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2016-12-24 11:54蒋静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6年11期
关键词:娃娃区域空间

蒋静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更多的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逐渐感受到“留白”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重要性。所谓“留白”,即留出空地,留出空间,能给人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科学地给幼儿留出充分探索、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有意创设“留白”,更大程度上实现师幼之间的智慧互动,从根本上重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一、空间规划预设留白

留白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区域游戏一般要根据幼儿园游戏课程进行空间规划设置,留白首先要在幼儿园有限的空间规划中适当进行预设,才能更加灵活有效地开展区域游戏,更好地实现幼儿主体教育理念。

(一)区域设置留白——为生成预设

区域内容的设置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兴趣而确定,不是老师一个人自说自话就可以,应鼓励幼儿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幼儿想象而共同设置,这一点尤其对于中大班幼儿更是需要。

班级区域内容确定前老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量,以便确定班级区域的具体内容,但是在确定班级具体区域内容时要注意留白,即留出一块空的区域暂时不设置任何区域游戏,其目的是为游戏活动中幼儿突发生成新的游戏内容留有空间。如:小班幼儿尤其喜好玩娃娃家的游戏,一开始班级设置了好几个娃娃家,随着幼儿游戏的推进,有的幼儿不再满足于一直在自家娃娃家里摆弄物品,他们开始愿意带着娃娃去走亲戚去串门;再随着游戏的深入,他们想带着娃娃去看病、购物,那么医院、超市或商场该在哪里设置?这时的留白区域就能派上用场,根据幼儿的需要生成的新游戏就诞生了,娃娃家的很多幼儿也就走出来了,这时就可以相应关闭一家娃娃家或几家,关闭的这家娃娃家又成了暂时的留白区域,等待幼儿的“再次生成”。

(二)自主空间留白——为保护个性

在每个区域空间规划中适当“留白”,作为幼儿自主活动空间,可以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创造独自相处、独自活动的条件和机会,因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仅不同于成人,每个幼儿个体间差异也很大。

教师应对幼儿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能简单化地用相同的标准对待每一个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每个区域自主活动区(自由展现区)的设立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可以允许幼儿进行本区域游戏的延伸内容或与本区域不相干的其他游戏,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心理成长变化。让幼儿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情,在这里可以得到疏解。另外幼儿每天的心情变化大,留白的区域还便于那些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什么也不想玩或好朋友间有悄悄话说的孩子在里面徘徊、逗留。留点小空间,孩子们会很高兴。

(三)展示空间留白——为体验成长

留空间,实际上是留机会,让幼儿展示才情,培养能力,增长智慧。区域游戏中合理使用地面空间和立体空间,适当留白,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作品、表现自我的空间,在充分展示中体验成长。

一是立体吊饰展现作品。由教师在横梁、顶面等地方挂上空白的装饰纸,留待孩子们展示大作。每次幼儿作品完成后,他们就和老师一起把作品或贴或挂到空白的装饰纸上,教师稍稍加工背景后,孩子们的作品就飘在了该区域的上空,活动室里就成了艺术的海洋。

二是墙面、桌面、柜面留下成长轨迹。成长的过程是最具有价值的,每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每个区域的墙面、桌面、柜面、纸箱面我们都应予适当留白,利用区域中的各个面给予每个幼儿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记录下幼儿的点滴进步,以成长链的形式逐步添加孩子不同时期的绘画、手工作品,或是记录孩子的话语和创意想象等,呈现出一段发展性的过程,展示出幼儿在一个时期的成长轨迹。

二、区域准备巧妙留白

巧妙地在区域准备过程中留白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既能引领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区域准备的工作上来,又能引领幼儿深入参与该游戏。

(一)区域环境创设留白——给幼儿更多的参与机会

区域内容一旦确定,就需要对区域进行相应的布置,这一工作可适当留白。众所周知,各个区域中的“点、线、面、体、色彩”和趣味造型能影响幼儿的视觉,并通过这些艺术装饰的主题、形式、色彩等信息建构幼儿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大班根据幼儿兴趣创建的益智区——拼搭几何图形,教师仅提供了几个几何图形的图片摆放在该区域内,然后引导幼儿讨论:你见过的几何图形有哪些?还有哪些几何图形?进行这一游戏需要什么?游戏可以怎么玩?用什么材料可以拼搭出几何图形?还需要哪些辅助工具?隔断材料可以用什么做?拼搭的几何图形可以放哪里展示?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查找资料,寻找游戏材料,然后把幼儿带来的东西堆放在一起,再次讨论:如何布置这一区域呢?通过讨论幼儿都主动参与了进来,他们想出了许多,如水彩笔、蜡笔、火柴棒、竹棍、牙签、树枝、布条、线绳、纸条等可以用来进行拼搭几何图形的材料;他们还想到纸箱、屏风、柜子等都是做隔断的好材料。在“定主题——留白——添加”的过程中区域逐渐丰富了起来,在讨论、探究、实践过程中的留白给幼儿提供了很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更好地发挥出了区域游戏环境布置的教育功能。

(二)游戏材料提供留白——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

材料的留白更多的是指不限制孩子的使用,孩子们在使用材料时除了模仿就会有无尽的想象。适当地利用留白的游戏材料可以给孩子提供探求世界的想象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能够有兴趣地进行操作、深入探索,有效地促进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发展。

