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24 07:12吉云兰崔秋霞张亚云石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实境年资分析法

吉云兰 崔秋霞 张亚云 石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南通 226001)



·护理管理·

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吉云兰 崔秋霞 张亚云 石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讨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在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将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14名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6-11月在我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16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以及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认为此培训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及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结论 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能有效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得到低年资护士的认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案例分析法; 低年资护士; 临床实践能力

Case analysis; Low-grade nurses;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急诊是医院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急诊工作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大量低年资护士进入急诊护理岗位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急诊抢救工作量。低年资护士指工作三年内的注册护士[1],他们急救理论及技能缺乏,应变能力差,病情观察及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导致急救护理质量下降,患者安全得不到保证。如何对急诊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快速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管理者高度关注的问题。案例分析法(Case based teaching,CBT)是选取临床典型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置于具体情况下加以阐述的教学方法[2]。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即选取低年资护士亲身参与的典型案例,采取回顾性分析讨论的方法,训练护士在真实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思维等临床实践能力。自2015年5月起我院急诊科将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我科工作的低年资护士14名设为对照组,其中,男1名,女13名,年龄24~25岁;学历:大专8名,本科6名;职称:护士8名,护师6名。选取2015年6-11月的低年资护士16名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24~25岁;学历:大专10名,本科6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6名。入选标准:(1)均为注册护士。(2)无外院工作经历。(3)出勤率≥95%。(4)所有护士均经历内外科的轮岗。排除标准:(1)不能参加正常轮班护士。两组护士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将低年资护士分别置于7个抢救小组,每个组长负责该组两名低年资护士培训考核工作,护士长及抢救组长采用情景模拟培训,床边护理查房及抢救病例讨论对低年资护士实施培训及考核。

1.2.2 观察组 采用以实境为基础的案例分析法进行培训。

1.2.2.1 成立课题组 由急诊室护士长担任课题组组长,8名带教老师担任课题组成员,急诊科科护士长及一名主任医生担任顾问。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抢救小组组长;2年内出勤率≥95%。课题组组长对带教老师进行以实境为基础的案例分析法的培训及考核。同时进行组内人员工作分工,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组成员及低年资护士微信群,确保科研工作完成。

1.2.2.2 制订培训计划 培训总时间为6个月,每周一个案例,每月4个案例。将16名护士分为6组,每组2~3人,设组长1名。讨论时间为每周四早交班结束后进行,每次60 min。根据急诊专科特点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多发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中毒8个重点病种。由8名带教老师每人负责1个病种,轮流负责编写抢救案例,并主持讨论。为确保每名低年资护士均能够参与该病种的讨论,每个病种讨论3次,每次2个小组参与讨论,每2月1个轮回。

1.2.2.3 具体实施 (1)讨论前准备:带教老师选择低年资护士亲身参与抢救的典型案例,讨论前一周通过微信平台告知低年资护士讨论的案例,同时布置学习任务,低年资护士在讨论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查找相关文献资料。(2)编写案例:带教老师收集案例资料并进行整理,针对抢救全过程围绕典型案例提出问题,问题涉及该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急救护理措施。问题体现深入浅出,紧扣案例,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设计。编写的抢救案例资料由主任医师、科护士长、课题组组长共同审核确定。(3)案例分析:带教老师与低年资护士共同回顾抢救案例资料,时间为5 min。50 min进行讨论,从该案例的病情诊断及依据入手,通过对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入室快速评估、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相关专科知识点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采取提出问题,低年资护士进行讨论的形式,对低年资护士回答不出或有疑议的问题,由其他人员进行补充。整个过程带教老师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思维习惯。最后带教老师针对本次讨论中重点内容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对参与讨论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打分,护士长补充完善,时间5 min。

1.3 评价指标

1.3.1 理论考核成绩 由护士长及组长于培训结束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内容以《急危重症护理学》(第3版)、《内科护理学》(第5版)、《外科护理学》(第5版)为蓝本,结合《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应知应会》,重点考核病例相关理论知识。题型分为案例分析题40分,其他题型60分。最终考核成绩占80%,平时考核成绩占20%,两者综合评分。

