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描写 彰显文章亮点

2016-12-23 12:39张健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记叙文细节文章

细节描写之于记叙文犹如血肉,血肉丰满、言之有物,文章才有灵魂。本文将从谋篇布局、描写方法、语言表达三方面阐述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

一、谋篇重主题 细节更显情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成功的细节描写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往往蕴藏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要善于捕捉细节描写的亮点。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应指导学生在谋篇布局之时,把细节描写放在文章最重要、最显眼的地方,这或许是使人心音共鸣之处,或是情节波澜起伏之巅,或是挫折柳暗花明之时。

总之,细节描写着笔之处应该是最能够体现文章主题的情节,这可以使它最大限度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再者,细节描写一般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融入了作者感情,能以情感人,把它放在体现文章主题的情节上,更能激起读者共鸣,成为文章的情感激发点,一举两得。

朱自清《背影》一文中的细节描写其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谋篇之时并未把细节落笔在父亲奔丧回家或父亲差使交卸这两个情节上,而是把几近工笔的细节描写挥洒于父子话别的场景上。究其原因是前者并不能很好地体现父亲对“我”的爱,然而文章的中心恰恰是要展现父爱,因此父子话别中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情节无疑是作者细节描写落笔的首选。

茅盾说:“人物服装的描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不应该为描写服装而描写服装。”言下之意就是细节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无论是写景状物、写人叙事,都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品的主题服务。学生在谋篇布局时,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把细节描写安排在表现主题的情节上,把它应用得更妙,把它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二、写法重个性 描写更典型

“细节描写着眼于刻画、描摹,使客观事物有形、有声、有色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鲁迅亦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所谓“画眼睛”就是写出最能表现一个人性格的特点来。由此,我认为细节描写不仅要筑其“形”,更要琢其“魂”,这就应该在进行细节描写时斟酌其写法。

通常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中,我们往往把动作分解法、摹形绘声法等方法逐一授予学生,并反复强化练习,遗憾的是,学生的作文仍未能体现出人物的独特个性,描写仍显粗糙简略,不够典型。究其原因,以上所述的传统描写方法只是细节描写的基础,它只是细节描写的外在之“形”,但如果要塑造独特、典型的描写对象,这远远还不够的。

那怎样才能绘声绘色地凸显描写对象的个性,把细节描写的“魂”展现出来呢?我认为首先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魂”之内涵所在,如王熙凤先声夺人的虚伪大笑与林黛玉笑中带泪的隐忍微笑,同样是笑但“先声夺人”与“笑中带泪”才是二者个性所在,亦是细节描写“魂”之表现。其次,让学生在理解其涵意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思维素养,让其学会运用个性化的修饰词语来进行细节描写,凸显对象的个性,发掘细节描写“魂”的意蕴。

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戴”一“穿”,一“走”一“探”,寥寥几笔确实已经描摹出父亲的外貌与动作,但父亲的个性却未能展现出来。于是“黑布、深青、蹒跚地、慢慢、肥胖的、微”这些修饰词语的运用,对于用以描写父亲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读者能从中读出朱自清父亲的年老颓唐、身材肥胖、腿脚不灵便这些个性化的特征,又能感受到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简朴的爱。

因此,成功的细节描写不只要塑其形,更应琢其魂,而琢其魂的关键就在于运用了传统描写方法的基础上,善于运用个性化的修饰词句来凸显描写对象的独特性,塑造富于特征性的形象,克服概念化的倾向。

如高考优秀作文《母爱默默的》一文中:“那是一个数九天气的夜晚,上完晚自习往宿舍去,却发现路边蜷着一个人。本来倒没注意,但当眼光触及那双破棉鞋时,我定住了脚步,是母亲!她抬起头抖了抖身上的雪,用笨重的步伐走到我身边,冻得伸不直的指头还死死扣住一个包。我打开包一看,一双新棉鞋和一些鸡蛋。我用手一摸,鸡蛋上还留有余温。她开心地拿出一个鸡蛋,剥开送到我的嘴边,看着她请求的目光,我含着泪咬下了一口,当知道她在雪地里等了我近两个小时后,我心疼地怒斥她:‘为什么不到班级里来找我?她委屈地低下头,用手语告诉我:‘我不想让人知道你母亲是哑巴,他们会笑话你。这时我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文段的成功之处在于考生为了表现哑巴母亲默默的爱意,不仅对母亲进行了分解动作描写,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添加了一些精当的修饰词“用笨重的步伐、冻得伸不直的、死死、开心地、请求的、委屈地”,如此一来母亲的笨拙、隐忍以及对“我”深沉的爱跃然纸上。该考生用于描写母亲的一连串动作真实、细致,再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词语,文章更富有感染力,让人动容,震撼心灵。

因此,学生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节描写时,应该运用个性化的、精当典型的修饰词句,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使之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不可复制的,甚至可以作为某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标志。

三、语言重修辞 细节更生动

高考考试说明上要求:“记叙性文章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

但碍于部分学生阅读量的不足,其积累的词汇有限,直接影响了写作时的语言表达,造成写记叙文时即使能运用细节描写,但语言刻板,缺乏灵动。有鉴于此,我们可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具体入手,指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节描摹,使对象更加形象生动,为文章增色。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从这个角度讲,在细节描写过程中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在特定的语境中,顿时化平常为神奇,别有韵味。而且我们更应指导学生善用耳熟能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借代等,尽量避免剑走偏锋,尽可能把修辞锤炼得准确、运用得巧妙,力求表达得恰到好处。

鲁迅的《药》中有这么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用“硬硬的”一词来借代白花花的大洋,这样表达,给人的感觉是新鲜而又形象的。再有“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在这特定的情境中,这只“鸭”显得不简单,一方面它传神地写出了看客们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另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语言表达鲜明而生动,这都有赖于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部分学生喜用环境描写作为文章的开头,但由于腹中词穷,往往落笔之处未能引人入胜,更有甚者只能堆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云淡风轻”等一系列词语,致使环境描写并未能很好地服务于文章的中心,语言更显苍白无力。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巧用修辞入笔,润色其文的环境描写。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荷花的清新、脱俗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凭借的是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修辞手法。作者巧用比喻、拟人、排比这些修辞手法对荷塘进行细节描写,把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足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荷花,作者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含羞答答的小家碧玉如在眼前,而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这一特性的,便是描摹荷花形态各异的排比句、比喻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一来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画面饱满,语言优美隽永。

虽说细节的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源于真情实感,”但是恰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把你的观察和感悟有效而艺术地传递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能使文学语言更富形象性,情感也更浓烈,从而产生一定的艺术美感。

因此,写记叙文时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来进行细节描写,能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学生在训练写作的过程中,稍稍用心,适当地造出几个漂亮的比喻句、拟人句或排比句,会使得描写对象更加形象丰满,情感更加贴切自然,甚至能平添气势,使文章更具文采。

细节虽小,却不可小视其作用。细节可以决定文章的高度,细节亦可决定文章的深度。在记叙文写作中有意识地精心编写恰当的细节描写,必定能让文章熠熠生辉,获得读者的青睐。

张健华,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猜你喜欢
记叙文细节文章
记叙文阅读专练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如何写好记叙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