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节描写

2016-12-22 01:40高朝先
中华诗词 2016年4期
关键词:细节活动

高朝先

诗用形象思维,要写诗人性情,如何实现所旨,细节描写是一个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细节描写强调细节形象与意境,对于改善标语口号式的概念化现象,无疑更是一副良方。

细节描写表现形式多样,大致可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细节,即人物活动的行为典型动态。在诗词创作中为塑造人物形象,人物活动不能不写。但人物活动往往是多方面的,是无限制性的。如果能攫取其行为举止的某一细节入诗,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能使诗中人物更具形象和鲜活。如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作为好友,同样遭朝廷谪贬,又先后走在同一驿道中,后者见到前者题留的诗句,会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抒发?诗中我们没有见到如此的诗句,却有一个“循墙绕柱觅君诗”的行为细节描写,似此就够让人潸然泪下了。

二、心理细节,指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活动细节。人有七情六欲,且多藏于内心,刻画人物内心形象,应多从内心挖掘方见其真,所以从细微入手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是诗写性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法之一。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相思之情,深藏心底,如何表现?诗中只从一个“才下眉头”到“又上心头”的细微变化着笔,即可见其相思之苦和情感之真。

三、神态细节,表现于心理与行为之间,即表现于行为变化的心理状态细节。所谓喜怒于色或哀容愁貌等即指于此。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神态变化,用以反映人物内心活动,是使作品形象逼真和富于性情的有效方法。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正是“意万重”与“说不尽”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于一定行为的神态细节。此细节,看似平淡,却极本色,且极鲜活。

四、事件细节,指作品中对所记事件及其相关联因素的细节描写。凡事件都有过程,凡过程都有情节,情节就是细节,且有与多种因素的关联,如此当取细节方具形象。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诗中“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说的是作者与柳亚子在广州和重庆的两次相会事件,但两次相会中,并非只喝了茶、索了句,只不过从诗的形象思维出发而取其相关细节而已。

五、景物细节。指对景物细节的有意渲染和发挥。无论古今,这类作品甚多,几乎成为诗人们的惯用手法并多出奇趣。如杨万里的两首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切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一是写景,一是咏物。写“小池”之景,以“小荷才露尖尖角”之细节寄兴;写“新柳”之物,以“柳条蘸水”之细节托情,是何等让人抢眼。

六、场景细节,指所涉人物活动或事件发生的场景、环境的典型细节。人物活动有人物活动的场景,事件发生有事件发生的环境,创作时,选其典型细节以烘托主题,往往能起到寄兴寓情的画龙点睛作用。如杨逸明《游华清池戏作》:“白玉雕成体态丰,又看妃子浴池中。游人纷沓争留影,不向骊峰向乳峰。”凡风景名胜,景物纷呈,司空见惯;凡游景留影,作个纪念,也场景多现。就此为诗,场景描写当是重要铺陈。诗中“不向骊峰向乳峰”,不是说骊峰前没有人留影,而是以骊峰映衬杨贵妃的乳峰别有一番情趣。以乳峰前的留影细节成诗,借以讥讽当代社会的某种丑陋,岂不是正得其妙。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虽奇伟,而不能揉磨人细,未免粗才;诗虽幽俊,而不能展拓开张,终窘边幅。”其中“揉磨人细”,说的就是细节描写。

如何掌握细节描写,与其说是技巧问题,不如说是创作理念和思维方式问题。这是因为,一诗当前,作者首先想到的应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然后才有诗。不少作者,尤其是初学诗者,总想什么都写,结果什么都写不好,其原因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任何作品,无论写景、状物、记事,都不过是一种手段,写诗的唯一目的只在于抒发作者的感情。

细节描写不是说随便什么细节都可以入诗,其中必有许多可循之规。

其一,必须认识细节的可取性和典型性。所谓可取性,是指被选取的细节是否与主题相关,无关者当然不可取;所谓典型性,是指可取的细节是否同时具备典型形象条件,不具备典型形象条件同样不可取,其中一个基准点是作品的立意。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细节,任何细节都有可能表现多种立意,根据不同立意选取不同的可取性典型细节。这就是立意决定细节的道理。

其二,必须认识细节化抽象为具体、化空洞为实在的功能。不少作品为什么尽现空洞无物,尽见标语口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运用细节。诗不可过于抽象,想不抽象,就必须“有物”,细节就是“物”,就是具体形象。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两首诗写的都是封建制度下宫女的人生遭遇,是社会和历史的大题材,内容是够抽象和空洞的。两诗在同样设置具体环境的同时,又同样选取为其特定环境所存在的细节,一个“闲坐说玄宗”,一个“卧看牵牛织女星”,异曲同工,都为细节所能。

其三,必须认识细节表现空灵和陌生的效应。诗讲意境,意境何求,全在虚实相生中。什么是实,写景、状物、记事是实;什么是虚,从“实”出发,抒发作者情感是“虚”。写实是手段,写虚是目的。所谓细节,是指事物细节,是“实”的范畴。但是,为了实现“虚”的目的,在细节描写中,又必须善于化细节之“实”为空灵,变细节之熟悉为陌生,由此实现诗的境界。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一首禅理诗,“复照青苔”是诗中由实入虚的细节描写,斜晖夕照是一种没落的象征,石上青苔却显一派生机,二者寓意即禅理中的涅槃,表现清凉寂静、众苦永寂和远离一异、超脱生死的意境,是一种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由现实进入空灵境界的写法。细节描写,是诗词创作一技,更是艺术创造之一奇。

猜你喜欢
细节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