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 和谐共生

2016-12-29 17:56林忠陈子颖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林忠 陈子颖

摘要:从地理环境特色与学科建设出发,营造一个既能适应未来校园发展,又能传承人文理念的新校园规划。本文以实际工程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迁建项目为案例进行分析,从建筑布局、人文关怀、绿色生态、与城市联系、交通流线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寻校园新区规划在新时代的发展,以作为类似设计项目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依山傍水;人文校园;生态校园;与城市对话;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11—115—02

前言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和社会注重教育设施的投入,在过去的几年中教育产业达到一个建设高潮,大量的新校园拔地而起。在学校新区规划中往往追求大而全,缺乏个性化,形象呆板,功能分区单一,建筑与城市、与环境、与历史文脉无法呼应,而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迅速,校园规划需要极强的适应性与兼容性。

1项目背景及概况

福建省仙游师范学校旧校区位中心城区,由于旧校区用地规模比较小,且周边环境差,满足不了现代办学理念和办学发展的需求,经过校方领导的努力以及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采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在城市规划的新区重建一个新的校园。

项目占地面积516亩(343965.6平方米),办学规模为在校生7000人。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建筑面积为65518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为104288平方米,三期建筑面积为35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07200平方米,容积率0.643,建筑密度16.7%,绿地率38.4%,由4片

区建筑群体环山绕水布置,形成配套完整的新校园(图1)。

2基地现状

新校区位于鲤城北一环路与北二环路之间,东临学苑路,西邻仙书路,交通十分便捷。基地土地属性为山坡地和一般性耕地,整个地形呈不规则状态,东部地势相对平坦,南部与万鑫公司相邻,西部大坑山有一定高差,中南部有一自然形成的池塘。

场地东边隔着学苑路是客山公园和龙泉水库,基地内的大坑山由于乱掘乱挖原因,山体的西侧被出一个很大的坑,山体最高约116米,坡度小于20%的面积约点一半以上,小部分为坡度超过25%的不可建范围,剩下接近35%的区域属于需要场地改造(图2)。

3规划构思

本项目场地特征很明显,基地内有山体有水体,山体和水体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和保护,场地标高起伏比较大,边界相对不规则,可适建的场地比较紧张,以及要满足校园分期建设的要,这些都对新校区规划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保护好山体水体并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是考虑的主要出发点,同时创建一个与城市紧密结合、共享及高效的现代人文校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校园,并促进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从场地条件出发,提出“依山傍水,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建筑布局顺应地形采用分散式布局,让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达到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和谐共生。同时利用场地高差,减少土方开挖,营造山地校园的特色空间,融合当地莆仙文化特色,展现校园空间的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绿色校园理念。

4总体规划

校园规划主结构为“一心、二轴、四大区”。“一心”即围绕湖共享中心区,“两轴”为南北向的空间序列轴,东西向绿轴贯穿大坑山、中心湖、中心广场、校前广场以及延伸到龙泉水库和客山公园,“四大区”为位于基地东南角的教学区,东北角的体育运动区,西北角的实训区,和围绕大坑山的生活区(图3)。

4.1依山傍水布局

校园主入口设在基地东边,通过校前礼仪广场引导,可直达中心广场和中心湖,并远眺大坑山,达到显山露水的优美山水校园(图4)。

山:根据用地现状的地形地貌条件,顺应地势,提出对大坑山进行保护的原则,同时尽量把山体显现出来,创造出极具特极色的山地校园。把大体量的教学建筑群、400米运动场、体育馆布置在地势较平坦的东部区域,把小体量的宿舍建筑、食堂、实训等建筑,分散布置,依山而建。建筑空间疏密结合,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通过设置架空层方式,消化场地高差,同时建筑布局尽量平行于山地的等高线,减少山体开挖及土方量。

水:基地内有自然形成的水塘,水塘内有泉眼,可以直接涌出地下水,但水量不大,通过场地雨水收集进行水源补水,对其提出改造和利用的原则。将天然水塘改造成中心景观湖,通过高位涵洞,与校园外的水面连成一片。沿湖边设置行政办公楼、图书馆、中心广场及亲水平台,在湖中设景观步行桥,营造中心区的形象。利用水域把生活区跟办公教学区很好的分开,生活、办公、教学虽近,却相互不干扰,似分非分,似合非合,表达出该校园独一无二的特色。让漫步校园的老师和学生在功能上方便使用,在构建上也起到一定的向心力,突出表达了学校的核心建筑和特色(图5)。

