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

2016-12-21 07:08赵凤陈丽娜李忠杰
心电与循环 2016年3期
关键词:不应期径路房室

赵凤 陈丽娜 李忠杰

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

赵凤陈丽娜李忠杰

患者女性,42岁,阵发性心悸、胸闷数年,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图1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的S1S2期前刺激,S1-S2间期450-420ms时S2-R间期逐渐延长经房室结顺传心室,P2-R间期190ms;S1-S2间期缩短至410ms至350ms时R2波开始脱落;S1-S2间期缩短至340ms时心房激动又顺传心室,P2-R间期延长至360ms;S1-S2间期缩短至320ms时P2-R间期延长诱发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逆行P′波在V1形成假性r′波,食管导联中R-P-间期<70ms,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图2采用基础周期为600ms的S1-S2期前刺激,S1-S2间期450-380ms时S2-R间期逐渐延长经房室结顺传心室;S1-S2间期缩短至370ms至350ms时R2波脱落;S1-S2间期缩短至340ms时心房激动再次顺传心室,P2-R间期延长至400ms,但未诱发出心动过速。为了解房室传导中断的部位,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S1-S2间期500ms的S1S2S3期前刺激,S2-S3间期缩短至340ms时P2-R间期跳跃性延长至400ms,增量达280ms,显示出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此后S2激动持续缓慢顺传心室,直至S1-S2间期缩短至290ms时R波脱落,但未诱发出心动过速(图3)。食管心脏电生理诊断:房室结双径路;S1-S2刺激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裂隙现象;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

图1 患者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的S1S2期前刺激时的心电生理图。

[1]李忠杰,王慧.房性期前收缩合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阻滞的电生理与心电图表现[J].心电学杂志,2008,27(4)∶305-311.

[2]叶沈锋,李忠杰.房室交界区对房性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J].心电与循环,2015,34(3)∶220-224.

[3]中国心电学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标准化操作建议[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3(1)∶56.

(本文编辑:杨丽)

361009福建省厦门中医院心电图室(赵凤、陈丽娜),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李忠杰);通信作者:赵凤,E-mail:12663432@qq. com

图2患者采用基础周期为600ms的S1S2期前刺激的心电生理图。

讨论P-R间期反映心房肌开始除极至心室肌开始除极的时间,包含激动在心房、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分支及浦肯野纤维网的传导时间[1]。虽然食管心脏电生理不能以是否存在H波来精确区分房室结和希浦系统的部位,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房室结不应期与前周期呈反比,而希浦系统的不应期与前周期呈正比的特点,采用多个不同前周期的房性期前刺激,通过观察其对期前刺激的不同反应方式,比较房室交接区不应期变化的情况可以大致判断阻滞的部位[2]。

本例图1、2中采用700ms和600ms两种基础周期的S1S2期前刺激,S1S2期前刺激分别为410~350/700ms、370~350/600ms时心房激动均未能顺传心室。已经显示基础周期长时(700ms)房室交接区不应期长,基础周期短时(600ms)房室交接区不应期相对较短的特点,即房室交接区的不应期与前周期呈正比,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当期前刺激缩短至340/700ms和340/600ms时,心房激动可以缓慢顺传心室,提示患者存在房室结双径路,而且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造成经快径路顺传的激动遇到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传导中断。

当快径路进入有效不应期,改从慢径路缓慢顺传的激动到达希浦系统时,此区域已脱离有效不应期而能够再次顺传心室,形成较长P-R间期,表现出经典的房室传导裂隙现象,也是房室结双径路的不典型“跳跃”现象。为了证实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而发生的裂隙现象,图3采用基础周长为700ms,S1-S2间期500ms的S1S2S3期前刺激(缩短前心动周期),当S2-S3间期缩短至340ms时见S3-R间期突然显著延长,增量长达280ms,显示出典型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的特征。S2-S3间期持续缩短至340ms,S3激动仍然能从慢径路顺传,从而证实了本例希浦系统的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不应期,掩盖了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而我们通过缩短前周期的方法导致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缩短、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延长,使典型的房室结双径路“跳跃”现象得以呈现。

图3患者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S1-S2间期500ms的S1S2S3期前刺激的心电生理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时应参照《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标准化操作建议》进行操作,尽可能规范。在检测房室传导及不应期时,常规行2次不同基础周长的S1S2刺激检查。第1次检查设置标准:(1)S1S1刺激周长频率采用在自身频率+10次;(2)S1S2刺激初始偶联间期的S1S1基础周长减100ms,必要时适当调整;(3)采用8∶1或6∶1刺激;(4)S1S2递减10ms的负扫描方式。第2次检查设置标准:(1)S1S1刺激周长定为600ms;(2)S1S2刺激初始偶联间期定为500ms,必要时适当调整;(3)采用8∶1或6∶1刺激;(4)S1S2递减10ms的负扫描方式。必要时加S1S2S3刺激(S1-S2间期可长于S1S1基础周长,也可短于S1S1基础周长)[3]。多种基础周期长度的刺激能使不同区域的不应期长短发生改变,有利于诱发出不同的心脏电生理现象。

(2016-04-27)

猜你喜欢
不应期径路房室
过了不应期,再战
男性不应期咋缩短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适用于军用无线的自组网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更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