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研究
——以甘肃四所高校为例

2016-12-23 09:05王飞王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研究

王飞,王丽

(1.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河北省邱县第一中学,河北 邱县 057450)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研究
——以甘肃四所高校为例

王飞1,王丽2

(1.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河北省邱县第一中学,河北 邱县 057450)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通过对99位大学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主要考查以甘肃省为例的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73.7%)依然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科研成果没有明显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基本满意,59.6%的教师表示从事这项工作的压力很大,而94.9%的受试表示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希望本研究结果对高校管理部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管理部门应该归还大学英语公平的学科地位、营造“学习共同体”的学院文化、建立人性化的评价体制。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描述性统计分析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语言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做到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育观点等领域与时俱进,语言教师亟待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1]。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主要经历了由点到面再到综合的过程,通常归为三类:phrasestage (时期论);stage theory(阶段论)和cycle theory(周期论)[2]。周期论更加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认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是在个人和组织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动态的、复杂的循环过程[3]。国内语言教师的专业发展起步较晚,也逐渐引起了国内教育者的关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如教师认知、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等)。研究方法从理论性研究发展为实证性研究。国内的大型实证性研究分别是2001年的调查(教育部高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的调查(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8年的调查[4]。通过逐步的普查,研究者发现师资队伍建设呈升级显著,但在教学要求设定、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结构等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

1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给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在课程设置上既要保留通用英语,同时又要溶入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程;在教学手段上,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网络资源,通过网上交互平台为师生提供完整的教学体系,引入并使用手机App教学软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大学英语应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常态化,同时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这些都给担任大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论文以西部地区兰州市四所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试图对信息化时代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对本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问卷调查

2.1 调查目的

1)了解大学英语教师教师职业发展现状。

2)了解影响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

2.2 调查对象

本研究调查的对象是甘肃省四所普通本科类高校随机选出的110位大学英语教师。问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各位老师,共收回有效问卷99份。

2.3 调查方法和内容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为半开放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一共包括四个方面:基本信息、教学任务、科研情况、职业满意度和压力。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基本信息

99位受试者中,女性教师80位,占总人数的80.8%,性别分布上女性教师占很大比重。(蒋玉梅[2]的研究发现中东部地区女教师的比例占71.8%。)女教师在西部地区,与中东部相比占有更大的比例。在职称方面,讲师占59.0%,副教授占31.1%,教授占5.41%。学历结构上本科生占9.4%,硕士占82.5%,博士占8.1%。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2001(黄健滨和邵永真),2009(王海啸)和2012(蒋玉梅)的研究结果对比见表1。

此外,MMSPEED和QAGOR路由随空洞尺寸增加而数据包传递率迅速下降,而DG-SHGR路由仍保持稳定。原因在于:DG-SHGR路由引用雷区概念。从图7可知,即使在D=0.2 s时,DG-SHGR路由仍保持75%的数据包传递率,而在D=0.5 s和D=0.8 s时,数据包传递率保持95%以上。相反,在最糟糕的情况下(Topologies 18),MMSPEED路由在D=0.2 s、D=0.5 s和D=0.8 s 3种条件下的数据包传递率下降至30%、55%和61%。

表1 大学英语教师历年职称与学历结构对比

3.2 教学任务

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的平均周课时量为14.4学时,半数以上的教师周课时量大于15学时,而38.4%的教师课时量在11~14学时之间。与2012年蒋玉梅[2]的研究结果对比见表2。较之前的研究结果,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意味着大部分教师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量。与专业课教师相比,繁重的课时任务,同等的科研压力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是“不公平待遇”和没有任何学科归属的尴尬处境。

表2 2012年与2016年平均周课时量对比

3.3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在本研究中主要通过论文、项目、专著和教材四个维度进行统计。通过调查发现受试者的科研能力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1)发表论文质量不高。受试者在2011~2016年近5年内发表的论文中,二本学报占39.09%,核心期刊占5.56%。一半以上发表在省级期刊。(蒋玉梅[2]对中东部地区调查发现62.8%的教师发表的论文为省级及以下,只有12.9%的教师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教师论文发表质量没有显著提高;2)主持项目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校级项目和省厅级项目。其中85.7%的项目已结项。相对而言申请国家项目依然比较困难;3)出版专著教材数量增多,质量难以考量。主编参编著作和教材的比例为33.3%和52.5%。与2012年的研究结果相比见表3。

