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网络金融创新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影响

2016-12-27 21:04李杰秦诗梦袁鑫李小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8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

李杰 秦诗梦 袁鑫 李小慧

摘要:概述发展普惠金融的研究背景,以及当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描述并借鉴国外发展普惠金融的经验,以如何发展落实普惠金融为最终目的提出农商银行网络金融创新的相关策略,真正把普惠金融落实,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能够享受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网络金融创新;国内外普惠金融的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45

1 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经济日益发展,群众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所以国家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普惠十分重视。尽管对我国农村进行了各项改革,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过发展普惠金融这个观点,虽然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但我们仍需在国外的发展经验中汲取适合我国发展的精华并加以借鉴,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国外相对比呈现出大量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普惠金融体系。中和农信副总经理认为要想达到普惠金融必须以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基础,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偏远地区的人民对金融服务从单一业务需求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发展普惠金融需要以IT技术为支撑,进行大数据风控,完善金融衍生服务。近日,央行在青海省进行普惠金融试点建设,根据青海省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对策,以精准扶贫和绿色发展两方面为中心,更好地为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人民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安徽合肥的相关专家认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小微融资这个难题,我国应该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放宽贷款限制,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贷款机制。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金融行业都有其弊端,在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行业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产业创新才能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然而互联网交易的分散性使得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越发突显出来,信息不对称极有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从而造成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因此我国农商银行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网络金融创新来达到普惠金融的目的,研发出适合不同阶层群众的金融产品,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e system”,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时广泛应用的词汇。普惠金融这个理念在国外较早的得到关注,大多数国家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为广大人民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贫困人民提供金融服务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并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Leyshon和Thrift(1995)认为金融排斥是某些特定社会阶层人群获得正规渠道金融服务的行为和过程。Conroy(2005)认为金融排斥的对象主要是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该人群很难获得正规渠道金融服务的现象被称为金融排斥。

美国的社区银行在促进完善其普惠金融体系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美国的社区银行营业点一般都在社区,能够随时为社区人民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业务手续费,降低群众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其次,社区银行对社区情况十分了解,可以有效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发出多项迎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再次,美国政府对社区银行的政策扶持,依照《社区再投资法》定期对社区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对部门业绩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了解社区银行的融资情况和发展动态;最后美国社区银行还成立了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印度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农村金融体系是发展较早并且比较完善的,印度政府的Planning Commission(2009)在2009年印度金融机构改革委员会报告中认为普惠金融包括信贷,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比如储蓄、保险和汇款等。印度政府先是建立信用合作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商业银行的介入,再通过扩大和完善银行分支机构网络体系,现在已经形成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了。印度的农村合作金融主要包括中短期信贷合作系统和长期信贷合作系统,其中中短期信贷合作系统包括三个机构:初级农业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印度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文化,经济、政治等三个方面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文化上,开启金融教育普及工程,提高人民的金融知识水平,让普惠金融和金融机构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改善金融市场金融不对称的情况。在经济上,印度政府通过开展一些活动,降低金融需求者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低收入者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RBI还大力推广电子支付系统,完善偏远地区的银行电子网络金融体系,通过设立一些网点连接银行的网络终端,便利民众的生活服务。印度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持,从2000-2001年度的976亿卢比增加到2003-2004年度的1407卢比,约增加50%。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普及农村金融奠定基础。

2.2 国内研究现状

1951年,我国正式成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事业在新中国开启。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渐渐退出后,农信社占据了越发重要的地位,也成了农村地区贷款的一条主要渠道。农村信用社的网络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投放近年来出现了空前巨大的增长,农村的直接到户率高达80%以上,但农村的金融需求仍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31.88%的农户能够得到正规贷款,同时在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中仍有40%以上的农户不能获得正规信贷支持。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社较低的资金能力,比重相对较高的不良贷款和完善程度缺乏的信贷管理手段。上述原因使获得农业贷款的信贷规模较小,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了农村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近年来经历了以下事件:2007年开始,农业银行开始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服务“三农”试点。在银监会2006年发布90号文件和2008年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之后,有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包括包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参股,或是注资到了各个村镇银行,以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等。2009年5月下旬,农业银行正式发布了《农户小额贷款办法》,强调必须从农业真正需求出发,建立了合适于农户贷款的相关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户贷款门槛,使农民可贷款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同年11月,银监会在第四次的金融形式通报会上做出如下强调:对于“三农”领域信贷的支持力度需继续加强,必须使涉农贷款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增长速度。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贷款,继续推行绿色信贷,为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012年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中做出了以下强调:“三农”市场的定位必须被牢固坚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得到全面提升。会议明确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调整“三农”的业务结构,加强监管,化解风险,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坚持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打造股东承诺制,把重点放在金融创新。2012年6月中旬,银监会提出:当前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相关余额在整体银行业中的占比是33%,而农户的贷款余额占了银行业的77%,县域等机构的网点则是占了银行业比重的60%。截至到2013年7月底,全国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共有16.5万亿元,占了全部贷款份额的22.5%之多,较之年初时候增加了有1.6万亿元,更是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3533.3亿元,比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长速度高了6.3个百分点。2014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对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进行大力支持,同时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构建一个农村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高“三农”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难”和“贷款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2015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业的特点,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拓展农村地区的相关金融业务,使贷款程序、和农村的网点布局得到优化。金融机构更要加强对于普惠金融的意识,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让利给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广泛地设立ATM机、POS机、自助服务终端、和转账电话等金融电子器具,使农民方便地利用手机、电话、电脑等网络通信工具来办理所需求的金融服务。

