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2016-12-24 06:51
电影故事 2016年1期
关键词:莱维帕特钢丝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JOSEPH GORDON-LEVITT

出入云端的大众情人

在412米的高空架起一根钢丝,当风吹过,钢丝可能会出现三种变化:左右摇摆、上下晃动,以及自身旋转。这是钢丝“呼吸”的旋律,如果忽视了这条规律,贸然踏上,根本不可能走得远。1974年,被所有人视为希望象征的美国纽约世贸双子塔落成。同年,它便受到了来自法国著名的高空行走艺术家菲利普·帕特“云中行走”的挑战。凭着自身对钢丝的熟悉和多年的“行走”经验,帕特用一根纤细的钢丝连接起了这两座擎天巨塔,而之后险象环生的45分钟,也使他的身影伴随着世贸双子塔,被世人永远铭记。2001年9月11日,双子塔因遭受恐怖袭击双双倒塌,怀着沉重的心情,无数影人相继发出哀嚎,唯独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反其道而行。他通过菲利普·帕特的视角,带我们重新领略身处双子塔的顶端所能欣赏到的别样景致,“我们不能只缅怀双子塔悲剧性的时刻,我们还应该认识这位在世贸大厦留下身影的艺术家。这是历史上少有的时刻,它让双子塔看起来如此生动。”泽米吉斯动了动念头,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便心甘情愿地将他的想法付渚于现实。他不仅得到了菲利普·帕特的亲自指导,更在电影杀青后,能够独立在钢丝上游刃有余地行走。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这个看上去玩世不恭的“大男孩”终于暂且收起了童心,以电影的名义,献上了一封给双子塔的情书。而他,也在这一刻,成为全世界女影迷心中地位最高的“情人”。文/马莹倩

高空“写诗”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与菲利普·帕特的“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年,一部关于菲利普·帕特的纪录电影《走钢丝的人》上映,在好莱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该片之后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的小金人,约瑟夫正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成了他的粉丝。不过,就如同所有人所好奇的那样,在94分钟的观影过后,约瑟夫心里产生了好多个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能对人们产生什么影响?又会对世界产生什么不同?”1974年8月7日,菲利普·帕特完成了在美国纽约世贸双子塔之间的高空行走,次日,尼克松总统宣布辞职。两件事情的接连发生,乍看之下并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但在约瑟夫看来,难免令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嗅出一丝不安的气息,民权运动、女权主义运动高潮迭起……“我想他选择在那个时间‘走一趟’,其实是想证明一些东西。他或许并不知道该如何改变世界,但他最起码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这就会产生影响力,而不是为了达到某些效果而刻意去做的事情。”接演《云中行走》的决定,终于令约瑟夫见到了菲利普·帕特本人,而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大银幕上饰演一名真实存在的人物。整整八天的相处,他不仅从帕特那里学会了走钢丝的技能,对于他当初如此大胆的举动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手握平衡杆,脚穿一双再平凡不过的黑色布鞋,随着风向的变动,缓缓倾斜身体,然后横躺在钢丝之上……早在八年前看《走钢丝的人》时,约瑟夫就感觉比起“街头艺人”,或许用“艺术家”来形容菲利普·帕特更为合适。高空之上缓缓前行,专注的神情,淡定的气质,身着黑色紧身服的菲利普·帕特如同在空中挥动着的一支笔,轻盈又不失力度。“他所追求的是更为优雅和诗意的感觉,那些马戏团的标准不适合他。”不愿意单纯“复制”菲利普·帕特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结合着自身对这位艺术家的敬仰,默念着帕特教给他的几条行走哲学,终于在《云中行走》中演绎出了那份轻盈、优雅的感觉。

