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残疾人服务现状与问题研究

2016-12-26 21:52汤兆权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城市社区

汤兆权

摘 要:残疾人社区服务涉及帮扶服务、社区康复、残疾人文化等内容,城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武汉市H社区为例,重点分析社区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主要从服务工作改善和发展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残疾人服务;武汉市H社区

据中国残联统计,我国各类残疾人已达8500万人,其中1500万以上的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指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故加强社区残疾人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

1 武汉市H社区对残疾人提供的社区服务措施

武汉市H社区属于武昌区老社区,截至2015年底,该社区持证的残疾人共656人。其中,视力残疾96人、听力残疾67人、言语残疾4人、肢体残疾307人、智力残疾63人、精神残疾113人、多重残疾6人。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类型,该社区采取了不同的社区服务措施。

1.1 残疾人帮扶措施

H社区残疾人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提高残疾人的幸福”,社区帮扶服务的资金来源得到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各级政府和残联的大力支持。对社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残疾人,除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外,按其残疾等级另给额定补助,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每人每月130元;残疾等级为三、四级的,每人每月8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同时,H社区正在进一步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手语、盲文的教学,助听器、拐杖等辅助工具的发放等。另外,H社区还通过政府购买等途径从社会组织中招聘了三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由他们处理社区残疾人日常事务及组织相关活动等。H社区还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志愿助残活动,与市内多所高校志愿服务队展开合作,不定期联合举办各种助残活动。

1.2 残疾人康复措施

H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建有心灵驿站、专家咨询室、医务室、技能康复室、休息室及户外健身器材等康复设施,每年至少安排2次医务人员上门探望服务,为不愿、不方便到服务中心的残疾人提供免费便捷的身体检查和康复指导服务。精神类残疾人还能获得每人每月150元的医药费补助。此外,对有托养服务需求的智力、精神和丧失生活能力的重度残疾人,H社区还能提供托养服务。

1.3 文化服务措施

为了满足残疾人文化生活需要,H社区拥有多功能活动室、盲人影院、电教阅览室、爱心厨房等活动场所,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同时,H社区经常联合所在街道其他机构以及社区共同开展赴湖北省博物馆、东湖、木兰玫瑰园等景点游览的活动;社区残疾人服务中心也会通过专业社工的组织策划,与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一同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H社区最具特色的残疾人文化活动集中在法定节假日及“残疾人文化周”期间,往往会联合湖北当地媒体、企业等举办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H社区残疾人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帮扶成效有待提高

2.1.1 无障碍设施使用率低

据有关法律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公用设施、住宅小区时,应进行无障碍设施设计和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然而H社区仍然存在许多公共场所并没有建设无障碍设施,给残疾人带来极大不便。例如,路口、人行道设有交通信号灯的地方并没有为盲人设置的声音信号;社区内的盲道经常被占道;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屡被占用;公共交通工具上为残障人士准备的专用座椅也经常被占座。

2.1.2 忽视残疾人本身需求

残疾人享受到的社区服务并非是一种需求导向,而是一种政府的制度安排。较多的资金用在社区建设上,就意味着保障残疾人本身需求的资金投入减少。目前,武汉市只对下肢、视力及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实施了办理免费乘车卡政策,其它类别的残疾人至今没有享受。

2.1.3 志愿服务随机性大

目前,H社区主要通过与市内各大高校志愿者团队不定期联合开展助残活动,如电脑技巧传授、插花艺术、纸工艺品的制作、简单烹饪等。志愿服务虽然也受到残疾人欢迎,但因随机性大,不能让残疾人长期稳定的得到帮助;其次,由于志愿者团体多来自各高校,平时他们对社区残疾人生活并不了解,所学专业也很少与社会工作产生联系,同时也没能全面的考虑不同类型残疾人的需求,导致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普惠性而缺乏专业性。

2.2 社区康复缺乏专业指导

为了了解H社区残疾人康复现状,2015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向该社区残疾人发放问卷11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根据调研结果,发现以下问题。

2.2.1 残疾人对社区康复缺乏动力

H社区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使用率较低(见表1),受访人员有42%的残疾人对社区康复持消极态度,其中有64.3%认为因行动不便或是没有毅力而无法坚持康复训练。由此可见,H社区残疾人对于社区康复没有信心,缺乏动力。

2.2.2 社区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不足

据调查,H社区80%的受访残疾人表示自己需要专业心理疏导,尤其对“正确对待自我和树立康复信心”的心理疏导需求较高(见表2),但心灵驿站等设施使用率低。

2.3 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受限

通过笔者与社区部分残疾人协理员、社工、残疾人、居民、志愿者等人士座谈得知,当前H社区残疾人文化生活的经费投入不足,社区资金支持重各类残疾人设施的建设,而轻文化生活活动的开展。社区残疾人文化活动参与的受众狭窄,大多是一些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少数社区居民;少数活动则还有某些上级领导、相关媒体的参与。另外,因缺乏专业的艺术表演者,残疾人对于文化活动的满意度不高,许多文化活动的影响不大。

3 完善H社区残疾人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加大资金倾斜力度

政府要实事求是,真正从残疾人自我需求角度出发,对残疾人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把对社区残疾人服务投入的资金向满足残疾人真正需求方向倾斜。完成对当前残疾人生活保障、出行、医疗、教育、养老、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覆盖。可以借鉴其他城市做法,完善武汉市城市社区残疾人的服务。如郑州、合肥、南昌、长沙等实施了各类残疾人享受免费乘车政策;天津、沈阳等城市还给残疾人办理爱心卡,此卡不光乘车免费,还能享受看病挂号免费、购物优先等待遇;北京公交甚至对全国残疾人实施免费乘车政策。

3.2 建立稳定长期的志愿服务机制

H社区应当尝试与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各高校志愿者团体、社区居民、企业、其他团体或机构一起协商建立稳定长期的志愿服务机制,这种机制应当包括志愿活动定期开展的日程安排,活动形式和内容的确定,志愿者其他形式的福利回馈等。同时,政府、残联、社区等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培养专门的助残志愿队伍。可以借鉴美国为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设立一年 50 小时社区服务目标的做法,从小就树立学生的志愿助残的思想;同时吸纳社工方面专业人员进入志愿者队伍,加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

3.3 提高社区残疾人活动参与度

要提高社区康复服务设施使用率,就必须提高社区残疾人活动参与度。例如,对不方便和没有毅力参加社区康复的残疾人,可以提供免费上门接送的服务,同时对参加社区康复的残疾人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专业可行的康复指导计划,鼓励更多的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重视残疾人心理问题,提供专业疏导服务。全面调查辖区内残疾人的心理需求,完善社区心灵驿站、专家咨询室等设施,配备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残疾人正确对待自我和树立康复信心等。

3.4 增强社区文化活动趣味性及影响力

社区残疾人文化活动参与人员不应局限于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少数社区居民,应将全社会不同主体全部纳入参与活动范围,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为了扩大影响,可以尝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开展。可以借鉴台湾地区做法,号召当代著名艺术家们创作反映对残疾人群体给予人文关怀的美术画作、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等,增加社会公众对残疾人群的关注和帮助。

基金项目:该项目受武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资助(课题编号14SHB123)。

猜你喜欢
城市社区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提升策略
城市社区自治如何更具活力
优化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志愿服务城市社区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
关于宁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