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2016-12-27 11:47李艳霞上海电机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6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性大众化新建

李艳霞 / 上海电机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李艳霞 / 上海电机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面临高等教育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应追求特色化办学之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基本路径进行探析。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发展路径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整合、磨合和增量性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的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已达到一定的饱和,所以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仅依赖数量规模的增长来增加招生,而应转到内涵提升上来吸引生源。新时期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发展应坚持地方性、应用性及特色性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学校的生存之基和活力之源。新建的本科院校发展应把握住一个侧重点就是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应与地方的需要紧密结合,应主动承担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的使命。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坚持走与地方紧密结合的道路是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首先,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当初国家之所以要建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由于地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地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以此来填补地方缺乏本科高校的空白,以实现高等教育向地方的延伸。新建的本科院校作为地方高等教育的支柱,地方也是倾力扶持其的建设与发展所以基于其自身设立的缘由,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也应地方为依托。再次,从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社会服务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应努力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以完成自己的本职功能。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出身于地方以及作为地方唯一或重要的高等教育机构理应积极的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地方走互动发展双赢发展之路。

在目前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有自己的发展之路。关键的就是转变传统的“象牙塔”的观念,亲近地方、走出传统的办学模式。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区域唯一的本科院校而且是最贴近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学校,理应成为高等教育走向基层的桥梁,成为广大基层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实现向地方社会的开放,打开校门、融入地方。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充分了解服务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人才市场、民众需求等状况,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稳定、可靠、互利的合作关系,利用校内各种资源特别是智力优势,全方位服务于社会,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都服从于当地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体格局。[1]

二、坚持应用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抉择

新建本科院校走应用性发展之路和培养应用性人才是为适应内部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和外部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性需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与传统学术性老本科院校实现错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要走应用性的发展之路具体的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历史积淀所决定的。首先,新时期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一批新型朝阳产业的兴起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对一线的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希望高等教育培养出在素质、知识、能力等诸方面都适应工作需要的新型应用性本科人才。由于一直以来传统学术性本科所培养的理论型人才不能符合目前的需要,造成了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上的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当前全国各地的“技工荒”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迎合市场人才的需求,所以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新建本科院校理应担负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并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寻求利用自己的发展空间。其次,新建本科院校坚持应用性的发展之路是由其自身历史的积淀所决定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大多都是高职高专,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了技术专科办学基础和良好的产学合作传统。相比之下,老本科院校的发展一直走的是学术性发展之路因此其办学模式是不符合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的,虽然可以转变其办学模式但是即使这样也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有新建本科院校来承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责任是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的。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走适应应用性人才成长规律的发展模式。目前被新建本科院校比较认可的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针对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出现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要重新认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中“研”要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以应用于生产一线以区别于老本科院校的为丰富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同时这一模式中的“合作”不能片面的理解为教学层面的合作,还应包含学生的出口即就业的合作。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专业链对接地方产业链的方式来保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效性,通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提高院校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以保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

三、坚持特色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根本出路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多样化中的一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高校的办学特色有其独特而丰富的内涵,高校间的差异并不等于特色。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是有内涵生发出来的,而非外部追加的,是自身优势和特点长期积淀发展而成的。[2]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是指与老本科院校相比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赢得自己发展的立足之地的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办学应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定“类型”在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目前的发展应以教学为主以实现人才的培养,但是搞教学的同时也不排除其搞科研,以科研来辅助和促进教学。这里的科研要有适应自身院校的发展即科研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为主而非纯理论研究;定“目标”在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获得生产建设与社会事业第一线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创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9]定“面向”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应主要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为依托,实现院校与地方区域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

[1]胡凌松,单斐娴.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2]周文军.大众化进程中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应用性大众化新建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对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做、练、研、赛”六步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延安戏曲改革研究:大众化视角下的回顾与反思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