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6-12-26 10:12杨坤周游坤张宇王丰岩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9期
关键词:重建复发手术治疗

杨坤 周游坤 张宇 王丰岩 向阳

【摘要】 目的 探究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操作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7例良性肿瘤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 28例恶性肿瘤患者行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观察手术操作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7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无死亡病例, 随访未见局部复发情况, 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Hairris评分均>90分;28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出现肺部转移9例, 死于呼吸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带瘤生存, 转移性肿瘤患者在1年后死亡, Hairris评分在80分左右。结论 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可提高髋臼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对于骨巨细胞瘤等恶性情况术后仍面临较高复发率和死亡率。

【关键词】 髋臼肿瘤;手术治疗;重建;复发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049

近年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进步以及手术手段的不断更新,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合理选择术式成为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臼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5例髋臼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0例, 女15例, 年龄17~65岁, 平均年龄(46.3±10.2)岁, 良性肿瘤7例(占20.0%, 包括单纯性囊肿、韧带样纤维瘤、纤维结构不良和血管瘤), 恶性肿瘤28例(占80.0%, 包括骨肉瘤、软骨肉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软骨母细胞瘤和转移性肿瘤), 纳入者均经病理证实, 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予以排除。

1. 2 方法

1. 2. 1 术前准备 患者均行骨盆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 部分患者行ECT检查, 确定骨转移情况;术前行穿刺活检, 确定肿瘤性质, 对手术可行性进行分析, 预测转移性肿瘤患者生存期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1 d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明确肿瘤供血及周围血管情况, 血供丰富则行经股动脉供瘤动脉血管栓塞术, 确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部分对化疗较为敏感的恶性肿瘤患者, 给予常规术前化疗, 做好肠道准备、备血等工作, 术前2 d进食流质食物, 定期清洗灌肠, 行输尿管导管插管。

1. 2. 2 手术过程 ①对于良性肿瘤患者, 行单纯肿瘤刮除, 常规处理, 植入异体骨, 再行钢板内固定术;②对于恶性肿瘤患者, 行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全身麻醉下进行, 患者取侧卧位, 从髂骨翼入路, 切至同侧耻骨, 呈“人”字形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周围神经的保护, 钝性剥离耻骨上支, 必要时进行结扎处理;将髂骨翼外侧肌肉剥离, 显露并取出股骨头, 对于肿瘤侵犯Ⅲ区, 先离断部分坐骨支及耻骨上支, 将肿瘤完整取出;然后行Ⅱ区髋臼肿瘤重建, 在股骨近端插入生物假体, 再对肿瘤侵犯Ⅲ区进行重建, 完成切除髋臼和耻骨, 用万向脊柱螺钉置入耻骨, 连接髂骨翼, 重建髋臼[1]。

1. 2. 3 术后处理 完成手术后, 行血常规等检查, 给予消肿、消炎等对症处理, 防旋鞋固定患侧肢体, 观察引流液情况, 在40 ml左右可将引流管拔出, 术后2周再行影像学复查, 观察假体固定情况;制定针对性化疗方案, 给予甲氨蝶呤(注册证号:H20140205, Pfizer (Perth) Pty Limited)、多柔比星(注册证号:H20140505, MicroBiopharm Japan Co., Ltd., Yatsushiro Plant)+顺铂(国药准字H20143124, 广东岭南制药有限公司)或异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20083168, 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剂量分别为10~12 g/m2、70 g/m2、110 g/m2、12~14 g/m2, 术前3次, 术后10次, 间隔2周, 其中软骨肉瘤和骨巨细胞瘤患者不接受化疗。

2 结果

2. 1 生存及并发症 本组35例患者, 围术期无死亡病例, 有2例恶性肿瘤患者切开愈合有延迟, 加强护理干预后愈合, 未见深部感染病例。出院后1周有1例患者髋关节脱位, 另行手术切开复位。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15个月的随访, 其中7例良性肿瘤患者未见复发, 2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 肺部转移9例, 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死亡时间均在1年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1例带瘤生存, 其余类型肿瘤患者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或肺部转移。

2. 2 肢体功能 参照Hairris评分标准[2], 对存活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其良性肿瘤患者Hairris评分均>90分, 术后2个月即可下地行走, 3个月后基本恢复;恶性肿瘤患者中, 术后3个月可借助拐杖行走, Hairris评分在80分左右, 6个月后步态恢复正常10例, 其余恢复较差。

3 讨论

肿瘤, 尤其是恶性肿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较大,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从其发生部位来看, 髋臼部位肿瘤发生率相对较低, 但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该部位肿瘤与周围器官、血管及神经存在较大关联, 给临床诊疗带来很大困难[3]。本次研究中, 7例良性肿瘤患者经单纯肿瘤切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术后无死亡病例, 随访未见局部复发情况, 肢体功能恢复良好;28例恶性肿瘤患者经脊柱钉棒系统联合骨水泥重建术治疗, 术后出现肺部转移9例, 部分患者带瘤生存, 转移性肿瘤患者在1年后死亡。从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来看, 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分析认为, 这主要得益于术前栓塞和规范的手术操作, 髋臼肿瘤患者术前先行髂内动脉栓塞, 在此基础上配合切除该部位肿瘤病灶, 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 为肿瘤的彻底切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恶性肿瘤部位较深, 就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 手术治疗仍存在不小的困难, 需根据病变范围选择相适应的手术方案, 主要通过保肢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

综上所述, 术前髂内动脉栓塞可提高髋臼肿瘤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对相关手术方案进行优化,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斌, 胡波, 倪建法, 等. 骶尾部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 4(11):387-389.

[2] 刘军蔚, 王子明, 杜全印, 等. 带翼髋臼加强杯在髋臼周围肿瘤切除术后髋臼重建中的应用.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10(4):468-470.

[3] 文建平, 陈冬萍, 李卫峰, 等.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0(1):7-9.

[4] 易琛浩.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8(34):29-30.

[收稿日期:2016-09-23]

猜你喜欢
重建复发手术治疗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老年肥胖患者结肠癌的疗效及复发情况观察
肿瘤标志物CA199和CEA与大便潜血联合检测对肠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69例再发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用镜头“重建”徽州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