4.2人文校园

注重空间的人性尺度,通过景观节点与重要公共建筑的契合,营造宜人的多层次活动交流场所,并将主要联系路线控制在10分钟的步行距离以内,形成便捷交流的人文型新校园。

设计中考虑莆仙风格与现代风格在空间渗透的关系,以及标志性建筑物的特点,并在新的校园规划中加以体现,体现发展与传承的理念。最终形成了依山傍水、空间有收有放的布局,营造出了一种丰富的线形空间形态和亲切的空间尺度,既继承了莆仙传统建筑的文脉,也创造了新校园的特色及校园文化塑造。

4.3生态校园

基地北部的山体在增加开发难度的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观,为南部中心校园空间提供丰富优越的背景。学生生活和活动区都充分利用山景和地势,创造丰富有趣的交流空间。山地建筑在保护自然形态的同时减少了土方量,节约建造成本,实现经济和“绿色”的有机结合。

保留基地内大坑山及东南部原有的大面积山林,成为学生休息共享的生态绿化用地。在山上设置登山小径,不仅为学生生活区营造良好的环境,更为用地的制高点(图6)。保留水体改造成为中心景观湖,中心景观湖区周边采用台地与自然放坡相结合,增加亲水性,并增加人工绿化,营造校园微气候。注重单体建筑的庭院、屋面平台、天井的绿化,建造一个相互借景、渗透的立体绿化空间。校前礼仪广场设镜面水景和高大的行道树,将校园东面的龙泉水库和客山公园的景观有效的联系起来,形成校园景观与城市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4.4与城市对话

校园教育是服务于社会,所以校园规划要加强与城市联系,注重城市道路两侧的界面形像,同时一些学校资源与城市共享。在基地东北角、西北角分别设置体育馆和实训基地,大体量的建筑造型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邻近城市道路方便校外人员组织活动和实践学习。校园南部利用场地高差设有形象步行入口,方便师生进行。校内视野开阔的自然山体与校外的自然公园,也相互呼应,相互借景。

4.5交通流线

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的分析,结合校园内部人流的要求,在基地东侧宽度为30米的城市千道设置新校区的主入口。配合校园的布局,在南北侧道路上均安排了次入口,西侧设有后勤出入口,使校园道路与城市道路高效无缝对接,方便出行。

校园道路采用三个环形路网,一个是沿中心湖面内环路,第二个是沿大坑山环路,第三个是教学区环路,道路设计高效便捷,可达每一栋建筑。尽量做到人车分流,设有完整的步行系统连接各功能区块,机动车就近停在校园入口处,形成安全舒适的校园道路系统(图7)。

4.6可持续发展

校园规划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建筑可有机生长,协调且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规划方案形成组团空间沿主轴生长、依山而建的基本格局。

新校园规划分为三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在分期建设中比较明确。一期功能齐全,完全满足现有学校规模使用的功能;二期作为发展地块,在全方位考虑资金、生源情况后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三期为远期规划。线性的教学空间序列轴,可满足后期教学建筑有机结合。环状生活区路网可有效串联各建筑单体,而不破坏山自然风貌,让各期建筑形成有机整体。自然山体水体的保护,雨水的收集,人工绿化与自然绿化相结合,达到绿色生态可持续。

5建筑单体设计

维护校园整体形象的统一,单体顺应地形,实现建筑空间的多样。校园建筑采用“低密、高容、立体化”设计原则。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建筑以多层为主,行政办公楼、公租房以小高层为主。建筑空间以外廊为主,符合南方气候特点,满足自然通风、采光要求。低层尽量利用场地高差,设置架空层,增加活动室内空间,形成视线通透,多层次的绿化空间。蓝灰色坡屋面与平屋面结合,使建筑很好融入自然环境中。外墙以砖红色面砖为主色调,结合灰色和浅咖啡色涂料,让建筑活泼又不失稳重,同时砖红色也与莆仙民居建筑的色彩相符,形成空间丰富、个性鲜明的新校园。

6结论

校园规划应从场地条件出发,融入当地的地域环境,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从而得出合理的建筑布局,富有弹性的规划结构,以及地域特色的建筑单体及立面,同时还要融合绿色建筑的理念,营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品质。

通过对实际项目的总结,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探索新的校园规划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充分体现人、建筑、环境三位一体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