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无锡高等学校为例

2016-12-28 01:10杨丽华王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杨丽华,王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国际商务学院2.团委,江苏无锡 214153)

高校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无锡高等学校为例

杨丽华1,王赵2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1.国际商务学院2.团委,江苏无锡 214153)

高校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阵地。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志愿服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受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高校志愿服务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志愿服务;调查分析;对策

高校志愿服务是高校实施德育育人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也是我国开展志愿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志愿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探索中稳步推进,其组织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对构建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和热切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受起步较晚和经验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志愿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其持续有效开展。如何在了解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实施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出合理性建议,进而促进高校志愿服务的不断发展,已成为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调查分析说明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从江苏省无锡市高校中随机选取的500名在校学生。调查对象中,男性大学生所占比例为51.2%,女性大学生则占48.8%;在政治面貌方面,共青团员比例为73.7%,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比例为23.2%,群众比例为3.1%;在专业分布上,人文社科类专业所占比例为42.7%,理工科专业占40.2%,其他类专业占17.1%;在年级分布上,本科一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37.5%,二年级学生占29.7%,三年级占25.5%,四年级及研究生以上的占7.3%。

(二)调查方式及内容

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为94.6%。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志愿者基本情况、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情况及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共22个问题。在个人访谈中,共访谈20名曾参加过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的在校学生,访谈内容涵盖调查问卷的全部问题,并着重记录被调查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变化及其对志愿服务的改善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具有诸多优势。他们不仅具有普通青年的热情,可以开展一般性志愿服务,而且具有专业知识,可以从事一些专业性志愿服务。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81.3%的被调查者有过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其中有53.5%的同学参加过3次以上的志愿服务,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具有志愿精神,愿意参与志愿服务。在调查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时,67.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团委、学生会、青协等组织的安排,33.5%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手机及媒体自愿参加志愿服务,这也反映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比较单一。在参与志愿服务的活动类型上,46.2%的被调查者参加的是社区及校园服务,43.7%参与的是助老助残服务,其他类志愿服务只占13.7%,这说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类型相对单一。

(二)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为了解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动力特征,此次调查还专门增设了志愿服务动机调查模块。根据国外学者Smith和Prensky提出的功利动机、情感动机、基准规范动机三种志愿者动机模式,调查问卷中设计了六个变量(可多选)来测量调查对象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1]。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选项是“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分列第二、三位的是“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及“可以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这说明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服务动机更多的来源于提升自我、奉献社会的自我需求。从表2中也可看出,各调查选项所得数据并未拉开较大差距,说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具有多样性,这也符合大学生心理及人格发展的特点。

(三)志愿服务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四个变量来测量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这四个变量及调查数据(可多选)分别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且形式化”(占45.2%)、“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存在不足”(占37.5%)、“缺乏严密的组织体系”(占26.1%)、“缺乏必要的志愿服务激励”(占39.4%)。在对20名同学访谈的过程中,当问及志愿服务中他们曾遇到的问题时,“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存在不足”及“缺乏必要的志愿服务激励”被提及最多,这与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大致吻合。

表1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

表2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情况(可多选)

三、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志愿者组织一方面要响应党和国家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规划和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对志愿服务实施的相关要求来打造一支优秀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规范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规划,多层级、多途径地开发志愿服务项目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当前志愿服务实施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需求高涨与志愿项目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而志愿服务项目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志愿服务项目的数量偏少及精品志愿服务项目的缺乏[2]。

1.多层级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学生因其自身性别、年龄及就读年级等原因,存在着自身发展的差异,而不同的志愿服务也会有专业差别。为了能够实现志愿服务的人职匹配,让不同的志愿者能够参与到最适合自身的志愿服务中去,高校志愿者组织可统筹规划,发布多层级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进行双向选择。如对于大学低年级的志愿者,可先在校园内从事一些相对简单且易操作的志愿服务,在服务中获得志愿感知并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参与校外或较复杂的志愿服务奠定基础;对于有丰富志愿服务经验的高年级学生或是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可以从事中、大型及有专业需求的志愿服务;另外,对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且具有较强统筹协调能力的志愿者,高校志愿者组织可吸纳其为管理骨干,参与到志愿者组织或者项目的管理中去。

2.多途径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当前我国志愿服务事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社会志愿服务资源不断呈现,这对于以“立足在学校,服务在社会”为理念的高校志愿服务而言,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主动承接政府及社会公共部门的志愿服务。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做好政府公共部门和高校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及时获取政府及社会公共部门的志愿服务需求信息,让高校志愿者参与到义务支教、社区服务、大型赛事等社会公共服务当中来。二是与社会上正规的志愿服务及非盈利组织对接。相比于高校志愿者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及非盈利组织具有起步早、经验多及涉及的服务领域广等优势,高校志愿者组织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积极与其合作,这既能拓宽其自身志愿服务领域,获得志愿服务项目支持,同时也能学习其项目与组织的日常运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优化招募制度,实现志愿服务人岗匹配