1.3.2 临床实践能力 以我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评定》为标准,内容包括护理程序应用、沟通交流、病情观察、人文关怀等,培训结束后由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临床实践能力考核。

1.3.3 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自制调查表,调查观察组护士对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的培训效果评价,包括10个条目,采用“同意”、“一般”、“不同意”3个选项。共发放问卷16份,收回1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其中,护理评估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满分分别为25、35、15、15、5及5分。见表2。

2.3 低年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其中,16名(100%)护士认为此种培训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提高应急反应能力;15名(93.8%)护士认为培训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病情观察能力及培养了临床思维习惯;14名(87.5%)护士认为培训能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沟通交流;13名(81.2%)护士认为能有效运用护理程序;12名(75%)护士认为提高了查阅文献能力。

3 讨论

3.1 开展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意义 研究[3-4]报道,目前护理管理者运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法等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然而实际抢救工作情境多变,同一病种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不同,采用模拟情景及标准化患者进行培训,低年资护士未亲身参与抢救,不能真正感受抢救氛围,遇到实际抢救会出现茫然无序,不能有效实施抢救,其培训效果不能满足实际抢救需要。本研究所有典型案例均为低年资护士亲自参与抢救的案例,背景真实,实践性强,容易激发护士求知欲,护士在主动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讨论的过程中自我评价及自我审视,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强化。通过带教老师的引导式教学,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应急反应能力得到训练,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带教老师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故此种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教学相长,提高团队协作的效果。

3.2 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3.2.1 提高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 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5]指在真实护理环境下,护理人员解决临床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内部动力、知识及技能的总和,是检验临床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急诊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应急反应、病情观察等临床实践能力欠缺,需要在实际抢救工作中进行训练和提高。然而一方面急诊抢救工作量大,低年资护士在抢救工作中训练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急诊病种繁多,低年资护士自主学习时往往表现为无所适从,无正确的学习方法,仅仅停留于死记硬背的初级阶段,且系统性不强,难以满足实际抢救需要。本研究以提高护士临床实践能力为目标,将“临床实境”与“典型案例分析法”有机整合,进行开放式与引导性探究并重的学习。低年资护士通过讨论前自主学习、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案例层层剖析,引导低年资护士进入临床实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且典型案例为低年资护士亲自参与抢救,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

3.2.2 提高低年资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急诊是医院危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6],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大,疲惫感显著,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不强。传统讲授培训以教师为中心,护士需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来院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且讲授内容针对性不强,故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即使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但因案例非低年资护士亲自参与,感受不到真实情境,故学习主动性不高。本研究选择低年资护士亲自参与的案例,护士主观上学习兴趣提高,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前护士需查阅大量的文献,复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资料收集,讨论过程中带教老师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引导式提问,护士思考、分析问题,同时通过讨论,锻炼护士沟通交流能力,达到提高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实境的案例分析法能有效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得到低年资护士的认可。低年资护士通过对亲历的抢救案例进行主动思考及探究,临床思维及分析问题等能力得到提高,为今后学习及抢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研究目前已逐步在我院院内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修护士培训中推广应用,通过培训使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提升临床护理内涵质量。

[1] 许素芃,刘晓为,李桂宝,等.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22-924.

[2] 胡霞,顾晓菊,潘红宁,等.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2):1294-1296.

[3] 李青,王艳娜,秦殿菊,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28-31.

[4] 宋杏花,王世英,邢黎艳.案例分析法结合情景模拟法在急诊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81-83.

[5] 韩影,李秋洁,范宇莹,等.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12-514.

[6] 陈倩,安晓洁,刘景峰,等.急诊危重症疾病现状研究与分析[J].首都医药,2014,10:25-28.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编号:Tfh 1412)

吉云兰(1974-),女,江苏海安,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崔秋霞,E-mail:cui.qiuxia@qq.com

R471

C

10.16821/j.cnki.hsjx.2016.23.011

2016-05-30)

猜你喜欢
实境年资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临床实境考核在眼科住院医师实践技能结业考核中的应用
“实境课堂”为青少年点亮前行之光——泰兴市少先队实施红色基因工程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实境学习:让学习在学习者的手中和脑中同时发生——访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授扬·哈灵顿博士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