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疗效观察

2016-12-24 08:13朱群吴云良
浙江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复律窦性心比索

朱群 吴云良

●诊治分析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疗效观察

朱群 吴云良

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若反复发作会转变为持久性房颤。房颤也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有电复律、射频消融及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指南推荐使用胺碘酮治疗房颤,但胺碘酮起效较慢且不良反应较大,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对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疗效不甚理想。本研究将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比索洛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排除标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碘剂过敏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急性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心脏衰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患者经确诊后均进行心电图、甲状腺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患者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均<7d,房颤发作时均有明显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45~75(62.36±12.62)岁;冠心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功能、基础心率、血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胺碘酮片(杭州塞诺菲民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200mg×10片,批号:150321)200mg/d、比索洛尔片(德国默克公司,5mg×10片,批号:186645)2.5mg/d行心脏复律;复律后维持口服胺碘酮片100mg/d、比索洛尔片2.5mg/d;服药半年后,以上两药改为同等剂量间日服。对照组心脏复律时口服胺碘酮片400~600mg/d,分2~3次服;复律后维持口服胺碘酮片200~400mg/d,分2~3次服,用药量可进行个性化调整。

1.3 随访 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每周复诊,着重了解房颤有无复发或房颤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时的心室率等;每2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24h动态心电图;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眼底、心脏超声、胸部X线片。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律疗效及治疗后6、12个月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疗效。疗效评判标准:(1)显效:用药后阵发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或阵发性房颤发作较用药前减少90%以上 (时间和次数)。(2)有效:阵发性房颤发作较用药前减少60%以上(时间和次数)。(3)无效:未达到显效或有效标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各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系统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主要是甲状腺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眼、神经系统。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律疗效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律疗效的比较[例(%)]

由表1可见,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复律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疗效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6、12个月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疗效的比较[例(%)]

由表2可见,治疗后6个月,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各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各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由表3可见,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心血管系统、甲状腺功能、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3 讨论

房颤主要发生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生存率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房颤将成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是心室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1],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常见原因。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会转变为持续性房颤,会增加疾病风险,也增加治疗难度及费用。因此,及时有效、长期安全地防治阵发性房颤的反复发作显得尤其重要。

胺碘酮在用于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上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且与用药剂量及时间有关。不良反应主要是大剂量及(或)长期服药后的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及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有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抑制及致心律失常作用。且胺碘酮的半衰期较长,体内药物浓度不易控制。

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高、适用性广、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作用时间长(24h以上),连续服用控制症状良好,无耐受现象。且其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既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又具有广泛而良好的改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作用[2-3]。

当前房颤的药物治疗指南推荐使用胺碘酮。胺碘酮疗效确切,但起效较慢、半衰期较长、用药量较大,所以不良反应较大且多。而比索洛尔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可谓广谱、安全、有效。为此,本研究将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比索洛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期望取得安全有效且长期的理想临床效果[4]。以上两药联合应用,不仅能发挥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且能改善或逆转心脏重构,通过改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而起到治疗房颤病因的作用。所以联合用药发挥了直接、间接的双重抗房颤作用。本研究采用两药均小剂量的方法,明显减少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且也减少比索洛尔的不良反应,更是减低了两药联用后的综合负性心率、负性心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在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治疗时,本研究利用胺碘酮半衰期长及比索洛尔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在服药半年后改为同等剂量间日服药,仍能保持原有治疗效率,既保持了应有的疗效,又更进一步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这达到虽用药量小,但既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更有理想的远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即经济、安全、长期、有效的目的[5]。

综上所述,将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比索洛尔用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的治疗,其长期维持率明显高于常规服用胺碘酮治疗,更可贵的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所以,该治疗方法经济、安全、长期有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1] 黄从新,马长生,杨延宗,等.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J].中国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10(1):167-168.

[2] 南峥.心房颤动药物应用再认识[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05):24.

[3] 黄明方,盖晓波,许春萱,等.心房颤动心房组织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1):19.

[4] 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5] 刘兴鹏,马长生.心房颤动治疗的整体策略与非药物治疗措施的地位[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1):554-556.

2015-12-22)

(本文编辑:李媚)

311500 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朱群,E-mail:tlzq0899@163.com

猜你喜欢
复律窦性心比索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谁为啤酒买单
比索洛尔联合依达拉奉对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抗氧化作用分析
2014年4月墨西哥米却肯州油梨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