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淄博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的思考分析

2016-12-26 00:00刘苏慧张艺明玥孔秋梅花蕾张铃欣
商情 2016年43期

刘苏慧 张艺 明玥 孔秋梅 花蕾 张铃欣

【摘要】通过对淄博周村的民俗保护及社区的开发现状分析,剖析古村落的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前景,分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对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提出一些建议性的措施及对策。

【关键词】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社区开发对策

山东省中部的淄博市周村区,有一条铺满青石板的路,路边皆是明清时期古色古香的店铺,店铺安坐着一位或几位手工艺人。古村外面立着“天下第一村”的牌坊,牌坊上的颜色已经有些消褪,但依旧巍峨矗立,依旧在今天散发着它不变的魅力。周村古商城,一个在风雨沧桑中依旧不变的古镇,总留给世界太多的问题,太多的思考。

一、周村古街民俗文化资源概况

周村古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根据实际考察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我们把周村古村落的民俗文化分为以下几类。

建筑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它能够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各时期的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山东淄博周村的古文化街的实地考察,我们也见识到了许多的关于古街的古建筑民俗文化。许多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都保留了建筑的本色,十分古色古香。大都保持了自身的风格。身在其中,会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沉浸其中,仿佛能感受的到周村古街的先人们的悠然的生活态度。如果可以,真的想在其中停留多些时间。

淄博周村大街除了各种古代建筑以外,还有就是数不清的玉器店、石艺店、古玩店和服饰店。当然最多的店面还是周村烧饼。周村的烧饼店,许多都是现场做工,供游客来观看。许多的游客也可以参与其中,感受亲自做周村烧饼的乐趣。现在,周村烧饼,对于周村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美食,而是一种文化,一种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走在周村大街上,漫步其中,不远处就会有一家周村烧饼的店面,许多热心的商家还会让你品尝,第一次走进周村大街,也是第一次在周村古街品尝到周村烧饼。很多时候,还未进到店铺,就已经被烧饼的香味深深地吸引到了。所以,对于周村人来说,烧饼真的是一种凝聚许多文化因子的美食,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资源。

现在,大部分古街人民还在继续传承先人关于烧饼的做法,无形之中会将古街的物质文化资源发扬光大,这既是古街人民的物质财富又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现在淄博周村的烧饼已经走向了全国,在市场中很有吸引力,希望周村的这一物质文化资源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二、目前周村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困扰周村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权问题。周村保护工作难以进行的很大原因就是大部分建筑是属于个人私有财产,而进行建筑的修补工作需要大量的经济财产支持。然而大部分村民并不能一时间拿出如此多的财产。如果寻找政府的帮助,一方面周村有太多这样的急需修缮的建筑,政府财政方面可能一时间不能提供支持和帮助;而另一方面,建筑群仍是归私人所占有,用公共财产去给私人财产提供支持,找不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为了解决这个令人尴尬的问题,很多政府采取了这样一种方法,那就是回收建筑的所有权,使其归为公共财产,这样修缮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想统筹建设周村和新村,就要明白它们各自所起到的作用,各自有哪些功能。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周村的名声吸引游客,而让新村的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服务于前来的游客们,充分做好前后的衔接,两全其美,各有所得。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古村原有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特性,充分开发特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对新村建设做好规划,建设宜人的居住环境,完善旅游的基础设施,衣食住行等方面药要格外重视,当然还有纪念品等等。同时,这些设施应建在新村,避免对古村落的过度开发而影响其文化氛围。

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会促进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现如今我国的村镇基础设施发展并不令人乐观,造成了城乡生活差异大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当地政府并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真正当作重点工作抓起来,缺乏管理和监管;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没有得到保障,只是进行无关痛痒的小修小补,临时性支持较多而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导致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要想缩小城乡差别,就要完善小镇的基础设施。如公路建设,网络建设,饮水保障等。

