害,且河流分布密集,水源固定,僧人们不必长途迁徙寻求安定的住所,也不用因食物的匮乏四处奔波游牧耕作。

从资源上来说,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成就了桐柏山千百年来农业文明的基础,农耕文化深深扎根在每一个农民的生命中,一代又一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精神家园。白云禅系,历来坚持唐代百丈禅师倡导的“农禅制”。

桐柏山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温暖适中,日照充足,降水丰沛,兼有南北之长。在桐柏山周围的低山丘陵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阔的山间谷地,便于人居,也便于隐蔽。白云禅系,历来坚持唐代百丈禅师倡导的“农禅制”。即:边农边禅,以农养禅,成立了林场、药场等,解决了僧人们的生活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僧尼被赶下山,强制还俗,殿宇僧舍被拆扒,经书、文物被焚毁,教徒财产被洗劫,佛教的正常生活秩序未能得到保护。不少僧尼依恋祖庭,不忍离去,深山结茅,洞穴参禅,在特殊的历史年代,保存了佛教的生命力,为近现代禅宗历史的延续,作出了贡献。农禅并举,坚持自主自办自养的原则,僧尼的劳动自养,在经济上独立自主,既减轻了政府和信众的负担,又提高了僧尼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现在,白云禅系的隐修传统仍在延续,部分僧人深山修持,农禅并举,承继百丈家风,在不自觉中也延续中国式山林佛教的发展。

一、思想体系

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出家僧人修行标准。桐柏山太白顶,地势陡峭,交通受限,处在山野之巅的白云系较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初期的住山僧人的生活来源主要自于农作,边禅边农,以农养禅,农禅结合,林禅结合,自养自修。宗教政策落实后,人民的信仰活动宽松,白云系以弘法利生为责任,充分发挥山上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垦茶园,采集草药,形成了禅药结合,禅茶结合的模式,随缘度化。白云山人清远大和尚,是白云系第十三代传人,随印恭法师剃度,出家之初随侍恩师,住山野茅棚,后来勤学勤修,勇荷如来家业,佛学院毕业后,留在中国佛教协会服务大众,他结合自己出入山野红尘的修行体验,把白云系的宗风特点概括为“自养实修,寂默随缘,禅净并举,各化一方”。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实现个人的自身和谐,需借鉴佛教仪式的要求加强个人的德行修炼。白云系常以“前面打无名,后面常忏悔”的精神自我勉励。

二、修行特点

白云禅系之所以能独立成派,在于思想的原创能力,在吸收和融合其它各派的思想后,能在不太寻常的时代中归山隐修,力求自保,又在昌明的时代中随顺时代因缘而复出,承上启下,使命运多舛的近现代的佛教没有断线,白云禅系历代祖师们的无碍智慧和强大的与时俱进的能力,凸显了佛教的生命力。禅宗的修持特点是将诸法实相、真如之理,与众生的自心、本性结合起来,“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要求把本性、真心作为源头,将修为的方法看作是可以取之于己、不待外求的,从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世人若要解脱烦恼、成就佛国,应直接向自己内心加功用行,明自心,见自性。白云系历代彰显祖师大德明心见性、以心传心的禅宗要旨,修行特点名重禅林,四方衲子闻风而归。《桐柏山深老僧隐》①中说,“住山僧不在,玉米长得很好,快成熟,不知名的瓜静静躺在肥沃的土地上,有的已经腐烂,红薯地刚刚浇过水,证明主人离开不久,看来他不住这里,但还来种地。继续上路,翻过山岗,到了一处山谷,不远处就看到菜园和瓦房,不禁喜出望外,走上前,连呼佛号。一位老僧出门外,中等身材,留着短短的胡须和头发,胶鞋,从穿着上看不出是位僧人。他说:来了,坐下,我烧茶去。就没再言语,钻进一旁的厨房里生火烧水。我们悬着的心落下地来,坐在屋檐下的竹凳上,仔细打量起这个隐修茅棚来。这比放马场的茅棚要大很多,是个小院,正房是当地的红瓦盖的,三间,中间是佛堂,两边住人。正房的两侧盖了两间草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仓库兼客房,如果有行脚僧来访,还可以挂单一晚。茅棚住山僧妙学老和尚,年过七十,和灵真寺茅棚的妙行老和尚是印恭禅师的徒弟,住山已近二十年,一脸欢喜的笑容,没有半点的忧愁,他说:共住的另外一位师父去五台山打七结夏,我老了,就在这里守着。翻个这个山头还有两处茅棚,两位师父在住山,这一带有五位法师住山。老和尚年过七十,清瘦,身轻体健,一眼就知道是老修行,古德风骨,穿百衲衣。在白云系中,体光法师一生以戒为师,各种规矩娴熟,坚持终年一领百衲衣、过午不食的修行风格,多年用功于禅修,颇有心得。他化导僧俗,谆谆不倦,受其感召教化者,遍及海内外,使祖庭重辉,道风远播。寺院每月布萨诵戒四次,对违背戒律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不共住。上课、过堂、普请、坐香,就这样简简单单,不事经忏,没有吹吹打打的热闹场景,只有参禅静修的淡然和闻经听法的愉悦。除了几位年老体弱的老僧,多数法师都持午,还有几位法师身着百衲衣,脚穿自制草鞋。有的法师还持金钱戒,在现实生活中实属不易。撇开是否明心见性不论,这种严持戒律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佛教作为一种伦理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性宗教,在当今的道德建设方面理应充当重要的角色,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教育目标为其道德性宗教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知道宗教的特征不仅要有深刻生动的理论说教,而且要有形象、有效的实践方式,撇开实际效果不说,单就这种山林佛教的修行方式本身而言,就是中国式山林佛教的创建、完善、深化的过程。从佛陀最初传教时的不拘形式,不重仪式,到大乘经典中大肆渲染那种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说法场景,再到密教修行中曼陀罗的描绘及众多法器的供奉、手印的结持,印度佛教仪式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繁的演变过程。佛教仪式是佛教教化功能的外在行为表现。

