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集雨设施 打造海绵城市

2016-12-29 10:18朱永生
天津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海绵天津市雨水

◎文/朱永生

建设集雨设施 打造海绵城市

◎文/朱永生

笔者拟通过阐述建设集雨设施的必要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展集雨工程的几条建议。

海绵城市;集雨设施;水资源;财政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4月27日,天津市被财政部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天津市应抓住这个契机,结合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与引导社会资金并举,做好城市集雨设施建设工作。

一、“海绵城市”建设国际先进经验借鉴

在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中,应首先借鉴先进国家成熟经验和技术,结合地域特点,摸索出一套符合本市实际的“海绵城市”建设新路子。从国际上看,德国、美国、日本、瑞士、新加坡和以色列都是雨水利用先进国家。在日本进修时,笔者曾对AOTS进修中心的集雨系统进行过观察和了解。每当下雨时,楼顶、院子、绿地、运动场所收获的雨水,都会顺着各自的管路和沟渠,经过层层过滤,汇集到地下储水池中。这些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灌溉绿植、清洗车辆、喷泉运行等,不仅节约资金,而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资料显示,积蓄和利用雨水是日本各级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行的节水措施。利用集雨设施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沉沙槽,经沉淀过滤后导入蓄水槽,再由水泵送入蓄水池,最后提升到中水管道系统中,供冲洗厕所等使用。集雨设施的最大优点是规模小、技术处理简单、维修容易,而且水质较好。东京都、大阪府、福冈市、千叶县、香川县等不少地方政府都相继制定了 “条例”、“纲要”或“方针”,通过各种办法积极鼓励全社会对雨水的利用。

二、天津市集雨工程建设现状

天津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60m3,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六分之一,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十分之一,属缺水地区。因此,大力发展集雨工程,是克服水资源短缺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天津市大力推广节水措施,开源与节流并举,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实施了一批节水工程,天津文化中心集雨排水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天津文化中心集雨排水项目启用以来,有效地实现了雨水积蓄、排泄洪涝、改善气候、抵御洪水侵袭的作用。2012年夏天,北京、天津等地遭受60年来最大的暴雨袭击,两地不少地区饱受淹泡之苦,而天津文化中心则排水情况良好。当年最大的一次降雨过后,中心蓄水湖面上升40cm,约4万吨水被收集和蓄留,整个场地硬质地表的大部分径流通过雨水收集和预处理流程排放入湖,当湖水水位超过最高设计水位后,通过溢流阀门限量错峰自动排入市政泄水管道。此场雨水经净化过滤后代替了自来水用于灌溉和补湖,并经由生态群落净化之后被储存起来进行再利用,减少了自来水消耗。同时,雨水的下渗还有助于改善场地中盐度过高的土壤,补充涵养地下水源。

当然,类似天津文化中心的集雨排水项目在本市还处于摸索阶段,远未普及,其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精细化、科学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天津市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全社会大力发展集雨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发展预留空间,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政策建议

(一)在全市公建项目中普及集雨设施

设定一定时限,争取五至十年内,凡新建的由财政投资的公共建筑,包括机关、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立交桥、广场、公园等项目,将集雨设施支出纳入基本建设预算和项目规划,作为必备配套工程,以满足项目竣工后的部分用水需求。老建筑、老项目,有场地和资金支付条件的,财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增建和补建集雨设施。

(二)鼓励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集雨设施

凡积极建设集雨设施且验收合格的,一是根据储水设施容积,从财政资金中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二是给予适度减免税照顾,使其在项目投资中有利可图,鼓励水资源再利用。

(三)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新建项目中设置集雨设施

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应将集雨设施容积与项目建设面积或容积挂钩,按写字楼、公寓、普通住宅、洋房、别墅等不同房屋性质和用途,科学设定不同配套标准。项目建成后经验收达标的,可按建设容积从土地出让金收入中返还一部分作为集雨设施建设奖励。

(四)鼓励项目设计单位创新集雨设施设计

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可靠性,是集雨设施良好运行的关键。应提高项目效费比,确保设施使用简单、高效、费用低,让用户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住,能够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应逐步提高集雨设施科技含量,实现全市集雨设施网络化远程管理和统一调配,为天津市水资源利用产业化、集约化打下基础,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将其打造成天津市王牌产业,为进入全国水资源再利用市场搞好技术储备,在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五)建设市级大型泄洪蓄水设施

为彻底解决天津市“天雨遭水淹,天旱用水难”的窘境,防止雨水落地变污水,建议利用财政资金,在市政排水系统之外建设市区大型或巨型泄洪蓄水系统,并坚持清污分离,确保收储雨水无污染,并按紧急情况下的饮用水备用水源标准建设,以备不时之需。建议项目与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合并规划设计,再分期分阶段施工,以避免重复建设,占压过多当年财政资金。

(六)鼓励企业投资集雨设施建设

逐步推进雨水买卖市场化,待条件成熟后,参考光伏发电并网做法,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大中型集雨设施,建立遍布全市的中水管网,做到中水入户。企业可以利用管网向国家中水管理部门出售富余雨水,也可向用户直接销售。对售水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减免税优惠,以期引导企业投资于水资源再利用产业。

(七)财政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大力扶持节水工程建设

首先,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将集雨设施支出纳入基本建设预算,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集雨设施。其次,充分运用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金投入节水项目建设,对绩效考核达标且效益突出的项目给予奖励。第三,运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集雨设施建设投资。

四、发展展望

上述大中小型集雨设施全面建成后,天津市市区将有成百上千个规模不等的“小水库”,发挥雨水调蓄作用。《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按全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60平方公里和平均降水量600毫米计算,若拦截其中70%的雨量,全年便可聚集雨水近14亿立方米。不仅如此,每年汛期这些集雨设施若同时发挥作用,能截留大量雨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政排水负担,减轻困扰天津市多年的部分地区积水淹泡问题。另外,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可使天津市迅速出现一批集雨设施设计制造企业,培养出一个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傅延怿 曲 宁

TU992

A

1006-1255-(2016)08-0065-03

朱永生(1959—),天津市财政科学研究所。邮编:300041

猜你喜欢
海绵天津市雨水
农事 雨水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有趣的云
农事 雨水
如果画笔会说话?
海绵是植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