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保护传承的思考

2016-12-20 23:01林璐
戏剧之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域

林璐

【摘 要】湖北省保康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暗传》、沮水呜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山阳锣鼓、独臂皮影等,然而县域非遗的传承现状令人堪忧,并未得到重视和相应的保护。本文以实地调研为依据,探讨针对县域非遗的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康;县域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51-02

湖北省保康县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地。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暗传》、沮水呜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山阳锣鼓、独臂皮影等,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但是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养在深山人未识”。尽管申报国家级、市级非遗项目获得了批准,然而成为“非遗”之后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却不容乐观。

《黑暗传》是长期流传在湖北省保康县及其周边地区的一部关于汉民族神话历史的叙事长诗,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类起源的历程,融汇了混沌、浪荡子、盘古、女娲、伏羲、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其时空背景广阔,叙事结构宏大,内容古朴神奇,是一部难得的民间文学作品。《黑暗传》在2007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已经过去九年,虽然其本身极具文学价值,但由于它主要是以唱“丧鼓”的表现形式,无法得到继承,更别说推广。而目前现存的唱本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整理、出版以及数字化保存。由于《黑暗传》属于民间文学类非遗,其文学研究价值很高,相关部门首先应尽量收集《黑暗传》的不同唱本,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国家级非遗,而不是仅局限在保康县一个地区。其次应该将其数字化,扫描入库,作为数据化资料保存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发现了不同的唱本,但由于种种原因,或遗失、或破损,没有完整的文学本载体,又何谈活态的口头传承呢?会唱《黑暗传》的人越来越少,一方面由于社会的进步,选择“唱丧”的人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并不愿选此为兴趣爱好或谋生手段。口头的传承已岌岌可危,而现在能做到的是先将文本保存,此是当务之急。另外,本就为数不多的非遗传承人,虽然技艺满身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照顾和资助,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好地进行非遗传承活动,同时应制订相应的积极政策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向非遗传承人学习,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而保康县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沮水呜音是流传于保康一带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形式。它主要用于祭祀楚人始祖祝融(火神)和祭奠亡灵等场合,也出现在红白喜事场合中。幽暗飘渺的呜音及用在清角和羽音上、波动幅度大而缓慢的闪音是沮水呜音中极富特色的音响,其中又以呜音最具代表性,正是这些音响使沮水呜音呈现出古朴典雅、神秘虚幻的风格。和《黑暗传》有着相似的境况,沮水呜音同样是因为与“丧”有关,即便是非遗传承人,在一般情况也不愿主动表演,更不谈是否有观众、听众。虽然其拥有悠扬的曲调、几近失传的演奏技巧,再加上“藏在深山”的境况,非遗保护之路更加艰难,更不谈传承之任。沮水呜音属于民间音乐类非遗,比起民间文学,音乐的活态传承显得更为重要。而目前的情况是,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沮水呜音的音频、视频资料,文本资料也极为有限,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有规划的继承传播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演奏沮水呜音的人将会越来越少,能演奏的曲目也越来越少,因此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力量,对其进行抢救性数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记录传承人每一次在公开活动上的表演,同时也要组织人员专门赴传承人家中记录表演的音频、视频,进行数字化统一归档,保存极其珍贵的音、视频资料。

荆山阳锣鼓是千百年来流传于保康民间的一种助兴乐,以大鼓和土锣为配器,大多出现在白天劳动场面,主要分布在以保康为中心的荆山地域,因称荆山阳锣鼓。阳锣鼓属于民歌中的田歌,演奏方式一般为单扬单赞(一套锣鼓两人打唱)、双扬双赞(两套锣鼓四人打唱),用大鼓、土锣配器。荆山阳锣鼓主要以叙事为主,作为山民群体生产的一种娱乐方式,发挥着振奋精神、鼓舞干劲的作用,在收工、歇晌期间,常常借用章回体小说叙事方式,设下悬念,待开工时又以简要的回环把故事说唱下去。由于源于“劳作歌曲”,农民在田间作业时都能即兴哼唱,它的传承情况相对较好,传承人目前仍会唱的曲段也相对较多,虽然有些内容俚俗,非登大雅之堂,但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薅草锣鼓”的风格。传承人和爱好者们收集唱谱并编撰了《荆山阳锣鼓》唱本。这些热爱民间艺术的、朴实的传承人、村民都是令人敬佩和感动的。作为主管部门,应该支持和鼓励传承人和所有热爱非遗、民间艺术的人们的这些举措,借助政府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如果仅仅靠传承人薄弱的力量,非遗的传承道路将前行得更加艰难。