表3 2012年与2016年教师科研成果对比

3.4 满意度和压力

本研究满意度采用五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1.7%的受试表示满意此工作。99名受试者中,9位选择1,为非常满意,占总人数的9.1%。62位受试选择2、3为基本满意,28位选择4为不满意,占28.3%。结果见表4。

表4 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但是仍有28.3%的受试者不满意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在原因统计中发现教师最不满意的因素为“职称评定困难”(79.8%),其次为“超负荷课时任务”(73.7%),“收入低”和“科研任务重”(53.5%)。

在职业压力的统计中,所有的教师均表示存在职业压力,其中59.6%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在压力来源的调查中,主要的前三项分别是职称评定困难(80.8%),论文发表困难(73.7%)和课时量过重(66.7%)。

4 管理层面应对措施

4.1 归还大学英语公平的学科地位

大学英语学科地位和属性仍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她没有自己的专业也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学术期刊[5]。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和评价体系使大学英语教师长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本研究中91.9%的受试者周工作量在10学时以上,而根据黄健滨和邵永真(2001)的研究,92.04%的专业课教师周工作量在8课时以下。不公平的教学任务,同等的科研压力使许多高校英语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热情,缺少领导的认可、学生的支持、家庭的理解而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潭,何谈职业发展。作为教师所在的组织,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应该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尽力为教师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在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上多倾斜,这无论是对学院的发展还是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都势在必行。

4.2 营造“学习共同体”的学院文化

东京大学佐藤学(2006)[6]将21世纪的学校设定为“学习共同体学校”,认为“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相互学习的地方。”薛焕玉(2007)将其定义为“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所构成的团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交流沟通、分享资源、情感和经历,通过共同学习形成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并对这一团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开展同伴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本研究在理想的职业发展策略调查中,大部分教师选择“读博”“国外进修”等,很少有“互助学习”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为教师营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和管理机制,使教师从个体发展中解放出来,自信地表达各自的见解,促使教师健康发展;借助网络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微信、QQ公众平台使资源得到深度共享,实现跨地域的情景交互,进而弥补“本地化”教学特点中的缺陷。

4.3 建立人性化的评价体制

本研究发现“唯博士论”促使“博士”比例加大,但是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出版“著作”“教材”日益增多,质量无从考量。在职称评定条件的指引下,一部分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另一部分教师由于评定条件“遥不可及”干脆放弃了科研的追求。本研究中近5年只发表1篇省级期刊论文的占11.1%,59.6%的老师放弃申请任何科研项目,46.5%的教师表示自己的职业规划受职称条件左右。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工作体”而非“生命体”。大学英语教师每年都要经历工作量考核、科研任务考核、学生评教、督导听课等一系列的考核。学校崇尚“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需要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人性化评价体制。评价体制的标准应该是教师教学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师生共同发展的需求,帮助教师找回自信提升价值感、感受到职业真正意义与幸福感。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考察以甘肃省为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新形势下的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一线教师、校方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个挑战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实现教师职业的健康发展。

[1]DIAZ-MAGGIOLI,G.(2003).Option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orum.2 (41).5-12.

[2]蒋玉梅.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外语,2012(4):17-24.

[3]HUBERMAN,M.The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teachers [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89,91(1):31-57.

[4]王海啸.大学英语教师与教学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9(4):6-13.

[5]辛广勤.大学英语是不是门学科:大学英语学科属性的宏观思考及其他[J].外语界,2006(4):13-20.

[6]佐藤学,著.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2.

责任编辑 刘志明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aking the Study of Four Universities in Gansu as an Example

WANG Fei,WANG Li
(1.Gansu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Lanzhou Gansu730070; (2.Qiuxian first Middle School in Hebei,Qiuxian Hebei057450,China)

Taking four universities in Gansu as examples,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career development by adopting descriptive analysis and its possible cop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of 99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of the teachers(73.7%)still have overloaded work;the achiev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mains standstill;most of the subjects report quite satisfaction to the job;over half teachers(59.6%)are under great pressure;while most teachers(94.9%)still don’t have a clear career project.For administrative sections,it is critical for them to balance each discipline status,create“learning communities”culture,and establish humanized evaluation system.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career development;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G443

A

1674-5787(2016)05-0047-04

2016-07-30

本文系2015年甘肃政法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下网络课程在通用英语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以甘肃政法学院2015级新生为例”(项目编号:GZJG2015-B07)、2015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行为研究”(项目编号:GS[2015]GHB1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飞(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王丽(1984—),女,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研究
“留白”是个大学问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