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2016-12-23 05:52
湖南教育 2016年36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趣味

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孙书雪

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学生如果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会知识有信心,就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那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趣味十足的数学课堂呢?

一、课伊始,趣已生

巧妙安排课堂起始内容,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比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节课时,可编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破案能手叫爱克斯探长,他其貌不扬却智勇双全。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呢?因为解方程与破案很像,你不知道作案的人是谁,但你可以假设这个人存在,然后根据掌握的线索一步步推理,直到破解案情,所以给这个侦探起名叫“x”。学生跟着爱克斯探长一起破案,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数学方法,培养了数学思维。学生每次求出了未知数x,就好比成功破获了一件案子,那种思考过程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也就在无形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

二、课进行,趣已浓

课中要制造认知冲突,活跃气氛,重视动手操作,提高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讲授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首先请学生说说通过预习知道圆锥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它与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然后教师拿出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做试验。通过试验,学生发现它们的体积之间不是的关系。教师及时引导:“到底大家刚才说得对还是不对呢?”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双方各持己见,僵持不下。为了打破僵局,教师说:“别争论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还是再次通过试验解决这个问题,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学生通过再次试验,终于发现圆锥体积要是圆柱体积的,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等底等高,否则结论是不成立的。教师把握时机制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引发了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兴趣。

三、课结束,趣犹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即使一节课即将结束,也同样需要巧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精彩的活动中巩固知识。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暂。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孩子们最疲劳、注意力最分散、学习效果最差的时候。如果课堂总结一般化,形式固定化,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因而教师设计新颖有趣、精彩动人的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调节疲劳、保持学习兴趣、巩固新知识,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高潮。

比如,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一课快要下课时,教师这样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加减法的法则“位对位,个位起,满十进,不满退”,而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我们可以归纳为“0减几,要注意,前面退位再减几,0上有点看成9,0上没点看成10”。这个小结非常简洁,抓住了本节课教学内容与前面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了“0减几”这个重难点,通俗易懂,富有情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自然会听得认真,记得牢固。

(作者单位:长沙市岳麓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趣味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