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12-22 04:59杜奉荣顾晓静丁晓洁
关键词:挫裂伤高压氧开颅

杜奉荣 顾晓静 丁晓洁

(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

杜奉荣 顾晓静 丁晓洁

(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 青岛 266042)

目的 试评价重型颅脑创伤(STBI)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疗效,并试探讨其起效机制,为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8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STBI患者2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UA、CRP、LAP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后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33,P=0.015<0.05)。结论STBI开颅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促意识恢复,直接或间接起到多种生物学作用。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高压氧

创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已成为人类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颅脑创伤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创伤类型之一,重型颅脑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打击伤,近年来因社会环境危险因素的增多,发病率逐年上升,STBI死亡率高达30%~81%[1]。STBI发病机制较复杂,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可出现病理生理、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理性参数改变。手术是常用的治疗STBI方法,但手术并非万能的,STBI所继发的各种分子生物学、生理性参数改变仍持续存在,造成脑组织持续损伤,影响预后。理论上高压氧治疗TBI可降低颅内压、CBF水平,提高脑细胞氧合利用度,减轻细胞损伤,防治并发症,但目前尚缺乏充足的证据。本次研究试评价STBI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疗效,并试探讨其起效机制,为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临床确诊STBI,明确致伤史,GCS 3~8分;③24 h内给予开颅手术;④入院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未见活动性出血,无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耐受高压氧;⑤无急性感染、慢性基础疾病;⑥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既往认知、精神障碍;③严重复合创伤,如四肢骨折;④脑脊液漏;⑤入院休克;⑥高压氧治疗前清醒、死亡;⑦未坚持完成治疗。共纳入患者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9~59岁、平均(35±10)岁,体重(60.6±8.8)kg,身高(166.4±8.1)cm,GCS(6.1±1.4)分,高压氧治疗前GCS(7.5±1.6)分,气管切开35例、入院时脑疝32例。致伤原因:车祸34例、钝器5例、坠落5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水肿20例、脑挫裂伤伴硬膜外血肿7例、其它11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立即行开颅手术,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脱水、止血、补液、神经营养等。气管切开者4日内切开,病情稳定后1周复查头颅CT,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入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单人医用高压氧舱,80 min/次,1次/日,升压时间20 min,2.0ATA,稳压时间40 min,减压时间20 min,期间高压氧科护士做好陪舱,若见不良反应及时中断治疗。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GCS评分、C反应蛋白(CRP)、溶血磷脂酸(LPA)、血尿酸(UA)。患者入院后3个月GOS分级水平,包括死亡、植物生存、重残、中残、良好。

2 结 果

2.1 指标变化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UA、CRP、LAP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GCS、UA、CRP、LAP水平对比

2.2 远期预后 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433,P=0.015<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3个月后GOS分级对比[n,(%)]

3 讨 论

本组纳入患者为较单纯无严重复合损伤、基础疾病的STBI,炎症、细胞损伤、微循环障碍主要发生在颅脑。UA主要来源于食物摄入、内源性嘌呤产生,当细胞损伤后可释放大量的内源性嘌呤导致UA上升,对于STBI患者而言,UA升高显然与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有关,反映了细胞损害严重程度。CRP与急性炎症密切相关,LAP是细胞膜脂类衍生物,是甘油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是血管微循环障碍标志物[3]。研究中,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UA、CRP、LAP均处于较高水平,提示STBI患者术后伴有较强的炎症反应、细胞损伤、微循环障碍。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UA、CRP、LAP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提示高压氧具有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微循环、减轻细胞损伤作用。经过高压氧治疗后,观察组3个月后GOS等级优于对照组,提示高压氧确实有助于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可能原因为:①高压氧生物学作用,减轻细胞损伤,降低功能障碍发生风险;②促患者意识恢复,增强了患者信心,利于早期康复开展;③防治脑水肿等各种并发症,其中不乏致死性并发症。

综上所述:STBI开颅术后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促意识恢复,直接或间接起到多种生物学作用。

[1] 何桂英,陈克芳,杨萍,等.高压氧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54-55.

[2] 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5(26):489.

[3] 屈洪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015-1016.

杜奉荣(1975—),女,山东青岛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高压氧医学工作。

R

B

10.3969/j.issn.1004-7115.2016.10.034

2016-07-13)

猜你喜欢
挫裂伤高压氧开颅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