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义利观:建构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基本精神

2016-12-22 10:48王泽应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5期

王泽应

摘要: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正确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有着对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双重超越,或者说对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双重超越。它主张在新的基础上将功利和道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国际正义的建构与维护、国际道义的倡导与追求,又主张维护民族国家的核心利益并致力于推动各国和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反对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罔顾国家核心利益的世界主义,奠定了新型国际关系伦理和全球伦理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石。

关键词:正确义利观;国际关系伦理;义利并重

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正确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有着对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双重超越,或者说对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双重超越。它主张在新的基础上将功利和道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国际正义的建构与维护、国际道义的倡导与追求,又主张维护民族国家的核心利益并致力于推动各国和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反对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罔顾国家核心利益的世界主义,奠定了新型国际关系伦理和全球伦理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基石。

一、正确义利观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正确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义利观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精神,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正确义利观的命题或概念,并对其主要内容作出了全面的论述和阐释。习近平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张“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各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在韩国首尔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他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并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在蒙古国演讲时,习近平强调提出:“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中国说到的话、承诺的事,一定会做到,一定会兑现”。力倡亚洲各国秉持联合自强、守望相助的亚洲意识,坚持互帮互助,优势互补,扩大利益交融,实现共同发展,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福祉。在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愿将中国发展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正确义利观的提出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正确把握和深刻思考的产物,有着对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伦理价值观的双重超越,或者说对目的论和义务论的双重超越。

在当代国际关系伦理领域,以个人利益或权利为国际关系正义标准的世界主义和以共同体利益或发展为国际关系正义化身的社群主义可谓各执一端。世界主义虽然将单个的个体与作为整体的人类联系起来予以价值关切,但关切的重心和基点仍是对个体利益或权利和价值的推崇。个体利益或权利的优先性以及据此来建立普世的伦理关系构成世界主义的思想核心。社群主义价值关切的重心是国家而非个体,认为个体的意义与自我实现极大地依赖于所处的国家。故此有学者将社群主义称之为国家中心主义(state-centrism)或国家道德主义(state moralism)。在社群主义者看来,道德基础不应建立在个人权利上,而应建立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能在共同体中认识善,我们不能独自认识这一点。”“善良生活决不会由独自一人获得,因为我决不能只作为个体寻求善或练习美德。”世界主义对在个体利益的基础上建构普世价值赋予太多理想化的色彩,不仅忽略了国家和共同体利益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且忽略了个体之间有可能造成的利益冲突。这种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普世主义对作为目的的平等的个人之间在利益的矛盾或差异方面缺乏有效的思考和对策。倘或个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人们就无法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种对个人利益冲突提不出应有价值选择方案的理论势必无法将人类或世界作为一个价值整体来考虑。社群主义从个人利益与共同体利益的一致性来探讨利益关系,低估了社群利益与个体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不容否认,绝大部分个人利益的发展与实现都有赖于其所属的共同体来实现,但也不能忽视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发生矛盾的可能性。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都因为坚持单一的价值观点从而无法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义利关系,无法为建构健康有序的当代国际关系伦理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超越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对立,成为建构正确义利观的必然选择。

正确义利观是相对于或者割裂义利关系或者混同义利关系,总是不能从利益关系的协调、整合与均衡发展来谈论义利问题的不正确的义利观而言的,本质上是对不正确义利观的一种矫正、批判和超越。当今世界出现的种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无不与非正确和不正确义利观的大行其道密切相关。重利轻义的狭隘功利论,以自我利益为本、以他人利益为末的利己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为了一国之私不惜搞乱一个地区或国际社会的国家利己主义,整体上看,都是一种错误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引发了当代世界道德生活的许多灾难,并导致了重重危机。当今的世界,一些国家受非正确义利观驱使,为了暂时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重视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价值;强调自身利益,忽略他人利益的现象不仅普遍还很严重,这只能导致利益关系的紧张和精神价值的缺失,诱发严重的国际关系冲突。因此,树立并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无疑有助于矫正非正确的义利观,抑制错误义利观的流播与危害,也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所最为需要的。只有正确义利观的树立、弘扬和贯彻才能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幸福。

正确义利观主张在新的基础上将功利和道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国际正义的建构与维护、国际道义的倡导与追求,又主张维护民族国家的核心利益并致力于推动各国和全球共同利益的实现,反对狭隘的民族利己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罔顾国家核心利益的世界主义。

