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2016-12-23 11:14侬慧芬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消极学困生心理健康

侬慧芬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4-0140-01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他们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必经过有对准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的学生,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知识。

一、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小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学困生和一般学生相比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他们中有的调皮、贪玩,自制、自控能力差,上课坐不住;有的身体瘦弱、缺课较多,学习跟不上;有的学习方法不当,还有的智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差,以至于产生心理障碍。

2.性格因素:一般来讲,学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不愿意与他人沟通,因此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忧郁、猜疑、自卑等病态心理。

3.家长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家庭教育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影响;如果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会使学生养成消极的心理;如果家庭不健康或气氛不和谐,孩子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心理也会发生偏差。

4.学校因素:就我校而言,我校是一所城区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是大班额(山瑶班除外),班级人数最少的也是60多人,有些班级接近80人。学生生源又比较复杂,有本县招收范围内的,有进城务工子女的,还有部分学生为外地学生,有的是留守儿童由爷奶在县城租房带领,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们中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适应能力不强,学业水平差异性大。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照管,养成习惯比较差,学习态度消极。使得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遇见一些学习上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再加上多数教师重分数,重升学率,所以一般来说,教师对学困生指责多,鼓励少,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困生极易产生自卑对抗心理。

5.社会因素: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地危害着青少年,考上名牌大学这副枷锁也戴在每位学生的身上,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能力,如不加以引导,心理容易失衡。

二、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收集学困生的有关信息。对症下药是治病的关键。要帮助学困生,就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其“困”的原因。一般的方法有:①平时观察。老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直接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也可以故意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充当主角,留心观察,还可以通过班委会成员,暗地里观察,并在一定的时候,与其他老师随时交流。②家访座谈。家访时,巧妙地查询他们走进困境的历史,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有关案例,不过,这种家访,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在场。③通过其他学生了解。

2.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困生已形成了生理、心理、态度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讲授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现象为主,尽量避免专业化的名词和说教。可以根据学困生的不同需要,以专题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门教育,使他们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并逐渐培养其对健康心理的认同和心理自助能力。

3.关注学困生的特殊心理需求。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存在着无视学困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缺陷。如: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取得好业绩,教学中盲目赶进度,布置大量作业,进行频繁的考试,教学的难度和速度超过了学困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困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接受教育的事实,甚至把心理惩罚当成教育学困生的手段,这是极端错误的。

4.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环境。学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调查表明,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家人和同学对其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宽容与不接纳。作为教师应在教育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开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在教育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创设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环境。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为孩子提供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撑。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消极学困生心理健康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