首先,留白的操作材料能让幼儿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如在大班益智区“小小剧场”游戏中,幼儿通过不断的摆放感知横排与竖行的规律,了解不同的位置横排与竖行的不同变化,从而对于横排与竖行的关系有更深的感受。如中班科学区“颜料变变变”游戏,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颜色在一起的变化,感受到颜色相加的奇妙,进而引发幼儿对于颜色进一步的探索。

其次,留白的游戏材料,能让幼儿想象物品新的玩法。游戏活动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很好途径,不提供使用方法或不限制使用活动材料,能促进幼儿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如建筑区只提供幼儿积木,那么幼儿搭建好后要布置相应的场景就缺乏材料,这时百宝箱里的物品成了幼儿的稀罕物,饮料罐成了灯塔,纸盘与竹签组合成了凉亭,五彩纸张成了小狗、小鸟等……

再次,留白的游戏材料,促进幼儿间的合作和互动。如大班娃娃家只提供了锅灶及简单刀具,只见幼儿有的从百宝箱里寻找出了游戏的替代品;有的跟别人商量,从别的区域借来了游戏用品;有的幼儿干脆从家里带来了真的蔬菜和干果,并且在游戏结束后让全班孩子品尝他们的劳动成果。其他幼儿见了也效仿,孩子们每次带的东西都不一样,每天孩子自带的娃娃家游戏材料引发了孩子的游戏兴趣与社会性交往,也增强了孩子的任务意识和参与的主动性,娃娃家现在成了班级孩子热门的游戏选择。这就是留白的效果。

(三)区域选择定位留白——给幼儿更多的选择机会

自由选择是安全心理环境创设的保障。区域选择定位留白是指把游戏的自主权更大程度地交给孩子,每天让孩子自己选择游戏,充分体现自主性。

有一些幼儿在区域游戏时不会从头到尾只玩一个游戏,又有些幼儿喜欢扎堆游戏,那么每个区域的人数如何设置?如何能够满足幼儿游戏坚持性不够的问题?怎样才能便于幼儿自由选区?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区域选择的定位。如游戏时一幼儿先选择了娃娃家,玩了一会儿后他去了美工区,做好一个手工后他又去了益智区,那么他的成功自由换区在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有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那个区域里孩子人数不够;第二,那个区域中有孩子愿意与他交换游戏;如果前两种情况都没有,那么第三种情况就非常必要了,那就是区域里有留白的人数选择,只有区域中有适当的留白人数选择才能便于幼儿自主地进行游戏的交换。

三、活动过程科学留白

“留白是一种等待、一种期待、也是一种欣赏。”“留白”应是教师有意而为的,是为了给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合作空间。通过活动过程“留白”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区域这一方天地里去主动自由地观察、发现、创造,寻找快乐、体验情感、发展智慧,使区域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留白自然无痕——保护幼儿探索学习的童心

有经验的老师在留白处不留痕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就只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用自己的方式在探索与思考。

如在中班的超市游戏中,幼儿运用色彩纸做标记,红色的彩纸是饮料;蓝色的彩纸是饼干;绿色的彩纸是茶叶;黄色的彩纸是各类纸;咖啡色的彩纸是洗发水等等,并且彩纸上做上打勾等标记的表示此物品已经用过。这是在教师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幼儿自主的探索学习与表现,才有了这许多的意义,你根本不用担心幼儿间不理解,幼儿们的语言交流比你教半天效果更好。再如游戏“靶场”,教师没有参与设计,幼儿自主游戏,随着游戏的进行幼儿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有人不买票随意进入靶场;有人不排队;有人枪用完不放回原处;有人站的离靶心太近很危险等等问题。出现问题孩子们就会想办法来解决,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说服教育与制止,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他们想到了用围栏拦住不给自由进入;对于有人不排队这类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请他一旁先观看再玩;对于有人枪用完不放回原处的问题在旁边用文字或图注明要求;对于有人站得离靶心太近很危险则在靶心附近贴上画好的警示标志。幼儿在自主探索中会发现问题,也会试图去解决问题,虽然幼儿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好最妥当的,但幼儿在解决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经验。

(二)留白真诚耐心——维护幼儿自由创造的天性

留白要真留白,这就需要耐心。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孩子的活动,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原本是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因介入的出现而告终。因此应给幼儿自由表现的发展留白。

在区域游戏学习中应减少教师约束,为幼儿自由表现与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在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的介入要少,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介入。如语言区续编故事时,每个幼儿续编的故事五花八门,有的可能还不符合逻辑,这时教师要“学会等待”,不要急于介入,给孩子自由表现留白,这样才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如美工区的绘画与创作幼儿可能并没有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但是教师也不要立即干预、立即阻止,让幼儿自由发展,可能效果比预先的还要好,即使没有也给了幼儿大胆表现的机会。

(三)留白张弛有度——赋予孩子自主学习的信心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里的特殊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区域游戏中智慧的适度留白给了孩子更多参与布置的机会,展现自我的空间,探求知识的阵地,适宜地满足了孩子发展的需要,见证了孩子成长的轨迹。

在区域游戏的学习中,适当的“留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对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到底留多少,怎么留,需要教师去琢磨、去把握。如果留得太多,什么都不提供、什么都不限制,幼儿就无法开展活动;如果留得太少,教师提供了过于完整的材料,又限制了幼儿的想象。这些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凡事要有“度”,怎样让“留白”留的恰到好处,让师幼的主导和主体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怎样将“留白”艺术巧妙地运用到实际的活动中去?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区域游戏中的留白策略值得深入探究。

区域活动的氛围应是自由和宽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获得经验,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娃娃区域空间
创享空间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