在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志愿服务项目之后,高校志愿者组织就要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高校志愿者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既要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志愿者,确保志愿服务项目能够开展,又要根据已招募志愿者的实际情况,遵循“人岗匹配”的原则进行岗位分配,实现志愿服务的高效开展。招募志愿者通常有一般性志愿者招募和专业性志愿者招募两种方式。一般性志愿者招募方式适用于普通志愿服务项目,此类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没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或是通过简单的技术培训即可上岗服务。发布招募公告后,由于没有特殊的专业技能要求,前来应聘者一般较多,经常会超出志愿服务项目的既定需求人数,这就要求志愿者组织事先制定遴选条件,从学生年级、性别分布、服务时间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录取志愿者。专业性志愿者招募方式适用于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开展此类招募时,要遵循“精准招募”的原则,根据实际专业志愿服务的要求,发布专门招募通告直接面向目标群体招募。在招募时,要充分吸纳专业老师和学生骨干参与到招募小组中来,并设计专业志愿服务所需的技能测试环节,安排笔试和面试环节。

(三)完善培训措施,增强志愿服务专业技能

通常志愿者组织都会从培训形式、培训时间等方面制定比较详细的培训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起着“总则”的作用,无法满足志愿服务愈发专业的趋势及志愿者个性的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志愿者组织可从指导教师、普通志愿者两个方面来完善培训措施。

1.对指导教师的培训。指导老师担任着对志愿服务项目的一般设计和日常指导的任务,对志愿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志愿者组织要在自愿担任指导老师的人员中进行遴选,建立指导老师库,按照每位指导老师的专业特长和管理能力进行志愿服务项目分组。志愿者组织要重视对指导老师的日常培训,通过培训会、外出实践等方式,传达上级志愿组织的重要精神和宣达当前志愿服务的趋势,鼓励指导老师结合自身优势,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召开指导老师交流会,交流会中可以让指导老师们就某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志愿服务者的思维火花;给予指导教师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一些配套鼓励政策,如将日常志愿服务项目的工作量以非授课课时的方式进行核算补贴、对指导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鼓励等。

2.对志愿者的培训。志愿者是实施志愿服务的主体,对其开展有效的志愿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对志愿者培训可参照哈佛大学戴维·麦克米兰(David·McClelland)教授提出的“素质、资质、才干”的胜任素质(能力)模型,将培训内容划分为“志愿精神及理念培训”“服务理论及岗位知识培训”以及“服务意识及沟通技巧培训”三类[3]。在“志愿精神及理念培训”中,通过志愿服务相关文件学习、实际志愿服务项目案例展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事迹宣讲等方式,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者自身坚定的信仰,从而成为志愿者持续完成志愿服务的最深层次的动力。在“服务理论及岗位知识培训”阶段,按照志愿服务的专业需求,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分组,并针对不同的志愿服务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志愿服务理论和岗位知识的培训,保证志愿者能胜任服务岗位工作,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在“服务意识及沟通技巧培训”阶段,重点对志愿者进行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方面的强化,将其强烈的服务意识外化为具体的服务过程。在此项培训中,需对志愿者讲授具体的沟通知识,如沟通的一般步骤、与受助者沟通的3A技巧(Attitude礼仪、Approach语言、Appearance外观)等。

(四)构建激励体系,保障志愿服务持续开展

激励一词译自英语Motivation,原本是心理学的概念,是指通过奖励、鼓励或测评等手段,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4]。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激励则更多侧重于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其在持续的志愿服务中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并实现自我价值。

1.以组织内部激励为主。组织内部激励主要有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绩效激励等方式。情感激励是指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之间通过强化沟通交流,让志愿者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增强其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同,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式。该种激励方式一般采取志愿服务交流会、我的青春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开展。榜样激励是指志愿者组织遴选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值得推广的志愿服务案例,通过表彰和展示,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式。该种激励方式主要通过高校年度志愿服务表彰大会、各种媒体上的志愿服务先进展示等形式开展。绩效激励,就是通过运用绩效考核的相关原理,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参与志愿者进行综合评价,从评价数据中确定志愿者的工作等级,对先进者进行表扬,对落后者进行关怀和教育的激励方式。

2.以社会激励为辅。社会激励就是由志愿者组织通过制定和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满足志愿者的个体需要,从而实现志愿服务目标的过程。一是对志愿者的社会物质激励,这些物质激励可以是以工作补贴、加班津贴的物质化补偿形式进行;也可以是在各级评奖、评优时志愿者优先推荐的政策性补偿形式;或是建立志愿服务积分银行,当志愿者满足一定数量的志愿活动积分时,就可以进行第二课堂学分或物品兑换等。二是社会环境激励,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建立使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尊重志愿者,人人争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

[1]王高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动机调查和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2):201-204.

[2]庞少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调查[J].广西教育,2015(27):25-26.

[3]李志.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长效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4]马超.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思考[J].管理观察,2015 (13):120-121.

(编辑:张雪梅)

Investigation into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Voluntary Service:

A Case Study of the colleges in Wuxi City,Jiangsu Province

YANG Li-hua1,WANG Zhao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2.Youth League Committee,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m an important battlefiel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oluntary service activities in our country.Since the 1990s,voluntary service has developed considerably.Ye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ue to the comparatively later initiation and lack of experience.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olunteer service at Colleges in Wuxi Jiangsu,the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ervi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Voluntary servic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G 641.6

A

1671-4806(2016)06-0045-04

2016-09-28

江苏省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YB2016044);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SYKJ15D38)

杨丽华(1981—),女,江西瑞金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语教学;王赵(1981—),男,江苏东台人,讲师,职业指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指导。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为志愿者加油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伊朗工程服务项目的合同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