二、正确义利观奠定当代国际关系伦理的价值基础

正确义利观以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的价值视角,从人类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密切相关的高度,主张人与人、国与国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摒弃一种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努力去寻求一种互利共赢的价值观,以此来实现新的更高阶段和更高层次的义利并重与义利统一。尚正义、讲情义、重道义与尊当利、求大利、贵公利的有机结合是正确义利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正确的义利观从人类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出发,十分强调互利共赢和人类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并主张以此来引领国际社会的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基于理性分析、利益攸关和整体统一等做出的战略性判断,是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科学把握,它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为基本的价值认识,认为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将所有国家的命运连为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各个国家都应当以“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审视当今世界大势和国际关系,努力去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建构和平发展、共生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做出自己的贡献。当今的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正确的义利观要求建构共生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坚持与他国真诚友好、平等相待,进一步密切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推动同其他国家传统友谊“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正确的义利观主张追求互利共赢之利,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幸福。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正确义利观必然得出的导向性结论。只有合乎道义的功利才能有希望走向互利共赢,互利共赢的功利一定是合乎道义的,因此互利共赢就是道义与功利的有机结合,是义与利的辩证统一。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也不是你赢我输,而是都成为赢家,获得共同发展。其实,一旦人们抛弃非此即彼的对抗思维,去寻找共同利益,就会发现共同利益远远要大于和多于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你好,我好,大家好”,既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也完全可以经由人们的共同努力而达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一句非常富有伦理意蕴的台词。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第二,正确的义利观在国与国关系的处理上,要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张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它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把自身利益和他国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政府主张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同时也主张其他国家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目标。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以牺牲自己国家核心利益为交换条件,不能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能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自己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的发展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时也不允许中国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拿主权、尊严、统一做交换,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也会导致义利观的扭曲。在追求和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的过程中,主动关切他国的利益和他国的感受。尤其要照顾对方核心关切,妥善处理两国及多国间存在的问题和分歧。中国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反对他国对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干涉或不尊重。中国政府和人民历来主张在维护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的前提下,维护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整体利益。把中国自身利益与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开拓我国和平发展的广阔空间。世界上各个国家交往频繁,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发生一定的利益矛盾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安全稳定等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是中国同各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和重要内容。“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不相互制造麻烦,不逾越对方底线,建设合作伙伴关系才有根本保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正确的义利观要求国与国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第三,正确的义利观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讲求友好情义,主张对有特定需求的对象尽国际主义义务。并以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来深化和巩固友好情义,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自古友道贵义,以义相交,礼尚往来,就能建树起坚如磐石的真正友谊。在首次出访非洲时,习近平用“真、实、亲、诚”来概括中国对非政策,就是从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情义上来讲的。在印尼国会的演讲中,习近平强调指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中国愿同东盟国家真诚相待、友好相处,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也是从友好情义上讲的。对有特定需求的对象尽国际主义义务,则是对中国见义勇为和扶危济困传统的现代发展,意味着能帮助的必须要施以援手。一般来说,平等互利,是对待所有国家的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但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除了利益对等原则之外,中国还应给予一定的单方面优惠和照顾。对那些“贫穷的国家”,尤其是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此即中国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这种国际援助是真正意义上的道义,体现出一个国家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责任感,与助推国际正义和国家之间友好情义一并构成正确义利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强调,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正确的义利观主张在国际援助和扶弱济困等问题上坚持“力所能及”的原则。无论是维护国际正义,还是援助别的国家,都有一个能力和愿望的平衡问题,既要避免不愿援助、不作为或“不及”,也要避免超越自身能力或财力的过渡作为或乱作为即“过”。“不及”就是非道义的行为,就是惟利是图、斤斤计较,该援助时不援助;“过”就是超道义的行为,含有打肿脸充胖子,以损害本国利益来追求虚名虚利等意思。真正的义是“过”与“不及”之间的中道和适宜,是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行动。

正确义利观主张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超越狭隘功利主义和抽象道义论的局限,将“义”与“利”辩证地结合起来,既坚持义利并重、义利兼顾和义利统一的一般原则,又在并重、兼顾与统一的基础上以义制利、见利思义。在功利与道义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原则上应该坚持义道当先,不以功利害道义;主张将利益的追求纳入道义的轨道并接受道义的宰制与规约,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利己主义、狭隘功利主义和置道义于不顾的实用主义。正确的义利观要求正确对待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既重视道义与责任,又强调彼此互利和共赢。

三、正确义利观锻铸新型国际关系伦理的真精神

当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着重利轻义,或者说重一国之私利而轻国际之大义的倾向,造成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南南问题、南北问题、东西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反而愈趋严重,冷战思维、零和思维以及相互拆台现象有增无减,使得全球化遭遇重挫。如何扭转国际关系的偏差,使其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迫切需要正确义利观的指导、规范和引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及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给世界造成动荡、灾难和痛苦。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诉求。建构公平正义、相互尊重主权和核心利益,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秩序和伦理,符合各国的整体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当今世界最为迫切的伦理呼唤。正确义利观既讲义利统一,又讲以义制利、见利思义,既重视道义与责任,又强调彼此互利和共赢。落实到国际关系伦理领域,主张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施行国际援助时考虑本国整体利益,并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把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作为根本性的道义和至上性的道义,并以此来建构公正平等互利互惠的国际关系伦理或普世伦理。

