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6-12-23 17:15徐燕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交流小学生思维

徐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084-0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但只停留在书面和表演上,我觉得要想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性地发展,形成“先学后教,少讲多学,以生教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以下是我在数学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一、利用学习小组进行教学

将学生分成4至6人的学习小组进行教学,组员围坐在一起,分工明确,有利于自主学习。教师在利用互助小组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秩序的自学、交流。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代替”教师讲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奖励,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利用奖励制度来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自学例题后,组员之间相互交流,阐述各自表示数据的方法,最后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同学上台绘制,并向大家讲解这样做的理由,这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不仅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构建了桥梁,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并做到和谐统一。要经常采用激励性语言与学生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哪怕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用激励性语言给予表扬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并成为学生的朋友,将每一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数学课程。例如在课堂上称学生为“孩子”“宝贝”“我们的小老师”,点名时叫学生的乳名,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从而敢于尝试。

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充足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足的时间,才能够有机会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例如,教学“烙饼时怎样安排操作最省时间”时,学生通过动手明白了只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最快也要用6分钟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烙3张饼、4张饼……最快要用多少分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猜测、思考、动手操作,学生会得到不同的方法,最后总结出最佳烙饼法,使学生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对待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他们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

四、在直观的操作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是小学生的天性,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就必须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能够换来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引导学生在亲身操作中学习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操作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让学生的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

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抛硬币,并统计正面向上的次数。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来栽一栽,更能让学生从操作中获取直接而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样才能上升为理性认知,深入事物本质真正地理解。这样的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更能展现学生的个性,释放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操作的乐趣,学习的乐趣,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大的关注,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这与传统的黑板与粉笔教学相比,更富有新鲜感,更具直观性,更有趣味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更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带入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之中,尤其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更能改变以往教学的枯燥无味、呆板沉闷,更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进而引导学生主动而快乐的学习。比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里的钟面,清晰地向学生演示秒针的变化过程以及分针随秒针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了“1分钟等于60秒”的再现过程,教学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交流小学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