银监会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于2016年4月中旬召开了《全国银行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以小额信贷为重点,努力做好精准扶贫,大大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截至去年底,国开行发放扶贫贷款余额9623亿元,其中当年投放2122亿元;农发行审批易地搬迁项目贷款3200多亿元;农行在832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5907亿元;邮政储蓄银行在重点县累计小额放贷410亿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了扶贫小额信贷投放量的一半以上,有力的支持了贫困地区各项事业发展。

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某些金融机构因为自身的盈利性以及农业生产低收入性,不愿意将大额资金出贷给农民,进行农副产业投资。农村的金融市场相对城市的金融市场利润较低,所以导致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偏远地区,导致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而得不到满足,最终也导致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无法被实现。

(2)由于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局限性,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指数低,这就使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对金融概念模糊,金融基础知识了解少,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比较薄弱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执行的可行性以及对新型金融产品的接受性。

(3)偏远及农村地区的低收入者、贫困群体盲目跟风,没有科学地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没有资金来偿还贷款,或者借款人不讲信用,以及恶意逃债等以上原因都会导致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4)从表1可以看出网络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并不高,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较大,可见普惠金融要想通过网络金融创新在我国得到发展还需继续加大网络普及力度。

(5)自普惠金融在我国提出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较快,非金融机构也发展迅速,虽说这些使得我国的金融服务区域实现了广大覆盖。但是,“我国在2012年末还有1696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事实上,在我国每一个地区都实现有一个自身金融服务机构的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4 农商银行互联网创新及对策

(1)推动农商银行建立健全自己的网上服务平台,创新其金融服务产品,顺应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农商银行应当顺应普惠金融的发展,积极推出创新性服务产品,并在可控风险的范围内,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以适应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2)地方政府和农商银行应当创新发展操作简便的小额支付工具,开发对金融知识普及率较低地区的大众更友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农商银行应当创新推出小额的支付工具,简单化其操作流程,来满足金融知识缺乏但同样需要金融服务的上述特定人群。

(3)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这个问题,需要定期到基层去调查,了解借款人的人资产状况,分析贷款的风险度,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内部需强化考核,实行绩效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利用法律这个盾牌来保护自身利益。

(4)政府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落实政策实施,推动更多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全面健全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的服务和保障体系。

(5)提议政府早日推出普惠金融的诱导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的手段,降低贷款风险,增加储户收益,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盈利水平与大中城市基本相当。政府应针对发展普惠金融的特定地区推出适宜的政策手段和长效机制,并于某些地区进行试点操作,一旦有所成效,就可以面相更广大地区范围进行推广,从而带动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普惠金融是带动偏远地区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有利于我广大偏远地区及农村的中低收入者也能够充分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农商银行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发展创新小额支付工具、兴建基础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推出普惠金融的诱导机制,使我国偏远及农村地区的金融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uvvurlsubbarao.Financial inclus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Z].The Bankers Club,Kolkata,9 December,2009.

[2]Leyshon A and N Thrift Geographies of Financial Exclusion:Finnancial A bandonment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5:312.341.

[3]Conroy,J.APEC and Financial Exclusion: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Collective Action?[J].Asia 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2005,12(1):53.58.

[4]Planning Commission,Government of India.A Hundred Small Steps: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R].SAGE Publications,2009.

[5]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359.

[6]印度政府.2004年印度参考年鉴[Z].新德里,2004:576.

[7]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

[8]银监会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切实推进银行业精准扶贫小额[OL].2016.04.21.

[9]李晓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保定: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15,(8).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