45分钟成功穿越400米高的双子塔,单论这份勇气就绝非平常人可以拥有。菲利普·帕特能顺利通过各种高空考验,成为一名著名的高空行走艺术家,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除了懂得如何倾听钢丝的“呼吸”外,在一次次高空行走的过程中,他还总结出了不少“钢丝哲学”:消除疑虑法则、不要过早地恭喜自己、学会游刃有余……在学习帕特“钢丝哲学”的同时,触类旁通的约瑟夫竟然也找到了这些哲学与“表演”之间的共通性。“你置身一部电影,沉浸于表演之中,但周围的一切都是嘈杂无序的,所有纷扰围绕着你,而你却必须把自己从中划分出来,不去想那些可能让你分心的事情。这跟站在钢丝上的体验几乎是一样的。在我学习如何在钢丝上行走的过程中,我也的确发现有些地方是和表演相通的。尤其是当你开始胡思乱想‘我现在站得太高了’或者‘我要失去平衡了’,那可就完蛋了。”只有先征服自己,才能征服观众,只有先对自己充满信心,最终才会交出一份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约瑟夫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最终做到了。

幸运宠儿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饰演自己的偶像,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在偶像的指导下完成一部电影。就这一点而言,约瑟夫·高登-莱维特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幸运儿。事实上,在人才济济的好莱坞,他也拥有着一份好运气。

10岁在情景喜剧《黑暗阴影》中担任主角,18岁凭借一部科幻喜剧《歪星撞地球》获得第一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电视男演员的头衔。在好莱坞工业化模式操纵下的童星制造工厂中,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一定是他们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与所有从小就在聚光灯下生活的童星一样,约瑟夫的骨子里其实也带着点叛逆和搞怪,但他从来不拿“出位”标榜自己,特别是对于自己的表演事业,约瑟夫的态度尤为认真。2004年,他放弃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机会,向家里人宣布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专攻演艺事业。之后,他接连出演的两部独立电影分别受到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圣丹斯电影节的青睐。都说“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演员”,全心全意想要在自己的演艺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的约瑟夫自然也在积累到一定经验后,朝着“导演”的目标迈进了。在2011年与克里托弗·诺兰合作《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之后,他自导自演了一部喜剧电影《唐璜》,并获得了烂番茄80%新鲜度的极高赞誉。处女作便获得如此好评,这都要归功于约瑟夫私下里经常通过温习电影从而学习拍摄技巧的方法。而要说起他最爱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这个名字一定榜上有名。这也就是为何一听到泽米吉斯要执导《云中行走》,他就像个粉丝一样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毛遂自荐。“虽然电影这个领域有许多人都非常有建树,但我就是喜欢他的电影。”面对泽米吉斯拍摄的电影,约瑟夫如数家珍,他至今记得第一次看《回到未来》时那股兴奋的心情。而在《云中行走》北美上映之前,他又重温了罗伯特·泽米吉斯的《飞越长生》,“这想法简直太棒了”,他忍不住赞叹道:“当然,他前几年的那部《迫降航班》也很不错,他真是拍了太多好电影了。”

都说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在被幸运女神眷顾之前,约瑟夫早就做好了“被苹果砸中”的准备。除了稳定的表演水准,他之所以能打败其他候选人成功饰演菲利普·帕特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主修过法语,这对于饰演身为法国人的菲利普·帕特而言,大有裨益。除了语言优势外,约瑟夫平日里也经常观摩法语电影,并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在电影中饰演一个法国人。终于,上天不负有心人,让他等来了《云中行走》。

在约瑟夫主演的电影里,从不缺养眼的女主角。在《和莎莫的500天》中,与小清新风格的佐伊·丹斯切尔谈了一场虐心的爱恋;在《唐璜》中,与“性感女神”斯嘉丽·约翰逊组成了“最养眼CP”;这次在《云中行走》中,他又搭档上升势头极快的法国女星夏洛特·勒·邦,为菲利普·帕特看似触不可及的传奇人生填补上了些许温情。接下来,在即将上映的另一部新片《斯诺登》中,他又将联手谢琳·伍德蕾展现这位前CIA探员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好角色接踵而至,女搭档个个美艳,约瑟夫的好运气真是令人艳羡。

猜你喜欢
莱维帕特钢丝
Open Basic Science Needed for Significant and Fundamental Discoveries
宠物龙虾
苍蝇为什么难打
苍蝇为啥难打? 原来它们用了高等数学的风骚走位
旧钢丝球防下水道被头发堵
警钟
教学数字
创意“入侵”
钢丝上的笑声
你是他的亲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