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勇”“诚”“朴”校训新解

2016-12-21 19:05吴光平陈龙泉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质朴校训朴素

吴光平+陈龙泉

成都列五中学作为叙属联中的旅省学校,秉承“公、勇、诚、朴”的校训,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学校历经沧桑。校训始终如一。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校训的内涵与时俱进,也变得日益丰富了。成都列五中学的姊妹学校,四川省一示范学校——宜宾市第一中学亦如此。他们将“公勇诚仆”解读为:承“公”之胸怀;炼“勇”之精神;修“诚”之品质;扬“朴”之美德。甚是简明扼要,好诵易记,便于传诵。

那么,我们在学校发展的新时期,应该如何解读自己的校训呢?我们认为,结合时代,追根溯源,深入浅出,弘扬精华是我们解读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先分别做一番解释。

“公”

1.源流。“公”是一个会意子。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所以“公”的本意就是“公正、无私”。《文解字》说:“公,平分也。”又如:公气(正大,公正);公素(公正、质朴);公洁(公正、廉洁);公慎(公正、谨慎);公诚(公正、诚实)等等。可见“公”是一种高尚而伟大的品德。《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上古时代,天下为公,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2.解释。成都列五中学创始于清末民初,正值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将“天下为公”作为座右铭,并矢志为之奋斗不已。学校创始人张培爵追随孙先生思想,以培养“爱国益民”的品行端谨之士作为辛亥保路运动之栋梁。因此,“公”既是一种积极的政治理想追求;又一种人格道德的倡导,一种高尚的人品培养诉求,即追求公正、正直、无私的人格道德、坦荡无私的胸怀和公开透明学校人际环境。即使在今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要求我们有“公”的情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天下为公;有“公”的品质——为人公正,坦荡无私,公而忘私;有“公”的作风——公开透明,办事公平,不徇私情。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公”的人生境界和道德情怀。

“勇”

1.源流。《说文解字注》解释说:“勇,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可见“勇”是人的一种气质、气场。《左传》曹刿论战时说:“夫战者,勇气也。”因而“勇”的基本义有二:一是胆量,不怕困难,敢做敢为,敢为敢当;二是儒家的伦理范畴的“勇”,指果断、勇敢。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而且不能“疾贫”,才能成其为勇。《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又《论语·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又《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礼记·中庸》:“闻过而终礼,知耻近乎勇。”

2.解释。清末民初,经济落后,民生凋敝,政府腐败,闭关自守,军事废弛,列强入侵,放肆蹂躏中华,人民受尽万般屈辱。中国人民面临的两条路:要么屈辱的做亡国奴苟延残喘;要勇敢地站起来用血肉做起钢铁长城。选择后者就意味着一种牺牲,所谓“知死不辟(避),勇也”。彭家珍、张列五等人就是榜样。为了唤起知耻而后勇的血性,唤起为国家和民族敢于牺牲的精神,成都列五中学校训提出了“勇”。就是要培养学生为国家为民族的大勇志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养成忠勇为国的理想、英勇无畏的精神,勇悍刚烈的气概,沉勇果断的性格。

今天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国际上充满竞争,因此,我们“勇”的品质,表现如下:一是勇的精神——迎难而上,不惧失败,敢于拼搏;二是勇的品质——知耻后勇,争先恐后,勇于创新;三是勇的意志——毫不松懈,英勇顽强,勇于坚持;勇的智慧——沉着勇敢,大勇似怯,急流勇退。这就是“勇”的含义。

“诚”

1.源流。《说文解字》:诚,信也。基本含义是真心实意,虚假,待人诚实讲信用,不阳奉阴违,不搞阴谋诡计。引申为“诚恳”(真诚而恳切)、“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诚挚”(诚恳、真挚)等等。《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上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孟子也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认为反省自己以达到诚的境界,就是最大的快乐。可见古人把“诚”看作是道德修养的方法和做人的思想境界。

2.解释。叙属联中,在所处的时代,将“诚”纳入校训,养成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可谓眼光独到,意义非凡。当下,“诚”已上升为国家核心价值的层面,亦说明其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族类延续的重要性。我们重视“诚”,是因为在“诚”的品质上,近年来出现了诸多问题,各种利益诱惑下的种种“虚假”现象,严重影响和腐蚀着原本淳朴的民风、世风,吞食着民族的本性。

今天,讲诚、立信,弘扬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我们民族要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讲信修诚,完善“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以信修身,以信立德,以信治世。我们要求“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修辞立诚,信守承诺,诚恳踏实;二是以诚待人,以忠报国,力戒虚滑;三是踏实认真,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四是诚朴谦逊,诚恳做事,诚服真理。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倡导的精神。

“朴”

1.源流。《老子》说:“敦兮其若朴。”《汉书·黄霸传》也有“浇淳散朴”。《孔子家语·王言》说“民敦而俗朴”。这些地方都有“朴”的本意:“淳朴、朴实”之意。常见有“朴”短语,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等等。可见“朴”与“华”相反,是一种不尚雕琢,追求自然、真实、质朴的美好品质。

2.解释。成都列五中学将培养学生“朴”的品质列为校训,就是要师生追求一种质朴真纯、不尚奢华的为人品质;成都列五中学的学生都给人一种纯朴的印象,他们中有的后来身居高位,生活却十分简单朴素,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的谭绍文,他身为市委书记却深居简出,朴素得就像一个工人,平时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回家后亲自下厨做菜,和工人农民亲如兄弟。因为朴能生廉,廉能生威,“己身正不令而行”了。

我们要求“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衣着朴素大方,不追时尚;二是,生活勤劳俭朴,力戒奢侈;三是,为人质朴诚厚,不尚浮华;四是,做事质朴笃实,力戒奸猾;五是,品质淳朴高雅,纯真敦厚。如果学生有了这种“朴”的品质,就为他未来走向成功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将校训简述如下:

秉“公”扬“勇”,立“诚”守“朴”,即秉承一颗“公”心,发扬无畏“勇”气,修立“诚”信品格,弘扬“朴”雅大美。

(作者单位:成都列五中学)

猜你喜欢
质朴校训朴素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山有桂子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