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声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2016-12-27 22:08李科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音乐素质声乐教学培养

摘 要:音乐是抽象的艺术,相同的作品由不同的歌唱者来演绎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不仅仅在于歌唱者的声音,更是音乐专业技能、理解能力、文化底蕴的差别。声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身体素质、音乐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本文重点论述声乐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声乐教学; 音乐素质; 培养

1. 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声乐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课程,由于学习对象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声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都必须因材施教,而在教学过程中,全面的素质是教学的宗旨,是能否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材的重要保证。在教育大概念中,我们十分重视把提高素质做为教育的目的,而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同样值得我们研究和注意。与其他方面的素质相比,声乐学习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抽象的艺术,相同的作品对不同的人来说,有千差万别的感受和理解,而同样的歌曲由不同的人来演绎也会有差距较大的效果。这些差别不仅仅来自于歌唱者的声音,更是学生对音乐专业技能、理解能力、文化底蕴的差别。当然,正确的歌唱方法和良好的声音是歌唱艺术的基础,在演唱者的全面素质中,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以及音乐涵养等,决定他是否具有完美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一些嗓音较好的学生片面地追求高音和响亮,歌唱不动听,而也有学生很"乐感"但缺乏良好的声音,当然有些学生确实受到声带条件的制约,但是有一部分声音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遗憾的是往往不能两全其美。这是声乐教学的特殊性。

同时,声乐教学又具复杂性。声乐教学中素质培养是重中之重,每个人的自然嗓音条件、并不能完全适应唱歌,即使是条件最好的嗓音,也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和调教,才能够自如地运用,而更多的学生嗓音条件需要经过耐心的教学和刻苦的练习,才能够完成歌唱所需要的能力训练。声乐教学最复杂、最艰苦的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方法的教学,也是声乐教学的成败关键,因为纵然学生有无比的敏感的音乐表现能力,如果不建立在良好的声音之上的话,美丽的歌唱只能是理想和心愿。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歌唱发声的技术而忽视其他有关的素质能力的培养。音乐素质一般指学生必须具备的音乐专业方面的基本才能,主要包括音准、节奏、音乐记忆、音乐修养、音乐感受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理解和表现能力等方面。

2. 声乐教学的多样化和全面性

要引导学生重视和提高与声乐学习有关的所有音乐知识课程的学习兴趣,现在许多学生学习声乐作品时,往往是依靠录音或唱片学会的,当然,这也是学习的一种手段,然而这种学习手段比起自己在钢琴上通过读谱掌握的往往要粗糙些,尽管可以通过著名歌唱家的演唱进行模仿,但容易造成学生乐谱不能仔细研究,所以我们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节奏不讲究,考试前合伴奏也常常出错。虽然这些课程是在其他基本乐理课中完成的,但是,作为声乐教师,同样有必要在声乐教学中强调这些。从最初的发声练习和最简单歌曲开始,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教育。不能将声音训练和歌唱脱离开来,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进行情感教育,其实即使在最简单的练声训练中,也同样存在着声音美的认识和追求,音乐的情感表现无所不在。

3. 声乐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音乐素养指的是音乐人才个人综合能力,是衡量音乐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在国外,以德国的赛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学生亲身去实践,主张通过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教师注意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

加强音乐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认真学好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音乐历史的发展和特点,同时尽可能地熟悉一些音乐资料,包括不同时期的艺术精神、作者人生观、作品的背景等,这是音乐素质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演唱者的艺术品位,需要有相对的审美眼光,这同样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声乐不只是所谓靠前靠后这样简单的问题,也不是声音的高度和强度来评判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品位决定音乐素质,我们常常会觉得等掌握了发声练习再讲其他的内容,其实许多歌唱的技术是属于歌唱审美的一个部分,它不能独立地存在于歌唱的整体之外,同样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时候在发声练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流畅连贯的歌唱中迎刃而解了,学习音乐不能只是学习本专业,一切与艺术相关的知识,一切能创造美好的事物都值得学习和探讨,这才是学习音乐的精神所在。

4. 声乐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 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首先是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唱能力与歌唱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视奏也同样要求"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最后要培养声乐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可见,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作用是独特而明显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而且,学生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4.2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根据作品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入手,在牢牢掌握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旧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如作品风格四式结构等。这种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就是理解能力。如何把一首歌曲正确而完美地唱出来,需要积极培养学生歌唱的基本功。如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咬字吐字、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到好处的力度、自然而美好的声音、真切的感情等等,从而把歌曲所表达的形象充分地表现。

学生在歌唱中表现出来的敏感性、理解和表现才能,常常被笼统地称为"乐感"。"乐感"应有两个层面,一是天生的律动感、协调性和敏感性,这种感觉会自然地表现在歌唱过程中。其实,"乐感"更重要的部分是培养的,是审美意识的理智表达,是风格、思想、情感和技巧的恰如其分的艺术表现。这方面就必须是经过良好的教育,精心研究和熟练掌握、运用自如才可能表现出来的艺术意义上的"乐感"。

