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身份的游走读《企业即人
——哈默尔与张瑞敏的对谈》有感

2016-12-30 21:42王铁群心理咨询师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4期
关键词:斯隆实践者稻盛

文/王铁群 特约撰稿人、心理咨询师

三重身份的游走读《企业即人
——哈默尔与张瑞敏的对谈》有感

文/王铁群特约撰稿人、心理咨询师

能够在学者、实践者、变革者三重身份之间游走,而且都堪称成功的,纵观企业史,也许只有两个人能够做到:一位是斯隆,另一位就应该是张瑞敏。

单独作为学者、实践者、变革者,成功者不计其数;能够同时具备两种身份的已是凤毛麟角;兼具这三种身份的则极为鲜见。有人可能会说,稻盛和夫近年来在管理界声名鹊起,其经营的企业也连创神话,时常被各大企业请为上宾坐而论道,盛和塾更是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参加,难道稻盛和夫不具备这三种身份?或者还有人会说,乔布斯、盛田昭夫、理查德·布兰森等人都曾经在管理界掀起潮流,可否认为他们也都具备这三种身份?

我的观点是:不能!稻盛和夫、乔布斯等人是杰出管理者和变革者,甚至可以说是优秀的思想家,但并非学者。学者要在学术范畴内,有其特有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对学科本身要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其研究要具有高度的抽象和科学性,强调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稻盛和夫、乔布斯等人无论是著作还是演讲内容,都体现了深邃的思想,但很少涉及理论和学术(当然,存在一种可能,他们深藏不露,毕竟我们只能用公开的材料进行判断),因此难称学者。而从近年来披露的张瑞敏与知名学者之间的交流以及部分讲话来看,显然已经是理论层面的探讨,其对当下管理理论的研究和理解,丝毫不亚于学界的顶尖学者。也许还有人会问,斯隆仅有一本《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且类似回忆录,如何称得上是学者?原因在于,斯隆撰写本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与德鲁克进行学术辩论,充满了对当时主流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分析,德鲁克称:“这是一部最好的管理著作”,况且这本著作已被列入管理学科的必读书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换一个角度看。学者、实践者、变革者对人的性格要求是有区别的,能够将三种身份不断转换尤为不易。学者需要的是思辨和深入,但在创业和实践中思虑过多,瞻前顾后,反而容易错失良机;实践者重在执行,要擅长建立系统和规范,但很可能由于惯性陷入具体工作,难以静下心来做深入的学术研究;变革者需要混沌思维,具有创造力,但思维的跳跃会产生神秘主义(诸如乔布斯),不看重学术讲求的因果关系和规律。因此但能够自由地在这三种性格间游走实属罕见。

回到文章本身,哈默尔和张瑞敏无疑联手呈现出对现代管理的最新思考,精彩异常!

猜你喜欢
斯隆实践者稻盛
听稻盛和夫讲“感知幸福”
勇敢与小心
王尧: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特别条款
《稻盛和夫:活力》
特别条款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努力做ICC OPINION的实践者
做好煤化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
不公开批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