保康县另一个非遗项目“保康碑刻”正在申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下乡调研中,笔者发现虽然保康县各镇均仍有碑刻工艺,但多以机械雕刻为主,传统的手工雕刻少之又少,保留从传统手工采石到完成最后的手工雕刻的全部程序的传统技艺更是凤毛麟角。大多从事碑刻的匠人都采用机器开采。只有极少部分从业者仍选择手工雕刻。采用手工雕刻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样式更具变化性,笔法走向更具艺术性和美感。而机器雕刻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排版样式、字体选择上都较为单调,一个模子打造出来的效果就是千篇一律,体现不出保康碑刻原有的特色。而这些仍采用传统手工打造的匠人的技艺亟需保护和继承。由于经济效益、时间、人员等原因,从事传统技法碑刻的人员大量减少,也没有学徒能够继续学习、掌握、继承这门手艺。因此笔者对于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感到深深地担忧和苦恼。申遗,无论是从县级到市级,还是到省级、国家级,初衷都是希望这些濒临绝迹的遗产能够得到有效的挽救和保护。无论申遗是否成功,相关部门都应该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去帮助这些“非遗”尽量延长它们的生命力。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中都有皮影戏的身影。独臂皮影是保康的特色。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艺人的离世、无学徒传承等各种经济、人员的原因,皮影戏自申遗后一直未得到后续的保护与传承。笔者在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上看到来自云南腾冲的皮影、江汉平原皮影、皖南皮影都来参展,他们将皮影转化为艺术品,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现在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那么此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另寻他路。将皮影制作技艺、成品转化为商品,既能扩大保康独臂皮影的影响力,又能改善传承人在生活上的经济问题,在尽可能的范围和能力之下为此类非遗做出举措。而多利用各种渠道、媒介,如非遗展览都是很好的宣传平台可加以利用,让保康独臂皮影多走出大山,多参展,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保康的非遗项目,也能有机会和其他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工作者、研究者多交流,多思考,启发自身对非遗项目保护决策和措施。

综上所述,县域地区由于经济、交通、教育等因素,使得“非遗”的后续保护与传承更加艰难。即使成功列入国家级“非遗”,也仍避免不了保护不到位,传承被搁置的境况。因此对于县域“非遗”的保护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落实保护政策,切实执行保护工作。像《黑暗传》、沮水呜音、荆山阳锣鼓和独臂皮影的传承,由于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一辈的传承人又极为缺乏,基本处于后继无人的状况。因此做好保康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目前保康县非遗项目的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体系尚未构建,因此非遗数据库的建立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档案数据库。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其次,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培训。主要包括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非遗保护与管理、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与管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等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定期举行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按季度,抑或是按一年举行若干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强化与巩固,非遗知识的认识和普及。每期培训可组织一次研讨会,通过座谈的形式,了解非遗传承人在传承中的问题、困难,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工作进展。再次,组织人员进行全县范围内的非遗项目采风工作,尤其是针对国家级的黑暗传和沮水呜音,市级的荆山阳锣鼓和独臂皮影。针对《黑暗传》、沮水呜音、荆山阳锣鼓、独臂皮影、保康碑刻等非遗项目进行普查和采风工作。具体包括录制传承人现能展演的部分,做好对应的文本记录,录入传承人基本信息资料(如黑暗传,目前还有多少人能唱、会唱?能唱、会唱多少?黑暗传本子的收录,现在还有哪些本子存世?可将收录的较好的本子进行整理出版,同时文化馆录入成电子版存档)。所有资料,包括录像、录音、照片、文档全部按非遗项目做好归类与整理工作。同时,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做好非遗的研究工作,包括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研究。最后,加强宣传,扩大推广,让保康非遗“活起来”、“立起来”,利用先进的宣传平台与渠道,走出大山,让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能更好、更快、更方便地了解保康的文化、历史、民俗,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大山,感受保康本地的民风民俗,为文化旅游开放一个通畅的门户。让非遗“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通过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将保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着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将非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与商品相结合,通过开发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既能承载文化精神,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县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从政策、经费、人才等各方面开展和落实工作,使“非遗”能得到真正、有效地保护与传承,这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应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域
对县域卫生管理要特别关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培育壮大县域文化产业的探讨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