比如《黄河颂》,第二个乐段中出现的三个"啊",哪个是几拍?哪个是有装饰的,许多同学往往搞不清楚,似准非准,有的唱二拍,有的唱三拍,很不严谨,只知道一个大概,却经常不够仔细,我们会不经意地在教学中重视声音的教学,而忽视这方面的严谨,简单地认为只要声音好了,就算是了不得了,出了错也不知道,养成了松懈放任、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学唱新歌曲要反复仔细视地唱乐谱,并找出歌曲中的音准节奏特点,列出容易出彩的地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再仔细加上歌词。至于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根据乐句和歌词的文学性,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呼吸口,哪里需要声音强些,哪里则需要轻柔些,哪里需要渐快或渐慢,多研究几个方案,严谨练习,形成相对固定的适合于演唱者的表现方式。通过这些途径逐步地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分别在风琴的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强奏学生喜欢的乐曲乐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还可以加深难度,提高要求,如教师可以采用口语与琴声相结合的方法与学生"讲"故事。这种练习充满音乐情趣,适合于儿童口味,学生喜欢多倍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声乐学生来说,除了多欣赏不同风格的中国歌曲外,还应该多欣赏一些外国歌曲。

音乐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味,已经并且必将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美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净。音乐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高尚的。尽力促进音乐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4.4 培养学生的歌唱记忆能力。从记忆与歌唱的错综复杂关系上看,记忆规律始终是制约人类歌唱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要想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歌唱审美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歌唱发声技术水平、歌唱表演能力和歌唱鉴赏水平,就应当相应地提高自己的歌唱记忆水平。

歌唱记忆包括形象记忆训练、情感记忆训练、逻辑记忆训练、运动记忆训练等,形象记忆是歌唱记忆的重要内容。"所谓形象记忆,就是以感知过的人、事、物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可以帮助记住对象与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些形象可以是视觉形象,也可以是听觉形象,也可以是味觉、嗅觉、触觉的形象"。在各种形象记忆方面与歌唱活动参与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听觉形象的记忆,其次是视觉形象,运动觉形象和触摸觉形象的记忆。形象记忆本身的复杂性虽然为这类记忆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只要我们能注意合理调节记忆的方法、手段,注意加强针对性记忆训练,所有客观存在的问题都能一一得到妥善解决。

情感记忆是以曾经体验过的某种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歌唱是情感艺术,歌唱离不开情感体验的交流与表达,而情感的交流、表达又离不开情感体验的日积月累,因此情感记忆就显得格外重要的必要。情感记忆训练重点应当放在日常生活之中,应当到生活中去感受、体验、揣摩、品味各咱情感情绪。

逻辑记忆训练就是以概念、规格等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不是具体形象,而是关于事物性质、关系及事物发展规律等方面内容,并且通过语言表现出来。重复性的反复记忆,复习性的回忆、想象、联想机制的运用,相关逻辑记忆的关联性记忆等,都是提高逻辑记忆的好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运动记忆训练,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运动,一种身体的机能运动,一种混合着生理、心理活动的智慧者的运动。所谓运动记忆就是过去做过的运动和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在歌唱训练中,声乐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要清醒地认识和正确理解记忆的规律,要深入了解歌唱训练中记忆的特点并通过正确的识记、保持、再现、再以来支持歌唱学习。准确的识记和正确的反复练习是记忆的关键。学习中要更多地注意训练有意记忆,注意加强对事物的分析、比较、鉴别,注意相关识记对象间的表面联系和内在的本质规律联系。对于某些表象应通过大量的感觉、记忆使其变成一种固定的观念,给歌唱活动提供更多的稳定的信息保障,促进训练的顺利发展。

歌唱是一种技能,而技能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技能学习的特点是不仅要有理论而且要反复进行操作实践。歌唱学习中,没有正确的理论对操作进行指导,歌唱技术操作训练就成了无的放失,更不用说取得成功;而仅有理论知识,知道应该怎样操作和为什么要这样操作,但若不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把理论转化为技能,同样也无法真正掌握所学的歌唱技能。从歌唱学习理性认识到实际演唱技能的掌握之间,还有一个漫长的练习和熟练的过程。因此,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是在歌唱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又一思想原则。如何正确估价自己的,根据自己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实际歌唱水平、歌唱能力,以及自己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其实也是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正确地面对复杂的情况,采取学习方法,设计合理的进度计划进行并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各方面注意自己音乐素质的培养。

声乐始终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怀的一种方式,成为伴随着人们历史、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审美意识而发展演变的。

声乐演唱艺术发展至今,歌唱发声技巧与表演的实践经验已不再是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代代相传,而是从发声生理科学的理论出发,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歌唱发声方式,专业素质训练和以指导歌唱实践和声乐教学。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洋美声演唱艺术的科学发声方法,培养自己的音乐素质和技能,使我国的声乐艺术更具有民族性、科学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俞子正.声乐教学论 [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版.

[2] 陈永明,钟启朱.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

[3]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李科(1984-6),男, 汉族, 湖南隆回人,教育学士学位 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

猜你喜欢
音乐素质声乐教学培养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重视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探讨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研究
舞蹈教育对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