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人物形象浅析

2016-12-26 13:30田卫静
牡丹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古诗词诗词

田卫静

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多情善愁的诗人通过创作作品,为读者塑造了无数个神貌各异、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分析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人物形象的原因,说明教师应通过明确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来精准分析人物的社会身份、性格品质和人物形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逐步引导学生准确全面地把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艺术家是用形象来思考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是诗歌作品鉴赏的要点。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感性经验,它是最好的切入点,能够准确深刻地领悟诗人的思想情感。《周易》载“立象以尽意。”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作者借助古诗词人物形象或物象(意象)来直接抒发思想感情,也可以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可以清高孤傲、闲适超逸,可以意气风发、矢志不渝,可以愤世嫉俗、无限感伤,可以爱恨情长、孤寂失落,可以豪情万丈、壮怀激烈。诗人们或多愁善感或心怀天下,他们在诗的国度里自由奔放,以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笔者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古诗词时,对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一、古典诗歌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诗词作品浩如烟海,但通过仔细梳理,发现这些作品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不繁杂。诗人塑造人物形象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行为来表现,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句通过营造紧张氛围,引出将军深夜弯弓射“敌”,表现出将军高超的射术和镇定自若的心境。二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如张籍的《秋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句通过对家书重新开封,还有话要说这样一个细节描述,巧妙地刻画出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三是通过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将石灰拟人化,表达了自己不畏牺牲、决心为国捐躯的坚定意愿和高尚情操。

二、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人物形象的原因

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并不能准确、清楚地把握人物形象的蕴意,理解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古诗词一般聊聊几十字,人物形象也较简单,但学生仍难以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言语、神态、行为以及心理上的变化特征,或者不能完全把握喻人事物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与之相关的知识和情感体验,难以逾越学生与古诗之间的鸿沟,包括“时代”“经历”和“方法”。首先,诗人在古诗词的创作中,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特点,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所表达的观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虽然人情有共通性,但由于古今文化基础不同、情感之根源不同,学生不了解诗人寄托假借之事物,就很难理解这些历史上特定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的《轻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夸赴中军宴,走马去如云。樽垒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桔,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在这首诗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将百姓凄苦的生活和宦官奢华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讽刺朝廷中政治的腐败和黑暗。学生如果不了解我国中唐时期的政治体制和局势,不明白朝廷中宦官专权的重大危害,就很难理解诗句中宦官的形象;如果不知道当时百姓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没有对比就很难体会到宦官生活的奢华程度,这样自然就不能深刻体会到宦官是朝廷的蛀虫这一寓意了。其次,高中生“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导致他们社会经历和阅历不足,缺少人生体验。再加上他们都正青春,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好多诗词都是诗人们饱经沧桑、经历了人生悲欢离合后泣血而成,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厚蕴意。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句描述了闺中少妇因看见陌头杨柳春色,内心有了寂寞凄苦的感受,开始想念夫婿,后悔让其离家远征。高中生因为学习任务重,很少有人爱恋,更不用说恋人双方身处异地,他们很难理解这些关于爱情的诗句。再次,遵循科学的方法其实可以很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但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无法精准全面地抓住特定人物形象的外貌神态和言谈举止。尤其是对于那些诗句中描述的特征并不明显的人物形象,学生更加难以把握。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花木整齐、庭院洁净的美丽画面,说明诗人已融入青山绿水之中,与画面成为一个整体,表达了诗人喜爱山水、闲暇自在的形象特点。

三、学生把握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途径

(一)加强与诗词有关知识的学习

与诗词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古人的思想观念、古代的客观环境以及塑造人物的常见特征。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关知识的学习也要以唐宋时期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历史时期。

(二)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我国古诗词是传统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们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其所包含的思想意蕴与艺术魅力,古往今来多少吟诵者都为之倾倒。在这些古诗词中,绝大多数诗词情感表达的方式都比较含蓄,只有少数诗词借助诗词句中的关键词语来直接点明,人物形象易于把握。由于学生缺少情感体验,与诗词的距离太远,读诗味同嚼蜡。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第一,情境营造法。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于音频、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个比较逼真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的氛围,使其仿佛能够看到草长莺飞的春色、波涛汹涌的大海、陡峭险峻的高山;能够闻到芬芳扑鼻的花香;能够听到猿猴的哀鸣、杜鹃的悲啼等,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和情感感染,更有利于学生走进诗词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第二,联想法。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将自己浅显的生活体验进行加工处理,作为了解古诗词人物形象的一条捷径。如古代诗人往往在遭受贬谪后,心理上会产生重大的起伏波动,常感到前途渺茫、世事艰难、壮志难酬,同时也会加重对官场或小人的恐惧、愤恨以及对远方家人的想念。教师在讲解诗词的时候,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设定一些常见场景引导学生:想象你真诚帮助朋友而朋友却伤害了你,你心中的感受;想象你独自在异地迷路,而且无法联系到亲人,你心中的感受;想象你踌躇满志要考出好成绩,可是努力学习后成绩却直线下降,你心中的感受。

(三)强化训练

以专题形式加强训练。(1)以诗词的种类为标准,分析各种类型诗词常见的人物形象;(2)以特定的意境为标准,分析特定意境中人物特殊的思想情感;(3)以人物的身份地位为标准,分析特定身份人物的情感世界;(4)以人物的思想情感为标准,分析拥有不同思想情感人物的身份或性格。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从“熟”中生出“巧”,可以更快更好地把握理解人物形象。

四、结语

学生能准确地把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教师对学生细致耐心的指导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我们相信,只要学生和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就会大幅提升。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小学一部)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关注诗词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