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探讨

2016-12-28 14:14唐路军
天津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东丽天津市小康社会

◎文/唐路军

天津市东丽区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探讨

◎文/唐路军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东丽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未来五年,天津市东丽区进入经济向高端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决胜阶段,确立了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本文对发展成果、经验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探讨东丽小康的内涵,提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改革开放等重点工作的发展思路,促进全局工作再上新水平。

高质量小康社会;十三五;发展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东丽区人民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东丽区委、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富民强区、构建和谐东丽”两大历史任务,带领全区人民不断开创美丽东丽建设新局面。

一、天津市东丽区现状

2015年,天津市东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5.6亿元,迈向千亿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增加值完成435亿元,成为区域发展重要支撑。科技投入产出成效显著,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专利申请超过1.7万件。在全市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依托“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和大项目有序撤村”三条途径,形成了中心城区、新市镇和功能区协调发展的思路,构建起“6+1”组团式城区格局。还迁房累计建成960万平方米,还迁64个村1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1%。“七横七纵”主干路网建设过半,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8公里。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林木覆盖率达19.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5%。民计民生不断改善,实现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59元。三大类85项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日臻完善,101个村12万人纳入被征地养老保障,3.8万人享受区农村退养补助,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处于全市前列。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96%。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实现天津市体育设施建设“四个一”目标,奥运金牌实现零突破,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城镇化建设任务艰巨,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管理水平仍需同步提升。二是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提升仍需同步加快。三是资源环境约束严峻,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绿化建设仍需同步加强。四是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均衡,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仍需同步提高。

二、天津市东丽区在经济建设中的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只有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才能确保发展取得成功。二是狠抓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动力。把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事项一律放给市场,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把政府该管的事管住管好,缺位的地方补上去,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的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四是紧密关注民计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群众的要求就是工作的努力方向,只有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听民声、察民意、重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只有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生活上富裕、精神上的丰足、心理上的健康、素质上提升。

三、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内涵

未来五年,天津市东丽区进入经济向高端转型、农村向城市转型的决胜阶段,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也蕴藏风险和挑战,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要在深刻认识当前形势、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特征,突出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理念转变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创新驱动,狠抓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明确主基调、主方向,凝聚合力,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天津市东丽区的小康社会,不仅要高质量,更要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实现这一目标,充分体现天津市东丽区现代化大都市发展先进区的品质和气派,在新的征途上体现东丽速度、东丽效益、东丽精神。东丽的小康涉及领域必须是全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所覆盖的人群、涉及的地域是全面的,包括低保户、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及经济薄弱村、城中村等所有地区,不让任何一个人、一个阶层、一个社区掉队。东丽的小康就是要建设成为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经济发达之都,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之都,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魅力人文之都,共有共享、安全安定的和谐幸福之都,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天津市东丽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建议

天津市东丽区要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打造创新驱动先导区、先进制造业核心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公共服务领先区,在以下四方面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坚持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发展空间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必须坚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努力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聚集一批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健全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

(二)坚持以人为核心,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升

全面城镇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发展战略,必须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完成农民还迁住宅项目建设,村民全部转为非农户籍并迁入新社区,实现养老保障城乡统筹,打造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示范区。推进“七横七纵”路网、“七横九纵”河网、市政管网、电网、交通网建设,提供居民生活便利水平。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司法保障、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促进城市管理高效、品位提升、形象改善、文明和谐。综合治理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扩大城市绿化生态空间,维护生态平衡,以“生态红利”释放“绿色福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完善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

民生连着民心,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共建共享,增进人民福祉。实行全过程创业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巩固和扩大职工“五险”和居民“两险”覆盖范围,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福利网络。试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逐步实现12年免费教育。深化“医联体”工程,均衡提升全区医疗水平,推进健康天津市东丽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提高科学普及水平。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发展注入活力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努力突破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的瓶颈和障碍,因地制宜地纵深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有效释放市场活力。加强合作交流与投资促进,推进京津冀产业对接协作,主动借势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和内陆二三线城市产业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区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交流。推进京津冀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人才等对接协作。深化与滨海新区、天津自贸区全面合作,实现区域融合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天津市东丽区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将半个多世纪的宝贵发展经验传承下去,用美好愿景凝聚共识、汇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用科技创新引领转型、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用深化改革破解难题、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用富民惠民共筑和谐、夯实发展的群众基础,用改进作风攻坚克难、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把握新常态,树立新理念,妥善应对风险挑战,挖掘发展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引领全面小康新实践。

责任编辑:孟力

F061.5

A

1006-1255-(2016)09-0037-03

唐路军(1984—),天津市东丽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邮编:300300

猜你喜欢
东丽天津市小康社会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东丽MAKSPEC V可有效对抗COVID-19病毒
有趣的云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如果画笔会说话?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N2气流量比对磁控溅射Mo-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