三、特殊价值

白云禅系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价值。一方面在社会转型中,白云禅系坚守传统的修行方式,继承了禅宗一脉相承的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清末民初,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帝国封闭国门的同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在劫难逃,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白云禅系地处中原腹地的山林中,其封闭性是其成长发展的藩篱,同时也是其在遭受破坏时的保护膜,山林之外,运动频繁,丛林深处,参禅打坐,念头观照,念佛回向,虽然生活艰难,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自身的修持,信念更加坚固,功夫不断提升,造就了近代一个个禅和子的真实形象,参究佛法,纵使千万劫,白云禅系法脉延续不断。

中国人看到一大片平地,总会有一种想种点什么的冲动。中国人有着世界上最勤劳的双手,凡是经这双手种过的地,必将生机勃勃,五谷丰登。桐柏山寺院里的出家人,大多来自周边乡村,农夫、妇人或因烦恼业障寻求解脱,或受慈悲感知拜佛问道,初入空门不知修行为何,没有补助没有工资,自然也从衣食住行中悟禅,于是就操持起了父母祖宗传下来的生存本领——种地种菜。寺院附近的山坡上,山谷里的平地上,随处可见一片片的庄稼地都是僧人们修行的见证。

四、时代价值

考察白云禅系早期的修行特点,对中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提供借鉴。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到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反应到宗教,尤其是反应到白云禅系早期的僧人生活中,由于学养、观念的束缚,小农意识严重,这是中国农村信仰普遍的现象。他们用简单的感情投入,强烈的信念支撑,以信仰信念为主,从感情投入中获取能量的提升,缺乏辩证的理性思考,虽然保存了山林佛教的传统思想,并没有把佛教的全部精神展现出来,典型的农业社会的形态,理性剖析白云禅系传统的修行特点从中能够窥见中国文化的基因有狭隘性的一面,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结论

白云系距今有二百三十余年的历史,这二百多年也是中华大地脱胎换骨的二百多年,朝代更迭,江山易主,思潮激荡,文化不宁。白云系身处社会大洪流中,发展也坎坷曲折,几经兴衰,但是白云系以其佛法的博大精深,圆融无碍,身经百战,屹立不倒。体现出近代中国奋勇向前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写照。河南佛教在中印文化交流的撞击与融合中跨越了1900多年的历程,白云系近三百年的发展,汇入河南佛教的长河,有着自身的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地位。

注释:

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021ee0102dxhd.html.

参考文献:

[1]印恭法师.白云山志[M].

[2]桐柏山佛教文化研究会编.佛道文化专辑[M].桐柏文史资料第八辑.

[3]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张 倩(1986-),河南省柘城县人,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佛教文化以及儒释道关系研究。

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课题立项第286号。

猜你喜欢
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从敦煌本佛教灵验记看佛教的传播技巧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善有善报”与“善不受报”——佛教善恶“因果”观辨析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