三、周村民俗与社区保护对策

(一)维持周村的整体风貌,对部分老建筑进行适当修缮

首先,对当地的建筑的数量,破损的程度以及如果修缮需要的资金和工作量等进行仔细调查,登记在册,在此基础上配合政府的有关部门对古村落的建设拿出具体修缮方案。一方面要尽量保留原有的风貌,在此条件下就要求我们尽量采用与原来相似的材料和技艺,维持原有的外观;另一方面,要着重对内部设施如水电网络停车位等进行改善,满足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另外,我们要采取灵活的措施,在结合周村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尽量不使村落闲置。

(二)亮出周村古商城古街道名片,提高知名度

周村古街文化资源丰富,大染坊、旱码头等影视资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此外还有杨家大院、状元府、魁星阁、民俗展览馆、艺术博物馆等实体建筑,这些都是周村的名片,是能够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的财富。要善于抓住细节,处理好细节,对照片、文献、口述历史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保存。

面对周村古街群众性参与的文化活动缺乏的现状,在周村景区,我们可以增加参与性项目和举办多样文化交流活动,进而活跃古商城氛围;通过报刊、互联网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创意周村文化广告以扩大古商城影响。顺应时代号召,将周村古街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如鲁商精神的研究宣传,周村烧饼历史展示。此外要注重不断提高周村古商城旅游服务质量,创新开发旅游产品,引进国内外老字号品牌,实施精品战略,尽最大努力把周村文化资源做大做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文化自信。

(三)出台保护规划编制,处理好古街与周边社区关系

古街与周边社区开发的矛盾显现出来。要实现周村古街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地政府除了要加大宣传,注重提高人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之外,还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有序规划。

(四)构建生态博物馆,积极面向广大青少年

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法国。此后,作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概念,其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着重大影响。生态博物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机关和本土居民共同设想、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经营的一种实用工具。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是人们将文化遗产转移到一个特定的实体建筑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要保护的这些文化遗产脱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同时也脱离了它们所处的最初环境。而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它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点之上:将文化遗产原滋原味发展,将其最初的面貌保留在它所处的社区及环境中。

走在曲折悠长的周村大街上,你会发现两侧的店铺招牌格外醒目,一旦走进各个商铺,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如丝绸店、瓷器店、木雕店等会吸引无数游客。但也存在不少店铺商品重样、现代化过强问题。为吸引更多游客,周村古街可以借鉴台儿庄古城做法,所售商品种类要确保多样性,以传统的手工艺制品为主,虽然设计变了,但是工艺不变。通过不断融入现代气息,满足现代人喜好,促进周村古街向这一正确方向发展。要加大对古老手工艺传承人的扶持与鼓励,做好宣传,促使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此外要尽可能减少与社区及周边环境的冲突,将周村古街的发展融入城市化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一点,文化遗产传承的希望在青年,重任在青年,周村政府要积极联合学校,组织青少年学生前往周村古街参观学习,进行社会实践等,借鉴朱家峪古村建设经验,逐步形成周村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创新理念。

四、淄博周村古村落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展望

古村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文化,在古村落的保护和社区的开发过程中,依照其自身的优势对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周村古街独特的品牌,并依据古街自身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增强古街的独特性。社区的建设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现代不可避免,但是社区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会给古村落的历史遗迹及文化传统带来损害,对现在的古街造成不良影响。掌握开发力度,重在保护合理开发,从古街当地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减少对古村古街的破坏。淄博周村古街如何在文化传承和社区文化的开发中彰显自身特色,与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的热烈拥护和强烈的责任感不能分割。在对古街民俗文化保护和社区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彰显古街鲜明文化特色,增强当地居民对古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村落的民俗,领悟到古村落的精神价值,感悟广大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国劳动人民不怕劳苦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保护古村落民俗文化与合理开发社区是一件利在当前、泽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是关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也是塑造民族个性与品格的重要环节,让我们高举保护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对古村落民俗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社区,使得古村落能够继续散发生机与光芒。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北方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罗杨.守望古村落[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

[3]王恬.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山东师范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现有古村落的民俗保护与社区开发研究——以淄博周村古街为例。

作者简介:

刘苏慧(19 -),张艺(19 -),明玥(19 -),孔秋梅(19 -),花蕾(19 -),张铃欣(19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