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微时代”的工作创新方法探讨

2016-12-21 12:49谷占元
青春岁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谷占元

【摘要】微博、微信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一经研发就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在现代社会中,微博、微信凭借其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受“微时代”的影响,高校也逐渐重视到微信、微博的重要作用,将微博、微信纳入高校管理中,通过注册微信公众账号、开通微博,向学生传播主流思想,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微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消极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微信、微博的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创新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微信、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承载了多元化的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的信息资源平台,从中搜集教育信息,并将其融合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微博、微信为信息快速传播提供平台,同时,还可以实现文字、视频、图片的多元化传输,使信息传送更加生动立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微信、微博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育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大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他们追求独立、开放、平等,而言论自由的微信、微博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在微信、微博的平台上,高校教育工作者实现了与大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态以及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基于对大学生了解的深入和全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全面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通力合作,而网络为提供了恰当的平台,各种社会要素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有机结合共同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教育的社会化。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时代”接轨

微信、微博作为自由平等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身观点,提升自身社会存在感。微信、微博平台具有开放性,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沟通交流,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高度重视微博、微信平台,并努力实现微博、微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促使其成为课堂延伸,大学生可以在微信、微博上对课堂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有裨益。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对微信、微博得到充分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微信、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但微信、微博有其固有的缺点,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实现微博、微信的扬长避短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课题,针对该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探讨。

第一,加强阵地建设,高校应积极致力于微信、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发挥两者合力。高校可以创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微信、微博平台,并积极利用该平台进行各种教育活动,比如,高校可以在微信、微博平台上发表图书馆讲座信息、学期课程信息、年级课程信息、图书馆图书信息、企业就业信息、学校庆祝活动信息等,这些信息的发布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密切了学生和学校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利用微信、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使微信、微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提升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度。

第二,提升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微信、微博平台管理松散,信息繁杂,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有待提升,所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旨在为学生理性利用网络信息提供帮助,提升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使大学生在种类繁杂的信息中准确选择自身所需要的,避免不良信息的伤害,塑造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当前情况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要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微博观念,教育学生正确认知微信、微博,学会理性使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第三,建设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完善保障制度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在“微时代”环境下,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尤为重要。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微信、微博,走进网络环境中,体验虚拟的网络生活,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大学生的动态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的效率。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推进网络保障体系的建立,对高校微博、微信进行科学管理,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生活,教育大学生科学理性使用微博、微信,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氛围,使微信、微博真正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防止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高校应该从大学生中挑选网络语言表达能力强、思想素质过硬的学生担任“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使其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物质保障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物质保障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才更广。

【参考文献】

[1] 刘秀伦, 郝东超. 基于微博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教育评论, 2012(3).

[2] 方宏建, 杜  亮. 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1).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