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发展浅述

2016-12-30 04:38周智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哥窑越窑窑变

周智伟

青瓷发展浅述

周智伟

青瓷是陶瓷艺术,在陶瓷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审美价值的传统工艺。青瓷以它的纯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的认可和推崇,是人们传承文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最早发明的瓷器是“青瓷”,即东汉越窑青瓷。此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直至宋代。青瓷的烧制工艺一直是中国陶瓷的生产主流。青瓷发展到宋代进入了它的发展高峰;在宋代11个民窑中青瓷窑有六个,占一半以上;五代、两宋时期的青瓷烧制以越窑开始,中间经历了柴、耀州、汝、官、哥,而以龙泉窑收尾。青瓷的传统工艺至始至终没有中断过,加上越窑上接商代原始青瓷,龙泉窑下连明清构成一部完整的青瓷史。尤其是两宋朝廷对青瓷更是情有独钟。五代、两宋则是青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章。青瓷有三个用作“官”窑,拿下两个用作“贡”窑,青瓷窑遍布中原、关中和南方的广大地区,流行于宋代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以浙江为集中,一省独占七分之四。两宋把青瓷烧制的窑址安排在金都周围,这样更有利于督造,并且更方便实用,宋朝对宋青瓷的重视程度可见不一般。

青瓷器釉色有:粉青、梅子青、月白、灰釉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水。青瓷器还追求外精光内蕴玉的品质。采取了一系列能为青瓷器釉色赋予了一种温润肥厚的效果,从而使其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艺术风格。

紫口铁足、金丝铁线是哥窑的主要特征。作为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其青瓷釉面开片大小不等的纹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釉质莹润,属于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因哥窑土质含铁量较高,烧制时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瓷胎呈紫黑色,犹如铁色一般。瓷器没有施釉的底部呈现瓷胎本色的叫“铁足”,而釉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熟称“紫口铁足”。青瓷是以粉青和梅子青著称于世。

青瓷釉的调和之美、含蓄之美、典雅之美、温润之美和缺憾之美,以青瓷器的釉色特征为依据,论证了对青瓷色彩产生影响的五个因素,最终目的是探究宋代青瓷的色彩与当时审美理想和文化的关系。

青瓷在造型上追求古朴典雅、敦厚玉立之美,器物形态多以商、周、秦、汉时期的铜器为母体,柔和流畅的轮廓线与钢劲明快转折相结合,结构规整、比例和谐,底足修整得十分细腻,整个物体呈现出端庄凝重、轻巧雅致的艺术阁调与情韵。

谈古论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历历史的洗礼至今,智伟青瓷利用古代窑变原理,将窑内的窑渣取出,并加以原矿物质用施釉法烧制出的窑变,呈现自然形成的纹理。无疑又给现代艺术品顶上添花。这种自然形成的纹理图案形成不一,更让收藏爱好者发挥无限的想像空间,在现代的青瓷工艺中既有了现代的文化气息,又不失古代的精湛,让青瓷工艺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哥窑越窑窑变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特色窑变组壶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越窑青釉直颈瓶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青瓷出越窑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