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皮试结果

2016-12-29 18:47顾宇晴郭丹凤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皮试青霉素阳性

顾宇晴+郭丹凤

【中图分类号】R4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6)10-0-01

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问世及安全用药的警惕性的提高,使得临床需要做药敏试验的药物越来越多。关于各种药物皮内测试(以下简称皮试)的结果的判断标准,早在教科书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书中有明确的规定,并且皮试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但是,由于皮试处皮肤细嫩以及操作,还有药物的理化性质;个体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等因素,就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很难对各种药物的皮试结果的判断达到一致。本人在临床通过对皮试结果的临床观察,将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分析如下。

1.心理因素

1.1 宁“左”勿“右”的思想

在判断抗生素类药物(青霉素、头孢类等等)的皮试结果时,操作者认为这类药物可致过敏反应,甚至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一旦判断失误,患者将会有生命危险。因此对皮丘稍大稍红一点的,直径没有超过1cm,硬结不明显或者无硬结的情况下,宁可判断为阳性,也不愿意判断为阴性,特别是单独值班、晚班或者节假日班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易发生,以至于患者失去了用此种药物的机会。

1.2 操之过急的情绪

在静脉输输液和肌肉注射的高峰期或者即将下班的时候,护士和患者都很着急,在一旁等待皮试结果的,患者家属更是急不可耐,有的患者皮试后还未满15min就把手伸到护士的眼前,更有甚者就20min的皮试时间之内就呼唤了护士四五次前去观察皮试的结果,此时常将可疑阳性者判定为阳性。笔者认为:观察皮试时,对可疑阳性的患者不必急于下结论,可进行仔细的动态观察三次,即在注射后的20min、25min和30min后,再继续观察和比较皮丘的大小、红肿硬结的范围有无变化,如果皮丘在20min、25min和30min后明显缩至正常范围的应判断为阴性。

2.受试者的因素

2.1 患者空腹、饥饿、心里紧张、情绪低落等,此时皮试容易出现假阳性反应,这时要严格区分到底是过敏反应还是应激反应,两者机理完全不同,也应严格区分。

2.2 患者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时,皮肤血管舒张,皮肤潮红而灼热,此时皮试阳性率较高,故皮试可待高热消失或者进入退热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时进行。

2.3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猩红热等发疹性疾病,本身就有皮肤充血、红斑、皮炎及皮疹样改变,皮试时应躲开异常皮肤,皮试点应与皮损、炎症严格鉴别。

2.4 病人对消毒液过敏,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容易出现假阳性。

2.5 青霉素与霉菌有共同抗原,霉菌感染的病人对青霉素有潜在性过敏,可引起交叉过敏反应,皮试阳性反应的可能性大。

2.6 针对婴幼儿和老年人两类特殊群体,完全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判断,临床上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偏差。

3.皮试液的配置和使用

3.1 溶媒的影响

3.1.1无菌注射用水为低渗溶液,注入皮内组织不仅增加疼痛,还可使局部组织间的渗透压降低,刺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充血,液体渗出,使的皮丘变硬扩大,假阳性反应增加。因此无菌注射用水不宜用作溶媒配置皮试液。

3.1.2 0.9%氯化钠为等渗溶液,能保持局部细胞内外环境相对稳定,注入皮内组织影响较少,假阳性反应少,同时该液的PH值是4.7~7,而青霉素类药物在PH值为6~6.5的溶液中较为稳定,因此选择该溶液作为皮试溶媒(特别是抗生素)最合适。

3.1.3青霉素皮试注射应该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溶媒专用,专门做标记,防止因混入青霉素而引起过敏反应或皮试交叉过敏反应。

3.1.4无论配置何种皮试液,都应该充分摇匀,以免剂量不够影响结果。

3.2 溶质的影响

皮试应该直接用拟用品种来进行皮试液的配置,并且要现配现用,其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否则时间越长,过敏反应发生率越高。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生产厂家工艺有所不同,有的杂质多,配置的皮试液出现阳性反应的机率就高,因此同一种药物更换批号时也需要重新做皮试。

4.操作中的因素

4.1 皮试处的皮肤较细嫩,表皮与真皮之间深浅不易掌握,因此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不可用力牵拉或用力擦拭按压皮肤,以避免物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婴幼儿的皮肤。

4.2注射皮试液时应该选用1ml的注射器,4号锐利、无钩的针头,小儿的话则用41/2号锐利、无钩的针头,以保证配置药物和用量的准确。

4.3皮试的正确部位应该在前臂内侧中下1/3交界处,穿刺部位不能同时做2个或2个以上的皮试,否则会影响对结果的判断。

4.4消毒

4.4.1一般选用70%的酒精作作为皮肤消毒剂。

4.4.2酒精过敏反应与皮试阳性的区别在于酒精过敏导致皮肤发红的面积与酒精消毒面积大小一致,并且没有硬结。

4.4.3皮肤常规消毒后,要等酒精干了才能注射。因为未干的酒精可能随针尖进入皮肤内,刺激皮内组织,红肿增大,出现假阳性。

4.5穿刺注射时,应绷紧皮肤,因为未绷紧的皮肤可致注射过浅或过深。注射过浅者由于仅将表面划破以致穿刺失败,应该更换另一只手注射,否则影响结果观察;注射过深则局部无明显皮丘(皮丘未变白,毛孔未扩大)而呈现广泛的皮下凸起,被误认为阳性。

5、观察结果

5.1 观察者与操作者应是同一人,如果皮试未看结果不交接,这样就确保的了护理质量。

5.2皮试可疑阳性的红肿大于1cm无硬结的可做对照试验,选择对侧前臂,用0.9%的氯化钠0.1ml作皮试。

5.3假阴性原因分析

临床中常见的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大致有①皮试前患者曾经用过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等药物;②注射部位过深药物进入皮下;③患者首次接触致敏性抗原不久,特异性抗体尚未形成,此时进行皮试可得阴性结果;④免疫缺损患者。

参考文献

[1]周样仁,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分析。中外医疗2008 NO.27。

[2]方立珍,影响小儿皮试结果的因素分析.临床护理.1997.9.当代护士

[3]张玲,曹敬花,影响皮试结果的因素.河北医学 1999年第5卷第10期

猜你喜欢
皮试青霉素阳性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假阳性患者特征分析
药物皮试知多少
健康宣教在门诊皮试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上使用注意事项
检验呈阳性不一定是坏事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