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延安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2016年四川省党建宣传培训班掠影

2016-12-28 03:04王佳眉李静
四川党的建设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泥湾延安精神延安

·本刊记者 王佳眉 李静

让延安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2016年四川省党建宣传培训班掠影

·本刊记者 王佳眉 李静

青年,

中国青年,

延安吃的小米饭,

延安穿的麻草鞋,

为什么你要爱延安?

青年回答:

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

也不怕遇上九妖十八怪,

怕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饭,

不能到前方抗战,

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

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学员们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前接受现场教学。图/根秋多吉

这是1939年柯仲平同志在诗歌《延安与中国青年》中的深情表达。

70多年前,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源源不断地涌向延安,因为那里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有为了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有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有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每年,到延安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以千万计。

2016年4月11日至23日,由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主办、全省组工战线干部参加的“2016年四川省党建宣传培训班”的118名学员分两批次走进延安,一路参观,一路学习,一路探寻。

专题教学: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开班仪式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课堂讲授让学员们又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

“党的历史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而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由失败走向胜利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奋斗史,主要不是领袖和个人的胜利史,而是集体力量和集体奋斗的胜利史。中国共产党的优势,关键不是理论的力量,而是一切行动为人民的实践力量和人格力量。”“党性是锤炼出来的”“共产党任何时候,任何时间,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肖纯柏教授用大量的案例、故事、数据,来展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恢宏的奋斗史、发展史。

当西路军遭遇重大挫折时,共产党仍不言放弃。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受损,面临重大危机时,共产党人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当“雷劈事件”发生后,党中央、毛主席经过充分调研后,决定开发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两学一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由延安干部培训学院联络处处长杨晓红作的“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专题教学,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深刻阐释中国梦等多个方面,多角度展示做合格党员需要学习提升的内容。

自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尧说,这次学习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在延安的学习过程也可以用“两学一做”来总结,那就是学习传统精神,学习延安精神,做优秀组工干部。

宝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图/蒲芸茜

现场教学:一次刻骨铭心的红色教育

在黄河壶口瀑布,望着奔腾的黄河水,体味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与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巍巍的宝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激发了学员们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领略共产党蓬勃发展与一心为民的壮丽诗篇;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重温毛泽东和黄炎培论历史周期律的经典场面;在“四八”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缅怀他们为信念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在日新月异的梁家河,感受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

“‘四八’烈士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他们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以此告慰长眠在此的英烈们。”大竹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其铭说出了学员们的心声。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学员们被一条奇特的劳动纪律所吸引:生产时不得早到迟退。这是为何呢?当年,359旅的战士们进驻南泥湾后,为了尽快将布满荆棘的“烂泥湾”开发出来,很多战士天不亮就上了山,天黑了还不肯收工,致使领导部门不得不规定了这样一条纪律。毛泽东在接见开荒英雄时,说他们应该叫“气死牛”。

眉山市党员宣传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张健说:“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部分,至今让人遵循、感动。正是先辈们当年的辛勤付出,才有我们今日看到的‘好江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要发扬南泥湾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

团队活动:一次团结活泼的交流学习

1939年毛泽东为“抗大”题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字正是“抗大”的校训。在这一次的培训班上,也充分体现出这一传承了70多年的精神。

有一种纪律叫坚持。在每一个清晨,学员们在寒风中跑步操练,锤炼坚强的毅力,用团队的活力开启紧张而又有序的培训生活;在每一个现场教学点,学员们排着整齐的方阵队列、专注聆听老师的讲解;每一次的集合整队,学员们都准时到齐,体现出组工干部强烈的纪律意识。

有一种友谊叫比赛。为了增进学员间的友谊,强化培训中的团队意识,培训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有学员形象地说这次培训有三多:党性教育多、现场教学多、红歌唱得多。

在路途中,班主任组织学员分组进行拉歌比赛,唱红歌、唱民歌,在动听的旋律和热络的气氛中飞速打破了地区隔阂、增进了学员的相互了解。

拔河这项传统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在延安这个特殊的革命圣地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在班委的组织下,学员们身穿军装、头戴军帽分组进行拔河比赛。学员们在紧张的拔河比赛中,以特别的方式体会当年垦荒竞赛时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手掌磨破了皮,膝盖擦出了血,哪怕用尽最后的力气也要咬牙坚持,只为了队伍能够胜利。比赛中,学员既为自己的队伍加油,也为别的队伍鼓劲,既有竞争又有友谊。延安精神在每一次交流学习中都被不断践行传递。

在结班仪式上,广安市人才办主任、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彭玲饱含深情地说:“铭记是为了传承,传承是为了发展。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让我们思想上紧起来,多一点忧患意识;纪律上严起来,多一点规矩意识;标准上高起来,多一点责任意识;行动上实起来,多一点奉献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福祉尽我们绵薄之力。”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超越时空,具有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做弘扬延安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以实际行动让延安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责编:雷怡安)

猜你喜欢
南泥湾延安精神延安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南泥湾途中》
延安精神传万代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南泥湾开荒志
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