正确义利观崇尚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致力于各国福祉共享的增长。

正确的义利观主张以利益共同体为契机,打破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对抗冲突的历史魔咒,超越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等思维方式,推动建立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处理国际关系必须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应该致力于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如何破解自己“成长烦恼”与“崛起瓶颈”,莫过于使自身利益的延展与世界发展趋势和大部分国家共同利益相辅相成、顺势而行,莫过于树立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坚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平等互助、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宇宙浩瀚,星汉灿烂。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世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努力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今天的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罔顾他国利益。只有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大了,各国才会得到更多的份额。正确义利观以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的价值视角。基于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互利共赢,不是我赢你输,也不是你赢我输,而是都成为赢家,获得共同发展。建设和维护这一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代世界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同时也是每一个国家自身利益之所在。没有能够置身于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的所谓国家利益。只有合乎道义的功利才能有希望走向互利共赢,互利共赢的功利一定是合乎道义的,因此互利共赢就是道义与功利的有机结合,是义与利的辩证统一。正确义利观主张超越零和博弈、非此即彼等思维方式,在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构架中实现各自的利益和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幸福,同时形成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道义追求。今天的国际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利益相关的人类,能否找到一条出路,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正确的义利观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正确义利观以各国共处地球村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为基本的价值视角,主张超越利益关系的对抗去发现和寻求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实现共生共赢。“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因此各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优化全球经济资源配置,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正确义利观是对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零和竞争、相互对抗乃至兵戎相见等有我无他、你死我活现象的根本否定,是中国当代领导人从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出发,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提出的开明合理的伦理价值观。只要各国始终抓住相互尊重和相互关切这一主线,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道路。其实,一旦人们抛弃非此即彼的对抗思维,去寻找共同利益,就会发现共同利益远远要大于和多于利益的对抗和冲突。各国要从本国人民和他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增进战略互信,加深相互了解,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以实际行动和合作成果,给本国人民、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伦理建构的必然要求和价值目标。

正确义利观主张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构维护国际正义和国际代际正义的伦理秩序。

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应当着力建立和维护国际正义和国际代际正义的伦理秩序。国际正义是国际社会普遍确立的带共识性的正义规范和目标,是建立国家间协商与仲裁规则的基本依据和求同存异、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罗尔斯《万民法》中提出的国际正义诉求,都为国际正义提供了一些基本的价值共识。在当代国际关系建构中,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不顾国际社会基本价值共识和人类良知的民族利己主义或狭隘国家主义,坚持将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结合起来,以包容性增长和协商民主为主要手段善待不同利益诉求,无疑是国际正义的有机内核。正确的义利观主张追求和维护国际正义,在国际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共同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国际正义和国际代际公正是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伦理和普世伦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在国际关系的建构和处理上,把人类整体利益和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对那种为了一国之私而损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家利己主义;主张深入挖掘与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新机遇,探索合作共赢的新途径,寻找“义利两养”的新方式,建设一个包容性增长、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际代际正义即国与国之间不仅要着眼于同代人之间的正义,而且要置重不同代人之间的正义,特别是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应当公平地分配各种社会和自然资源、享有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宇宙开发资源,确保其得到永续发展。“不同世代的人和同时代的人一样相互之间有种种义务和责任。现时代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地行动。”国际代际正义强调对于未来世代各国人们的人格尊重,对于现在世代的主体价值与能力的承认和世代之间对于生存与发展享有公正平等的机会。在考虑到后代人的时候,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际代际正义主张一种永续发展的全球责任观念。“全球责任并非限于考虑全球性的利弊得失,它也意指应用一种整体思维方式,改变公共政策和公民行为中屡见不鲜的支离破碎、见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方式。”基于国际代际公正的全球责任是针对所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它所面向的是包括已经存在和将要存在的整体人类。

正确义利观推崇和平发展对世界各国的价值意义,主张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

正确义利观对和平发展十分重视,不仅视和平发展为根本性的道义,也认为和平发展对于世界各国本质上是一种根本性的大利,是一种集合着大义和大利的义利合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中国人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中国人民有着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刻骨铭心的记忆,因此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和平发展不仅是中国必须坚持的道路和方针,而且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维系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绝不是人类共生共存之道,穷兵黩武、霸权主义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诉诸武力、依靠战争永远赢不来真正的和平,相反还会激化矛盾,引发世界的仇恨,甚至还会滋生暴力恐怖主义。正确义利观肯定和平发展对世界各国的道义价值,坚持认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应当想办法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要反对那种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的错乱行为或现象发生。和平发展对世界各国来说不仅是至上性的道义,同时也是普遍性的福惠和根本利益。

正确义利观富含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它既不是从西方自由主义出发的所谓世界主义,也不是置重一国利益的社群主义,既不是抽象的道义论,也不是狭隘的功利论,它具有义利并重、义利统一和以义制利、先义后利等特点,既尊重各个国家自身的根本利益,又主张对他国利益予以重要关切,维护国际关系发展的大局和人类的整体利益,含有将一国利益、他国利益和各国利益以及人类整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的因素,因此它是建构新型国际关系伦理的价值基础和行为指南。只有遵循正确义利观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沿着正确义利观的方向前进,才能真正建构既符合人类普遍道义精神又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当代新型国际关系伦理。

(责任编校: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