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的“春天”

2016-12-29 12:09郑咏娴魏芳编辑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16年1期
关键词:春天发行人债券

文/郑咏娴 魏芳 编辑/王亚亚



绿色债券的“春天”

绿色债券可以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为绿色信贷和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并减少期限错配的风险,在国际市场逐渐受到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青睐。

文/郑咏娴 魏芳 编辑/王亚亚

绿色债券旨在为公私营机构开展具有重大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活动募集资金,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limate Bonds Initiative)于2015年11月发布相关报告称,2014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额为366亿美元,是2013年的三倍之多。

绿色债券可以用较低的融资成本为绿色信贷和投资提供资金来源,并减少期限错配的风险,在国际市场逐渐受到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青睐。由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绿色债券的管理及配套规范准则趋于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在国际市场中的表现也日趋活跃。但是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产品,绿色债券固有的市场风险,依然需要债券发行人谨慎面对,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

什么是绿色债券

与其他债券类似,绿色债券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得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绿色债券也可为具有社会或社区效益的项目 (如改善医疗保健或社会服务) 募集资金,因此这类债券又被称为 “社会”或“社会效益”债券。

几年来,市场对“绿色债券”的界定随着相关国际准则和指引的不断出台和更新也在逐步完善。2014年,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联合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美银美林,共同发起制定了《绿色债券原则》。2015年,该《原则》推出更新版,并将绿色债券定义为任何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所谓“绿色项目”,该《原则》界定得较为宽泛,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效(包含建筑能效)、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和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项目等八类项目。与之相比,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制定的《气候债券准则》对“绿色项目”的分类则更为详细。此外,“绿色债券指数”以及相关的特定行业准则也对“绿色”有不同的解释或说明。但总体看,这些准则均为自愿性质,且缺乏足够细节,难以形成对绿色债券标准的共识。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起步较晚。国内市场现有的绿色定义,源于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于2013年制定的《绿色信贷报表要求》,将绿色农业、绿色林业、工业节能节水环保、太阳能、水能、风能、绿色建筑改造等项目划入绿色资产类别。

爆发式发展态势

2007年6月,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了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券(Climate Awareness Bond),为其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进项目融资。2007~2012年是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初始发展阶段;2013年,绿色债券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规模增大,发行人、发行品种和投资者类型逐渐多元化,影响范围也从欧洲向全球各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扩散。过去三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由2012年的30亿美元飙升至2014年的370亿美元。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15年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估计在800亿美元左右。

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增长势头亦带动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起步和发展。2015年7月,新疆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在海外完成3亿美元债券发行,成为中资企业发行的首单贴标绿色债券(票面利率2.5%,期限3年)。2015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这是中资金融机构发行的首单贴标绿色债券,也是亚洲发行体发行的首单人民币绿色债券。

国内市场有潜力

虽然国内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发展绿色债券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能够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报告,过去十年,我国在环境恶化和资源耗竭方面所付出的成本已经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0%。我国亟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测算,我国的“绿色发展”每年将需要投资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资金最多能提供15%,其余85%以上的绿色投资需要民间资金介入。因此,我国需要构建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动员和激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绿色产业,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日渐成熟,债券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融资工具,能较好地弥补绿色投资缺口,而绿色债券也符合我国绿色项目投资属性。

中国政府也很重视绿色债券的发展,构建包括绿色债券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发布了第一份政策报告——《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中提出了关于政策改进、监管体制改革和市场创新的14条建议,旨在通过构建绿色金融系统增加绿色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还相应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央行也牵头编制了有关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的条件、审批程序、资金用途管理和披露要求等内容。

绿色债券鲜明的环保概念,也受到越来越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的青睐;而它也有助于投资者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对冲环境与气候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事实上,各类贴标绿色债券的超额认购,已经反映了投资者对于绿色债券的强劲需求。

发行绿色债券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虽然绿色债券市场日趋火热,但作为金融工具,又是新生事物,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尤其对于发行人而言,在选择为债券贴标“绿色”之前,应充分考虑其恰当性及随之而来的额外成本和工作。

与普通债券或其他资产类别相比,绿色债券能够协助发行人拓宽投资者范围,吸引到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新型投资者。发行人(企业)通过发行绿色债券,还可以展示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担当,有效地证明自身的环保实力,也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发行及管理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过程,还能提升企业内部对于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认知,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可持续发展与财务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

然而,在考虑绿色债券的优点时,发行企业也必须要认识到,虽然债券主要是为特定绿色项目募集资金,但还款则取决于发行人,与项目成功与否概无关系。也就是说,项目的违约风险由发行人而不是投资者承担。此外,发行企业还需要权衡绿色债券潜在的限制因素。其一,绿色债券的发行成本和日常开支可能会高于普通债券。这些成本和开支包括额外的追踪、监控和报告流程,以及制定债券的绿色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前期投资。其二,如果发行人因其发行债券的绿色特点吸引到了更多的投资者,那么投资者对于投资所应达到的绿色效应会报有期待。特别是如果投资者全额认购债券,而发行人违反了既定的绿色条款,投资者可要求发行人支付债券违约金。但目前,绿色债券尚无标准化的定义,追踪或报告募集资金方面也缺乏严格的要求,因而很容易引发投资者对发行企业藉此“漂绿”的质疑。

为避免出现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发行人应及时、透明地与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就投资项目的绿色效应进行沟通,并将其视为自己重要的责任。为此,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存续期或项目投资期间,应 (按照国际或国内绿色债券相关准则要求) 定期 (至少每年)就项目实现的环境及/或社会效益出具报告。

一份良好的绿色债券绩效报告内容应该全面且有效,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披露发行人管理和追踪募集资金,以及监控投资项目环境效益的方法;确定监控和报告投资项目的环境效益的指标;陈述短期至长期目标,以便用来衡量进度;披露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并报告实现目标的进度。此外,报告还要表明其信息是否经独立第三方鉴证,以提升报告的公信力。

鉴于国内相关监管部门对绿色债券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绿色债券管理及配套规范准则的日趋完善,我国绿色债券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表现会愈加活跃。然而,市场风险和挑战从来不会消失。债券发行人应尽快制定并采用严格的方法来管理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而不是坐等强制性要求的出台,以便尽早降低自身风险,并实现融资项目环保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迎接绿色债券发展的“春天”。

作者单位:毕马威中国商业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工作组

猜你喜欢
春天发行人债券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违约企业评级调整研究
民企债基本面改善了吗?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本科批次合并:民办高校迎来“春天”
浅析我国财经类报纸的发行策略
关于近期首发上市公司新增股东披露尺度问题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