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那些误区

2016-12-22 12:31车育活
新一代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误区创设情境

车育活

摘 要:创设情境是当前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融情入境,在美文中得到熏陶,得到滋养,得到洗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是具有这样的效果的,有的教师创设情境只是为了活跃气氛,除了热闹什么都没有留下,有的情境喧宾夺主,等等,弱化了语文的实践作用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情境;创设;误区

创设情境是当前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融情入境,与文本做最近距离的接触,感悟文本的主旨,触摸文本的脉络,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在美文中得到熏陶,得到滋养,得到洗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是具有这样的效果的,有的教师创设情境只是为了活跃气氛,除了热闹什么都没有留下,有的情境喧宾夺主,等等,弱化了语文的实践作用和教育意义。

一、上课伊始创设情境,误入“以偏概全”

上课伊始,教师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老师找了和草原有关的图片、歌曲,让我们一起欣赏。(学生边听边看,不时发出惊叹。)”师又说:“谁来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很美。生2:很大。生3:特别绿。……由于教者心中只惦记着“情景交融”这个终极目标,教学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尴尬。课堂伊始,学生聆听着腾格尔的《天堂》,欣赏着草原的画面,还不时发出惊叹,可汇报感受却是干巴巴的几个词:“很美”“很大”“特别绿”。这种语言表达的简单、笼统、空泛,恰是课堂语文学习实践的契机,教师却置若罔闻、视而未见。教师完全可以抓住学生的惊叹,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激动?是什么让你如此惊讶和赞叹呢?”引导学生进入“情动而辞发”的亢奋状态。

二、急于展示教学方式,误入“喧宾夺主”

生1:作者用了很多比喻,把小丘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生2:还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中国画。

生3:作者用词非常准确,比如“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一个写出了绿的范围广,一个写出了绿的程度深。

生4:我也找到了一个用得很妙的字,就是“绣”。

师(打断):这个“绣”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知道吗?

生(齐):拟人。

生5:作者是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生6:作者还写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师:你太厉害了,一下就发现了作者写景的独特之处。你们看,作者写风景,既描写了看到的景物,又抒发了心情,加上了联想,还表达了人们的感受和体会。像作者这样把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的写法,就叫“情景交融”。(学生纷纷把“情景交融”这个词语记录在语文书上。)

教者急于教给学生“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贴标签”的痕迹明显。一位学生说“作者还写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表扬“收网”。可是这样一句话的总结就能让学生明白情景交融的来龙去脉吗?在发言学生还只是懵懵懂懂的时候,教师就强势推出情景交融的概念能让全班同学理解和接受吗?在我看来,语文实践光告诉一个情景交融的概念是没有用的,至少是不够的。强化语文学习实践性,是让学生在经历对语言文字的充分阅读、感受和体悟中获得关于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的认知,总结应该水到渠成,更重要的是由学生自主发现和提炼,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所以,教学第一自然段,对作者描写风景的特别之处应该字斟句酌,反复体会,而不能满足于两个比喻、一个拟人的“知道”,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描写。而对写场景中的“情景交融”教者只关注了内容,即读懂四个场景,说说和我们平时不一样的地方,然后用热情、痴情、盛情和豪情这样“一厢情愿”的概括再次强化情景交融的概念。这里的“情景交融”远离了语言文字的环境,作者是怎样把情景交融体现在四个场景的写作中的,应该回到课文中去关注具体的语言表达,这才是追本溯源。学生把“情景交融”记录在了语文书上,可他们并没有真正领悟其表达的方法和妙处。

三、弱化了语文学习的实践,误入“形式主义”

师:是啊,草原的美无处不在,课文第一小节就集中描写了草原的风景美。把你觉得特别美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注意互相评价。(同桌互读、互评。)

师:同学们读得认真,评得热烈,因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展示了。请大家把关注的视角投向语言文字,作者描写风景有什么特别的呢?再读读这段话。(学生自读、自悟,五分钟后交流。)

对于第一自然段的同桌相互朗读和点评,教师毫不吝惜地用一句“因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展示了”轻轻带过。至于对课文用得特别生动的字词的品读和赏析,教师似乎只关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却对学生“把小丘的线条比作中国画”的发言错误未予发现,更忽略了修辞手法背后诸多值得揣摩的妙处。比如,一个“绣”字就把羊群当作了能工巧匠,写出了一种精致的、动态的、充满活力的美,更妙的是暗含着对“羊群就是自然美的缔造者”的无限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羊群的由衷喜爱。可惜教师却丝毫没有引导学生在此驻足、停留的想法,其实这里的展示、纠错、品读、交流,正是不可或缺的语文学习实践。教师机械性布置阅读拓展、迁移练笔等任务让学生课后完成,这似乎已经固化为语文学习实践的一种模式和常态,甚至已习惯成自然。这也使得我们发现情景创设最终流于形式。课堂上学生并没有获得“蒙汉情深何忍别”的情感体验,写情境是“为了写而写”,多少有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课堂上缺少对如何写好这个片段的讨论交流,学生容易把写情境理解为对两句诗的解释或描述,在表达方法的运用上,似乎还缺少了一个“打通”的环节。

猜你喜欢
误区创设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