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历史

2016-12-30 10:06黄春桥
中华环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弗兰肯雪莱斯坦

黄春桥

气候与历史

黄春桥

一谈到气候就想起了电影《后天》的场景: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而那些侥幸生还的人开始向墨西哥迁徙,成为了气候难民。

气候,早于人类诞生,伴随着人类由过去走向未来,那么它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史前史与历史上人口的迁徙是否与气候变化周期有关?《气候创造历史》这本书回答得很坚定:全球冷化时期,边缘可耕作地区的民族如印欧人、日耳曼人、亚洲北部人、阿纳萨齐族人等都必须迁徙到更加肥沃的地区。而在全球暖化时期,人口过剩和贪婪催生了征服的动机,这些历史上的征服者包括巴比伦人、埃及人、罗马人、突厥人、蒙古人等等。在此,我们不去列举书中那些陌生又复杂的故事,简单举几个我们所熟知的例子来感受下气候论者眼里的历史。

书名:《气候变化创造历史》作者:[瑞]许靖华,甘锡安 译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大禹治水,九载而成,除了人类努力之外是不是还有老天帮忙?禹的幸运是因为他生的时代正处于全球冷化时期,降水减少,洪水也随之消失。历史上繁盛的唐朝很幸运地处在了冰期结束、气候变暖的时期。到8世纪中叶,气候由暖转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纷纷入主中国北方建立区域性王朝,安史之乱就是这个南下进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类似的还有明朝的灭亡。很多人感叹明朝不该亡而亡,这种感叹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位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还因为明朝很不幸地遇上了小冰川期,关中连年大旱,求生存的饥民随李自成揭竿而起,敲响了明亡的丧钟。

更有学者提出,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朝,中国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生态环境较量与整合的过程。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不管这些论点是否确为真理,但都为解释这个世界、认识人类发展历史开辟了一个新视角,这无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忽视气候变化。

今天,科技的发展已经可以帮助人类预测未来的自然灾难,随着气候由科学议题进入到政治议程,气候变化成为世界热点。不久以前,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刚刚生效,正是人类应对未来气候灾难的举措。尽管灾难电影呈现的影像让人后怕,但相信智慧的人类终究会探明气候的影响,寻找出合适的生存发展方式。

书名:弗兰肯斯坦作者:[英] 玛丽·雪莱刘新民 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3月

本书由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创作,描写的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在科学狂热和获取荣誉的欲望催动下,用死人的骸骨创造了一个巨形的怪物,然而怪物却很快成为一种异化力量,它以杀死弗兰肯斯坦的亲友与其他无辜者的方式威胁科学家满足其要求。这部小说是第一部反思和批判科技的杰出作品。

书名:天根作者:(法)罗曼·加里王文融 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4月

此书1956年问世,讲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非洲的猎象与反猎象的故事。天根之意不仅是上帝在大地植下的无数的根,也是上帝在人的灵魂深处植下的极其多样的根,如平等、博爱、尊严,而自由这条根最为坚韧。在小说中,出没于荒原和丛林的大象成为人类之友,美的化身,也是自由的象征。

猜你喜欢
弗兰肯雪莱斯坦
第25章 终极嘱托
Chapter 25 The final wish 第25章 终极嘱托
安息吧,斯坦·李,漫画因你而精彩
戈壁沙丘
游历上弗兰肯,美食、美酒、美景和佳音
一诺三十年
雪莱一诺三十年
塞巴斯蒂安·斯坦:“冬兵”又忙起来了
夜莺为何歌唱:谈雪莱对圣经的讽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